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七秒记忆 ...
-
京城,薛府
京城中如薛府这样的贵胄之家共有八家,分别是:刘府、贾府、史府、 赵府、云府、徐府、钱府。这些世家传承多年,有些甚至是在如今的景国立国之前就开始兴盛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些世家门规森严,下人仆从众多,光家生子就多不胜数,在主人身边服侍的下人自然是层层删选,非三代以上的家奴不用。但也有例外,比如薛家、刘家。
七年前,六皇子登基,血流成河。薛、刘两家作为六皇子的心腹死伤惨重,薛府更是被一把火给烧了。如今的薛府是当年的六皇子、当今皇上登基后重建的,虽然与原先的薛府相比,更加富丽堂皇,可毕竟伤了元气。粗使的下人自不必说,最开始几年,就连主子身边贴身服侍的下人,也不得不从外面采买。但到底大家规矩还在,内院的丫头,向外采买的一律八岁以下,在外院春和堂调教个三四年,再根据资质分派。
福儿是庄子上选上来的,到薛府时才不过七八岁。她生得极好,在薛府才养了几个月就出落得白净粉嫩,人也乖巧,在这一批小丫头中很是出众,管事的对她颇另眼相待。这样的资质进内院是妥妥的,以后万一做了哪位少爷小姐的贴身丫头呢?若是分到哪个公子的院子里,将来做个姨娘也不是不可能。
他们这些管事的在这里调教小丫头们,看起来光鲜,但要说和内院的那些管事嬷嬷、主子们身边的贴身丫头比,又算得上什么。趁着这些丫头们还小,多关照些,说不定以后就能派上用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管事的就放弃她了。
这丫头虽说长得好,可做丫头的总得伶俐些。这些天,教都是一般的教,学也是一般的学,她学的时候倒也看着不错,可没几天就像没学过一样,忘了个干净,这还能怎么样!好在她性情柔顺,被骂了也不回嘴,被捉弄了也不生气,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管事的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大不了就留下做个粗使丫头,也比别人看着养眼不是。
转眼就是五年。
正值初秋,内院的宋嬷嬷到春和堂来挑人。此刻,春和堂前站着整整齐齐两排小丫头。她们大多是庄子上选上来的,少数是外面采买,这些年在春和堂学规矩,学端茶倒水,做着大大小小的无数的琐事,自然都对薛府的情形也慢慢了解。
和所有的府邸一样,薛府也有内外院之分。虽说都是在薛府,即便是在外院,吃饭、穿衣也比原先在庄子上或是被买进来之前要强的多,但和内院的姐姐们比起来,那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当差时,偶尔远远的瞧见内院的姐姐经过,衣着气度真与一般人家的小姐无二。这些小丫头们嘴上不说,心中早已艳羡不已。
前些天,管事的把她们挑了出来,虽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此时一个个屏气敛息的站在春和堂门前的院中。心中紧张雀跃,面上却不肯露出分毫,低眉顺目的等着这个穿靛蓝色褂子的嬷嬷一个个的打量、问话。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不过一盏茶时间,小丫头们却觉得无比的漫长。宋嬷嬷一个个慢慢的看过了,朝管事的矜持的点了点头,捏着嗓子说道:“老姐姐,这几个丫头都还不错,我就带走了,你费心了。”
管事的脸上顿时笑开了一朵花儿,刚谦虚了几句,忽又听宋嬷嬷说道:“咦,人数不对啊?我前儿明明让人传了话来,这一次里头要添的人多,老夫人亲自发了话的,就这几个,我可怎么交差!”
管事的闻言愣了一下,宋嬷嬷何时让人来传过话了,这几个还是她自己打听了预先备下的。要知道,薛府内院要用的丫头可不是寻常丫头能比的。家世要清白,举止、言谈、容貌都要过得去,还要在春和堂呆满三年。
这些年,薛府圣眷愈隆,排场也便跟上来了。先是夫人、老夫人身边多添了几个丫头,随后又是各位公子、小姐的院子里都觉得人不够用了,每年要添的人都卡的堪堪正好。要知道,当初采买丫头的时候,薛府百废待兴,用钱的地方多不胜数。若不是各个庄子都会送些小丫头来调教,连这几个都拿不出来。
管事的心中郁闷,愁眉苦脸的解释:“宋姐姐,你也不是不知道,这些年,府里统共也就新进了这么几个,三年期满的也就这么几个能入得了眼。我不过一个小小的管事,要有好的,哪能不放出来啊。”
“这有没有人的,我可不知道。”宋嬷嬷拖着嗓子似笑非笑的的说道,“要不,你随我去跟老夫人诉苦去?”
