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司徒情的童年 ...

  •   纳兰无敌的行李有两箱,其中一箱特别重,还封装的特别严实,让皇甫友和好奇里面都是什么,不过皇甫友和不会在没用的世间上浪费时间,她唯一远离浪费时间的地方就是床上,这也让一直看起来比较禁欲的司徒情很难理解,皇甫友和为什么这么热爱这项活动,皇甫友和当然懒得与没有情趣的司徒情解释。
      “纳兰的这个姓氏很少见。”皇甫友和推着小推车运送行李的同时与走在身旁的纳兰无敌闲聊。
      纳兰无敌点点头,“我其实不是姓纳兰的,我是满族叶赫纳拉氏,据说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方便,所以在登记户口的时候,我们这一支改姓‘纳兰’了。”
      “你是满族啊。”皇甫友和笑着说,“那在清朝,你得是个格格吧。”
      纳兰无敌看了看皇甫友和,然后娇笑着说,“我觉得自己现在到是像个公主,看,这不是有你这个骑士送我回寝室嘛。”
      皇甫友和本来就嘴上会哄女生,这更是顺着杆子往上爬,和纳兰无敌一路走回寝室感觉彼此熟悉的不得了,于是立即发出邀请,“我说无敌,唉,你这名字叫起来真滑稽,还是叫你纳兰吧,纳兰啊,你们新生军训是不是有休息一天,我带你去我和司徒的工作室看看,而且你军训一定特别累,我家祖上五代都是中医,我给你推拿按摩一下,保证你所有军训的疲乏统统不见。”
      纳兰无敌丝毫没有拒绝,开心的说,“好啊,那太谢谢学姐了。”
      “别叫学姐这么生疏,叫我友和。”皇甫友和淳淳善诱的说。
      纳兰无敌摇头不依,“不行,你叫我‘纳兰’,我叫你‘皇甫’才配啊。”
      “啊?啊,对对,这样更配。”皇甫友和已经开始幻想纳兰无敌在床上一声高一声低的叫着‘皇甫’的模样,脸上露出坏笑。
      在一旁自己做白日梦的皇甫友和却没有看到纳兰无敌意味深长的眼神,很明显,纳兰无敌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像傻白甜。
      司徒情从A大往B大走的路上,想起纳兰无敌身后手指的动作,心里埋怨远在四川山坳坳里的师傅苗晓通,为什么在自己出来的时候还跟自己打机锋,说什么“天机不可泄露”,既然不可泄露,干嘛还让自己来杭州,不过抱怨归抱怨,师傅让自己在大学填报志愿选择杭州这件事却不敢忤逆,谁让自己是师傅抱养回来的,要不是师傅,自己可能早就饿死街头了,哪里会念书识字。
      司徒情的身份证上是汉族,但是她到底是谁她自己也不知道,不过她在10岁之前却一直生活在四川的深山老林里,那里是苗寨,自己是被师傅从小抚养长大的。据说是苗晓通出山游历遇到一个乡里发生地震,司徒情被砸在废墟里,幸好废墟的空间虽然狭小,但是却刚好让司徒情藏身,或许是因为饿了,司徒情在废墟里大哭不止,乡里组织的救援队救出司徒情后,被路过的苗晓通听到哭声,然后从救援队手里收养了司徒情。
      那个时候偏远的山村根本没有什么收养手续之类的东西,乡里很穷,所以对于有人愿意收养一个婴儿,根本没有人阻拦,就这样司徒情被苗晓通带回苗寨,成为苗晓通的徒弟,3岁行了拜师礼,被师傅赐名司徒情,据说是因为问过救援队废墟这家的主人原本是姓司徒的。
      司徒情小时候很听话,而且用苗晓通的形容,应该是天资聪颖,所有东西都一点就通,本来苗寨是与世隔绝的,少有外人进出,苗寨的人也很少走出大山,小孩子认字会说话已经都是很好的了,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只是针对城市和交通便利的乡镇,而苗寨的小孩子能读个小学就算不错了,根本没有初中一说,所谓的小学也是苗寨的几个念过书的族人做老师。
      随着改革开放,大批的教育工作者会走进大山支教,来苗寨所在乡里支教的老师有语文、数学、英语,不过这些老师都是在乡里,距离苗寨还是有很远的路程,乡政府为了能让苗寨里的孩子们也有机会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就找了驴车去山里要接几个优秀的小孩子去乡里住一年,跟着支教老师学习。
