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回苏家屯 ...
-
“小鱼啊,我想到你成绩不错,但我是真没想到你会考上A大啊!”韩老师此刻已经坐在了苏梓瑜家的椅子上,他接过苏梓瑜递过来的水猛喝了一口,激动的说道,“县里教育局局长亲自给校长打的电话,说是要给你奖学金,学校里也会给你发奖学金,现在学校门口已经挂上横幅了,老师们都高兴坏了……”
通知书装在牛皮纸信封里,不是后世那样精心设计出来的样式,而是白纸黑字,上面用毛笔字写着苏梓瑜的名字,印着A大的印章。
很朴素、简单的一张纸,宋母却像是捧着什么珍贵的宝物一样小心翼翼,旁边的高雅也很是激动,两个人脑袋对着脑袋看了又看。
苏梓瑜有些失笑之余,心里也不是不激动的,只是毕竟经历过一次高考,所以还能处之泰然,倒是让韩老师再次刮目相看。
苏梓瑜考上A大的消息已经在家属院传开,很快,宋家来了一波一波上门恭喜的人。
宋母乐呵呵的将提前准备好的花生瓜子和糖果拿出来,有人上门就发一把,宋家的院子里没一会就挤满了人,众人一边说着恭喜的话,一边围着录取通知书看,时不时传出一阵赞叹声。
韩老师和高雅见状,连忙提出告辞,苏梓瑜把两人送出门,又回来招呼客人。
一直等到晚上,家里才没有人再来。
之后几天,宋家每天都很热闹,索性苏梓瑜和宋母都是好客的人,倒也不觉得烦躁,跟谁都能聊得上来,直到一个周之后,大家的新鲜感才渐渐过去。
家属院里说得上话的人都来过宋家,孙瑶瑶更是见天的呆在宋家跟苏梓瑜说话,美其名曰让肚子里的孩子熏陶一下干娘的书香之气。
但让苏梓瑜不解的是,这个过程中反而是于珊珊一直没见人影,苏梓瑜还是在跟大家闲谈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她的消息。
于珊珊竟然正在跟段家明处对象。
苏梓瑜本以为于珊珊知道事情真相之后,要么报警,要么对段家明和林芳敬而远之,她怎么也没想到她会继续跟段家明来往。
不过,对于别人说的她对段家明有好感这种话,她是不相信的,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于珊珊是什么样的女孩子她心里还是有数的,她绝对不会看上一个心思龌龊并且与别人有牵扯的人。
那她到底想干什么呢?
苏梓瑜心底有些疑虑,忍不住上门去找她,但总是见不到人,几次下来,她也就明白于珊珊是有意避而不见的。
而这个时候,苏修远的信到了。
钱翠花偷换孩子的罪终于敲定下来了,本来这件事的年代就很久远了,再加上苏家夫妻俩的干涉,差点不了了之,最后还是老爷子出的面,威胁儿子儿媳要断绝关系,苏文柏和余云才妥协的。
说到底,苏文柏还得依靠老爷子的关系才能站得住现在这个位子,而且以他平庸的资质,如果老爷子没了他怕是没什么上升空间了。
苏修远最后在信中问她要不要回苏家屯一趟,毕竟她才是这件事情的当事人,钱翠花换了孩子之后故意虐待,这一点也会增加她的罪行。
苏梓瑜跟宋北商量之后,决定还是回去一趟,他们也有些想念苏大叔和苏大婶了,去京城上大学之后,怕是更不容易回去。
八月中旬,宋家人带着大包小包的南方特产,坐上了回北方老家的火车。
***
苏家屯。
自从钱翠花被公安局抓走之后,苏建国震惊之余第一反应是孩子被牵连,要知道,钱翠花如果判刑的话,子孙三代政审都是有影响的,对这个年代热衷于当兵和考公的人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苏建国在家里萎靡了一阵子,越想越气不过,跑到钱家大闹了一通,责怪他们家风不好,是有意害自己。
这话顿时戳了钱家人的肺管子,本来因为钱多的事,钱家在村里的风评就不太好,再加上钱大妮一个大姑娘闹着要跟隔壁村有名的二流子结婚,村里人背地里都说钱家家风不好,原本没人跑到他们面前说,钱家人也就当没这回事,现在苏建国非要来找茬,钱家顿时忍不了了。
两家人跳着脚叫骂了好几天,话赶话之下,火气越来越大,直接打了起来,最后钱多一榔头把苏建国的腿再次打断,两家终于安静下来了。
村里人看了几天热闹,再见到宋家一行人之后顿时沸腾了。
自从宋家去南方随军,村里人都是从吴青梅和苏青那里知道他们的消息,什么小鱼改名了,又当上托儿所老师了,小鱼去上学了,还是上的高三,最离谱的是小鱼竟然考上大学了。
原本听说小鱼当上托儿所老师,村里人还信一点,毕竟他们这里的托儿所老师跟保姆差不多,就是给人家看孩子,这点小鱼还是能胜任的,后面听说她去上学了,大家还以为是上小学,谁知说是直接上的高三,这就没有什么人信了,暗地里嘀咕是不是宋家人忽悠他们呢?!
直到听说小鱼考上大学了,还是A大,村里人这下彻底放下了怀疑,就是宋家人忽悠他们没跑了!
