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回建武二十八年 ...

  •   建武二十八年冬末,年关将至,今圣贤明,路无冻死骨,虽未百姓皆食荤腥着新衣锦袍,却也令百姓家有余粮有衣蔽体,不必靠卖子谋生。
      坊间百姓皆敬重今圣,提起今圣治国皆是赞不绝口,唯独子嗣后宫是今圣的诟病,陛下正是知命之年,应是享麟儿绕膝子孙满堂之乐的年龄,可他却膝下无嗣,后宫无妃,当今太子是陛下从靖安王爷膝下过继的嫡长子。
      皇宫中宫女拎着木桶拿着猪毛刷擦洗石砖,太监正往大水缸里添水,一个相貌出众的男子从侧门走了进来。
      他身着黑色缎袍,金丝滚边,绣着蛟龙的模样,广袖袖边缂丝花纹,是暗云花样,月白色束腰,墨发被素色羊脂玉簪束起,一双瑞凤眼里噙着笑,嘴角上扬中,五官周正,这样的一张俊脸任谁见了都要夸一声宛若谪仙 。
      太子学富五车貌若潘安,文可会群儒,武可赶匈奴,有时陛下南巡,太子也可监国,许是老天爷觉得此人太过惹眼,对旁人不公,狠下心折了他的腿,太子是跛足,故而下摆遮脚,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
      太子叩门而入,进门寻了个椅子便坐下,并非他无礼,而是他这位皇叔不许他无人时跪拜行礼。
      屋子里,一个铜制的莲花香炉飘着烟雾燃着木香,这味道南鹤宴熟悉了的很,自五岁那年在尚书房题了首春日的诗,便被今圣选为太子,成了太子后,每日都在此处,今圣亲自授课,屋子里二十年如一日的一直燃着木香。
      横着的屏风后面传出响动,身穿绣着五爪金龙黑袍的男子拎着副画走了出来,高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棱角分明线条锋利,锐利深邃的目光,剑一般的眉毛斜斜飞入鬓角落下的几缕斑白的发丝,英俊无匹五官仿佛是用大理石雕刻出来的,能看出今圣年轻时俊朗的很。
      “鹤宴看看皇叔这副丹青绘的如何”武帝将画拿到太子身旁,那双锐利的眼睛如今满是爱意,若说爱意如水,那此时武帝的眼睛就能溺死人。
      “皇叔这副丹青绘的好,神态活灵活现,仿佛这人就在眼前一般,侄儿斗胆,敢问这是何人”太子惊叹画中人的气质,他自小被人吹捧气质脱俗宛若谪仙,可如今见了画中人才觉此人当是真谪仙。
      “此人姓书名易晚,是明德三年生人,明德十一年童生榜首,明德十三年郴州府案首,此人聪慧近妖,许是前期运气好的紧,四年时间从秀才成了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状元,明德十七年外放不到俩月遇到了洪灾,耗时三月处理了灾情,明德十八年被提拔为巡抚,明德二十年因查了个大案子被破例提拔为按察使,因为人清正廉洁,明德二十二年被调回京城做京兆尹,明德二十五年被许阁老等人上书提为内阁学士”武帝突然沉默,太子表面上虽沉稳,可心却是像被蚂蚁啃食一般焦躁,好奇这个如同话本之中下凡的文曲星一般的谪仙如何了。
      “明德二十八年玉台诗案,被人陷害,最后审问时他担了罪名,进死谏撞柱身亡,死前说出叛贼南行皓私自养兵倒卖私盐,淳德帝疑心重,知道后让南行皓闭门思过,派高将军查案,南行皓自乱阵脚,也就有了明德二十八年的玉台兵变,不过很快就被镇压了”武帝语闭,抬手拿起茶杯,饮了口茶,盯着茶汤上飘着的茶叶。
      “那为何没人给他翻案呀”太子右拳击左掌,忍不住在心中惋惜,心中又生疑惑,为何皇叔知晓此事却不为其翻案呢?看样子皇叔和此人应是挚友。
      “淳德帝自是知晓自己判了件冤案,当年书易晚在读书人中的地位,不亚于现在的你,甚至更出风头一些,淳德帝不想自己被人口伐笔诛,故而下旨任何人不得提起玉台诗案,后来淳德帝又传口谕,欲翻案者,需受黥面、刖刑、断指还有宫刑,此旨不可废”武帝给自己斟了杯茶。
      太子坐在一旁攥紧下摆,听得是心惊肉跳,他这位皇爷爷当真是个伪君子,此人可配不上淳德二字。
      “鹤宴,若是你在位时有人替书易晚翻案你会如何”武帝喝了口茶询问。
      “若证据确凿,我会将此案重查还书易晚清白,宣告于天下,在他的故乡立下功德碑”太子站起来恭恭敬敬的弯腰回答,武帝看着太子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些什么。
      太子又望了眼画卷,忽然他想到了什么,不觉惊出一身冷汗,画卷上的男子五官描绘的清晰,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能将逝去多年的故人描绘的栩栩如生,且皇叔身边从未有过女人子嗣。
      太子离开的时候也是恍恍惚惚的,如果他的猜想是真的,那么好像一切都得到了解释,皇叔终身未娶膝下无嗣是因为爱慕书易晚,以皇叔的性格恐怕退位后是要替书易晚翻案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