      所谓要接几个优秀的小孩子,根本接不到,苗寨里的大人门也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子去乡里,因为曾经的苗人对汉人极为仇视,加上一直在山里又闭塞不明事理,根本不知道外界的变化,乡干部做了很多工作只说动了两个小孩子去乡里,一个是家里孩子太多养不过来,既然说乡里负责吃喝出去住一年,立即就答应了,把8岁的女娃子扔给乡领导,8岁了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另外一个就是司徒情。
      司徒情从3岁开始就一直对师傅苗晓通觉得好奇,因为苗晓通和苗寨里其他的人不一样,从3岁开始司徒情就在跟着师傅学习一些她根本不明白的东西,没有纸笔,就在泥地或者石头地上用树枝等乱画,而且司徒情被师傅要求没有她的允许不许跟任何人说学到的东西。最让司徒情好奇的是,苗晓通住的苗寨的外围,一般很少与苗寨里面的人接触,另外苗寨地处偏僻,多数人是自给自足,但是司徒情从来没有见过苗晓通耕种,可是家里总有吃的,一开始司徒情并没有觉得奇怪,毕竟年龄小,但是随着越来越大,就开始好奇了,问过师傅,苗晓通也不解答。
      不过跟着苗晓通读书识字以及学习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加上司徒情似乎就跟苗晓通描述的一样,天资聪颖,所以司徒情其实和乡里的同龄人比还略微优秀,以前乡里也来苗寨招生,但是苗晓通从来都没有同意让司徒情去,第一是因为司徒情年龄小,第二是因为苗晓通不认为乡里有什么值得司徒情去学习的。
      但是这次不同,这次听说是城市里来的大学生进行支教,会除了教授文化课,还能给孩子讲一些开拓眼界的事情,这才让司徒情跟着乡领导去乡里一年学习。
      在离开苗寨的前一天,苗晓通把司徒情叫到跟前,“情儿,去到乡里学习,不许跟别人说你跟着我学得内容,只许说跟着我学了认字,知道吗?”
      “是,师傅。”司徒情认真的点头。
      苗晓通点点头,“你拜师之后,我就交代过,只有在只有你我的时候才能称呼我师傅,在外人面前都要称我为‘通姨’,所以去乡里学习,也要这么称呼。”然后又看了一眼司徒情缓缓的说,“师傅知道你有很多疑问,但是现在师傅不想给你解释太多,因为你还小。”
      “是。”司徒情没有见过太多人,也不懂太多事,只是从内心觉得师傅对自己没有恶意。
      苗晓通笑了笑,指了指一旁的包袱,“明天拿着包袱跟着去乡里学习,一年后再回来找我。”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去乡里如果有无人的时候,尽量保证每日继续完成师傅安排你的功课,还有一直叫你背的口决,每天早晚各默背一次,一年后回来要是口决不熟练并且没有变得更快,别怪师傅严惩。”
      司徒情继续认真的点头,“是。”
      “口诀中你的有些发音不正确,师傅已经给过你修正很多次了,是最难的地方,你要继续练习和改正。”苗晓通似乎也对才10岁的司徒情就要去乡里也放心不下,话也比平时多了很多。
      第二日司徒情背着包袱坐着驴车跟着乡里的人离开苗寨,师傅苗晓通没有送行,同行的孩子也同样没有家人来送,穷人家的孩子没有那么多依依不舍,所以乡里来的人也觉得正常,赶着驴车带着两个孩子就往乡里去了。
      司徒情在苗寨根本没有上学,只是跟着师傅学习,另一个孩子也一样,所以她们都不知道学校是什么模样,去到乡里的学校,发现是有教室黑板和桌椅板凳的,一共两个教室,7岁到9岁的一个班级,10岁到12岁的一个班级,于是司徒情去到了大班。
      来支教的老师有两个,乡里的学校只有1个,所以两个老师主要支教的学校是县里的小学,每周每个老师来一次乡里带2天,轮流替换的,就这样,司徒情的正真意义的上学生活开始了。相比乡里的孩子,司徒情发觉自己认识的字算是多的,加减法也是会的,不由得对师傅苗晓通敬佩万分,自己的师傅可比乡里的什么老师厉害多了。