管事的也有些气恼:“宋姐姐,我这里每年就这么多丫头,今年的开春就送进去了,这几个原本还是等明年一批送进去的……”
宋嬷嬷闻言,脸色一转,叹了一口气:“姐姐也别怪我,前几日,老夫人亲口交待下来,各位公子、小姐院子里凡有缺的都得补上。原本,我算着大公子院中不用添人了,可没过几天大公子身边的画梅特特的来找我,说是青松院中去年放出去两个的缺还没补上呢,他们大公子虽然不在乎,但也不能太委屈了,好歹得添两个小的先调教着。”
“二公子论年龄可以到外院起居了,按例得添上几个。六公子你是知道的,淘气的很,夫人又最疼。前儿不小心磕着了,夫人心疼得什么似的,当场撵了两个,也得补上不是。再有三小姐、五小姐,还有四公子。老夫人可是说了,四公子长这么大了,身边竟连个能带的出去的丫头都没有,好歹也得多挑几个好的去吧!”
宋嬷嬷拉着管事的手:“知道你难,我来之前,特地请了夫人示下,夫人说她院子里就算了,二公子那边若没有合适的也先缓一缓。但我想着,人人都有了,总不好单缺了二公子那边。刚才我替你算了算,统共也就只差一个了,再这么也不缺到这份上吧。”
一席话说完,管事的听得气闷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因着薛府的规矩,年年送内院的丫头都是有定数的。若不然,主子另外交待了直接从家生子里头挑也是常有的,宋嬷嬷却不按常理出牌!
可宋嬷嬷到底是老夫人身边的人,她想了想说道:“宋姐姐,承蒙主子看重,我在这里做了个管事,可说到头到底只是个奴才,也变不出个大活人来呀。按规矩,三年没满的,是不能往里头送的,我也没胆子往里头送。要说丫头,我这里倒还真有一个,生的倒是极好,你若要就领了去。”
说着,把旁边一个才来不久学着听使唤的小丫头叫了过来,“去大厨房把福儿叫过来,记得叫她先洗把脸,换件干净衣裳。”那小丫头答应着飞奔而去。
不一会儿,一个十来岁模样的丫头走了进来,给管事的行礼。宋嬷嬷抬眼望去,只见这丫头生的肌肤如雪,明眸清润,温和柔顺,比之前面看过的一众小丫头强了何止半点,虽知必有不妥,口中却说道:“好你个老货,留着这么好的莫非还想自己带回家去不成!”
管事的说道:“宋姐姐有所不知,这丫头进府也有五年了,若真是好的,两年前就该送进去了。只是她,哎……”管事的说到这里,情真意切的叹了口气:
“人都说鱼只有7息的记忆,她比鱼强,但也强不到哪儿去。进来这些年,最初几日,我也以为是个宝,学什么都好。可没几天,前面学的都忘了。人都说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那好歹还能记住一些吧。这位可好,学什么都是过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我呀,只好让她去厨房帮着烧火,也算是个差事。”
宋嬷嬷听得目瞪口呆。按说这人,少一个其实也没什么,原本今年大公子院中不添人也不要紧。偏偏前儿应了莫姨娘,一定给大公子院中添两个上好的丫头。大公子虽然是庶出,可莫姨娘自幼服侍老爷,情分极厚,手里颇有几分产业。
宋嬷嬷看了福儿几眼,有些犹豫,末了,咬了咬牙,就她了!四公子那边老夫人是特地关照了,可比起莫姨娘……,想到莫姨娘答应她的事,宋嬷嬷快速的做了决断。
至于四公子,住在青木院这么些年,除了逢年过节都不怎么露面,为人安分的很,这个福儿,虽然说人笨了些,但长得出挑,偶尔见着了,也看不出来啊。四少爷就算不满意,难道还能说什么,再说也得有机会说啊。
管事的原本也是一口气顶着,等福儿来了,已经有些后悔,见宋嬷嬷犹豫,忙就让福儿回去。
谁知,话音刚落就被宋嬷嬷拦住了,宋嬷嬷眼珠转了转,“这人可是你给我的,让她走了,莫非你还私藏了更好的?”说完她又压低了声音,拉着管事的悄声说道:“丫头们好不好,咱们说了不算,主子们满意才算。”
管事的看了看福儿,还在犹豫。
宋嬷嬷笑吟吟的又补了一句,“我还能害了你,还能害了自己不成。”管事的看了眼福儿娇美的面容,迟疑着,不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