别以为他们这地儿偏就没人知道A大有多难考,一个市里也没几个能考上的呢,村里更是一个都没有,小鱼是他们从小在眼前看着长大的,前面二十几年大字不识一个,连夜校都没上过,说不定还不如村里那些扫过盲的妇女,现在这才一年呢,张口就说考上大学了?这话鬼才信!
不过碍着苏家的面子,倒是没有人跑到苏青他们面前说过。
此刻终于有了解惑的机会,大家一边和他们打招呼,一边跟着来到了宋家。
宋家的老房子被苏家人收拾的很好,听到他们要回来,吴青梅还专门带着小儿子苏华和儿媳李兰又打扫了一遍,所以家里除了有些冷清,跟他们走的时候一个样子。
一群人跟着进屋之后,就有人七嘴八舌的问起他们在南方的事情。
“桂华啊,南方是不是水果比咱这边多啊?”
“种类比咱这边多,但也有咱这边有那边少见的。”
“小鱼啊,听说南方天气比咱这儿暖和,冬天都不冷,是不是真的啊?”
“是不太一样,咱这儿是干冷,南方是湿冷,还没有暖气,我倒觉得不如咱这边冬天过得舒坦。”
“阿北,你们部队里辛苦不辛苦啊……”
“黑娃和二妹长高了,变白净了哟,还记得伯伯吗……”
屋子里闹哄哄的,气氛又热闹又欢喜,直到有人突兀的高声问了一句。
“小鱼啊,听说你考上大学了?”
周围一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原本带着笑容的脸上染上了尴尬甚或看好戏的表情,一时没人出声。
苏梓瑜挑起眉梢扫视了一圈,顿时明白了,合着这是不相信自己会考上大学,想借机会让她自打脸呢!
她还没说话,吴青梅不乐意了,她板起脸来冷哼道:“怎么着?你们这是不相信我说的话?”
宋北愣了下,皱起眉头说道:“小鱼确实考上了A大。”
宋母这时才察觉到不对劲,有些不高兴的说道:“我们骗你们有什么好处吗?人家通知书都发下来了,青梅,你等我拿给你看看。”
说着,宋母立马去翻出放在行李里面的通知书,递给吴青梅:“你看,人家A大的戳还在前面呢!”
吴青梅欣喜的捧着那张通知书,乐呵呵的说:“我就知道小鱼聪明,你们看看,看看,现在还不相信吗?人家小鱼的亲爸妈可都是知识分子,爷爷还是首长呢,那脑子能不聪明吗?考上大学不是很正常的事?”
众人伸着脑袋凑过来看了又看,白纸黑字写着,由不得他们不信,忍不住震惊了。
“小鱼太厉害了!我侄女考了两年才考上个专科,小鱼这才学了多长时间啊?就考上了A大,人家这脑子怎么长的?”
“我就说小鱼这孩子聪明,之前那是脑子糊涂,你看看黑娃和二妹就知道了,孩子聪明,当妈的能差吗?”
“就是就是,小鱼这脑袋瓜就是好使,小鱼啊,你跟婶子说说,你都是怎么学的?”
……
知道苏梓瑜是真的考上大学,所有人都收起了对她、对宋家的轻视之心。
这年代考上大学的人,前途不可限量,尤其还是A大,就是村长县长都会对她刮目相看,再加上苏梓瑜的家世。
宋家不一样喽!
好不容易送走了一屋子人,最后只剩下吴青梅一家,宋母连忙嘱咐儿子儿媳去将给他们带回来的特产拿出来,大大小小分了好几个包。
“青梅啊,这房子真是多亏了你们。”宋母握着吴青梅的手感激道,“要不然我们回来都没地方住,实在是辛苦你了。”
吴青梅笑着瞪了她一眼:“咱两家人客气什么?就光是你们给我寄回来的那些东西,收拾个屋子不是应该的嘛!”
苏梓瑜笑道:“干娘,哪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这房子如果不烧火,不说生虫,光是炕上返潮就没法睡觉,现在我瞅着炕上、墙上一点也不潮湿,那就肯定是您经常过来帮着烧炕了,您对我们家的事上心,送您点东西您还跟我们客气什么啊?”
吴青梅被她的话说的高兴,她确实隔两天就吩咐儿子儿媳来烧烧火,但自己上心是一回事,人家心里领情是另一回事。
“什么也不用收拾,我家里都准备好了,等会上我家去吃。”
家里确实没有什么吃的,宋母也没推辞,嘱咐宋北再出去置办点,苏青便先带着苏华和宋北回去准备。
苏梓瑜顺便把苏军托他们带回来的东西也拿出来,让他们捎回去。
最后苏梓瑜拿出一张自行车票对李兰说:“兰姐,大军哥说你跟阿华哥结婚他们没赶回来,这次嫂子又怀孕了,所以托我们给你俩带的结婚礼物。”
李兰高兴坏了:“哎呀,谢谢大哥大嫂,正好阿华去上班可以用得着。”
吴青梅见状,高兴之余又问起苏军和孙瑶瑶在那边的情况,苏梓瑜一一说起。
正当屋里的气氛和乐融融的时候,就听到门外出来一声暴喝——
“苏小鱼你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你给我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