      但是在支教老师的眼里,这些孩子都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什么汉语拼音也不会的,古诗词也不知道,乘除更是很少有人听说过,更别提什么英语,英语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
      司徒情就这么在乡里正规的接受不完整的义务教育,怎么能看出来一个人是不是天资聪慧,就是在同样的基础接受新的知识,司徒情领悟的最快并且举一反三,虽然乘除法苗晓通不会刻意的去教,就像加减法一样,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司徒情都能接触到,所以当老师再讲的时候,她理解的就更深刻了,这么一个算是聪明的孩子,支教老师觉得可惜了,于是问乡干部,可不可以让司徒情去县里面的小学念书。
      乡干部和县里教育方面的负责人沟通过,决定让司徒情来县里读书,不收钱,住就住在学校的后勤楼里,小孩子,又是女生,也吃不了多少,就决定连生活费也免了,于是乡干部坐着驴车又去了苗寨跟苗晓通说了此事,苗晓通给了乡干部两个鸡蛋表示感谢,然后说有一封信想乡干部转交给司徒情。
      于是乡干部带着鸡蛋和信回到了乡里,鸡蛋自己留了一个,另一个给了司徒情,顺便还有苗晓通的信。司徒情吃着鸡蛋看着信,信里苗晓通说让司徒情安心在县里学习,等两年后再回来找自己。
      司徒情想,不是就呆一年嘛,怎么变两年了,可能是似乎师傅写错了,领完信里继续叮嘱功课和要背诵的口决。吃完了鸡蛋,把师傅的信折好放进随身的包袱里,然后在乡里呆了1个多月的司徒情又坐上驴车,去到了县里。
      来到县里,发现原来世界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灯是白色的,格外的亮,可以在晚上把房间照的像白天一样,而不是乡里和苗寨昏暗的黄色阴森森的,还有水不用从井里挑直接打开一个阀门就能出水,还有“铃铃”作响的电话以及会发出声音的喇叭叫广播,司徒情第一天在县里的学校四处张望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县里的学校班级分的很清楚,司徒情进入到三年级1班,她比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大一岁,因为支教老师认为她不见得能跟上四年级的学习内容。于是司徒情的义务教育正式开始了,或许因为知道来县里读书机会难得,又或许觉得县里的生活真的比苗寨和乡里舒适很多,司徒情学习上极为用功,倒不是司徒情喜欢学习,而是除了学习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可以做,毕竟从3岁开始司徒情就一直是在学习中度过的,真的让她不学习她反而不知道要做什么。
      于是老师们发现司徒情的记忆能力特别强,语文的古诗词甚至可以做到过目不忘,而数学的计算司徒情也是一点就通甚至解题思路常常出人意料,唯一是在英语上的发音让老师们哭笑不得,不是口音太重就是发音时常常出现让人难以理解的音调,最后英语老师额外给司徒情开小灶交了司徒情一个星期的音标,虽然司徒情的英语还是让人不敢恭维,但是比起最开始好了很多。
      然而收获最大的对于司徒情来讲,就是英语音标的学习,师傅苗晓通教自己的口决,自己总是发音不正确,如今学习了音标才知道原来有些发音是和口型还有舌头的位置有关系的,难怪老师们总是再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真的很重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司徒情的童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