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
-
下意识,英遥于观众席寻找元清的身影。
只是元清早在两人最后交锋之前便已起身离开,她注定寻觅无果,心下不由怅然若失。
不过很快她又打起了精神,前辈修为高远,她当奋起直追。
于元清而言,英遥是机缘巧合顺势落下的一子,能有所成自是欢喜,若无所获也不强求,只当结一场善缘。
元清并不担心英遥会被发现与她有所牵扯,致使不被接纳。借助坤源钵的遮掩之能,两人因果隐蔽,除非金仙以上大能耗费心力推演,否则难窥痕迹。
不过届时元清亦有所感应,能够及时做出应对。
而英遥能有如此长进,则会归功于她逝去的爷爷,捡漏先天灵根碎片是他,指导水木灵性的也会是他。
元清此来更多是为见一见这升仙大会,看一看定州七大势力的底蕴和布局。
如今看来,第一次炁的回馈也让各方恢复了不少气象,各方行走起码都是真仙修为。
她也该重新出发,早日补足本源,恢复修为。
出发前,元清再次来到闻风楼。因着升仙大会,楼中很是清闲。
有着客卿权限,元清没有惊动他人,自顾查阅定州各处木、火二气浓厚之地,以作备选。又将天南山脉、迷林谷和赤炎岛的局势过了一遍,这会查阅的,自是要比第一次咨询时更为详尽。
顺带的,元清也知道了万剑山与玄幽谷不对付的原因。
七大势力一致对外,而对内尽管业务不尽相同,但也难免有所摩擦,不乏暗自较劲之举。
玄幽谷和万剑山势力毗邻,本就容易产生矛盾,加上双方性子相似,更是相冲。不过要只是这样,倒也不至于连表面功夫都不做。
让双方撕破脸的是千年前被炁潮带出的一座上古秘境,那秘境正好位于双方势力交界处。
争夺之下,累积的矛盾彻底爆发。
若非有其他五方势力调解,双方怕是真要拼命了。
最后经过协商,双方各派不同境界的三人互相死斗,由此来决定秘境的归属。
从万剑山一如既往地骄傲可知最后胜者。玄幽谷虽不甘,却也只好作罢。
不过双方的关系算是彻底无法缓和了。
“秘境吗?”元清不由低喃,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出世了。
秘境,准确的说应该叫世界本源或道种。此世界非乾元天地,而是指内世界,即自身所修之道自成的一界,也可称为道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何况一道乎。
道种是成就太乙的标志,也是迈向大罗的起点。
现在对元清来说,这两个境界都还太远。不过可以明确的是,秘境是太乙境大修陨落后的遗蜕。
如今遗蜕重显天地,那么他们也快要归来了。
末法时代不仅是今修超脱的最后机会,也是陨落古修的最后机会。
前言金仙不朽,与天地同寿,并非妄言。而太乙更为高妙,哪怕陨落了,也会有复生的一天,因为到了太乙这一境界,已然得道。
大道不灭,太乙不灭。
不过话虽如此,想要重新归来却也并非易事,需要成百上千元会的积蓄,还要经历多番磨难。
尽管如此,元清还是不由生出一股紧迫感。
离开闻风楼,元清一路向东,此刻她没有掩饰自身法力境界,眨眼遁走百千里。
当然,路上也没有能看破她身形的修者,有所感觉的还以为是微风吹拂而过。
定州作为九大州之一,自然地域广阔。迷林谷位于定州东南方,与滨海城相距万万里。以元清的遁速,全力赶路也要一月有余才到。
根据五行轮转之理,元清决定先行圆满木气,再行火气。
木气充盈之地有二,只是天南山脉势力错综复杂,背后牵扯甚广,非是修行之首选。
越往东南,元清就越能感受到天地间木气的充盈与活泼。
即使时值深秋,万物凋零之季,这里依旧草木如春,百花绚烂。
迷林谷不愧其名,元清远远就看到层层薄雾笼罩的高大密林。浩瀚烟海中,不时有鸟叫虫鸣,袁啼鹤唳,其声幽幽,仿佛从悠远的远方传来。
元清立在不远处,开口道:“贫道元清,南海亿万里之遥无名小岛一散修,前来拜会春生道友。”
声音浩大,传遍四方,更在迷林谷回荡。
片刻,云起雾涌,从中分开一条道路。道路宽广平坦,直入谷地。
元清展颜,屡步而入。
一名头发半白的老者站在谷口,见到来人,含笑道:“近来心生喜兆,不想应在今日。贵客来访,贫道有失远迎,还请勿怪。”
元清道:“哪里,是贫道唐突了。”
春生一手扶圆青木杖,一手作礼:“请。”
元清道:“有劳道友了。”
入得谷内,视野骤然开阔,春光明媚,不见云雾。谷内谷外,恍如两个世界。
只见谷内到处是奇花异草,珍稀兽禽。不乏上古仙葩,名贵芝宝。
元清眼眸微垂,笑道:“道友当真好福源,坐拥如此上佳福地。”
春生脸上不掩骄傲,嘴上却谦虚道:“哈哈哈,机缘巧合罢了。”
两人于亭中坐下,当即有童子送来灵果仙茶。
灵果是罗天果,三百年一开花,三百年一挂果,三百年方才成熟。
九百载岁月加持,灵气滋养,凡人吃了,顷刻便可蜕凡成仙,立地化神。就是仙人食之亦可延寿十年,增益修为。
于当今而言,端得是珍贵非凡。
茶是五灵茶,分属仙品,有养神开悟之效,比之罗天果犹有过之。
见元清面不改色,春生眼神微闪。
“些许寻常谷产,还请道友品鉴。”
元清道:“道友过谦了,罗天果和五灵茶外界可是一物难求。”
春生哈哈一笑,与元清邀饮。
几盏茶过后,见元清始终不道明来意,春生忍不住道:“不知道友来我迷林谷有何要事?”
元清没有直言相告,而是道:“贫道静极思动,听闻春生道友道行高深,故而前来坐而论道。多有唐突,还请道友见谅,亦不吝赐教。”
春生沉思片刻,笑道:“好说,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贫道久居迷林谷,神思困顿,能与道友论道,求之不得。”
元清道:“既如此,便由我先来。”
春生一挥衣袖,亭中杂物清去,道:“道友请。”
两个随侍童子见仙长讲道,当即乖乖退到一旁,静坐,翘首以待。
春生满脸无奈道:“让道友见笑了。”
元清笑道:“无妨,有求道之心是好事。”
两个童子十分有眼色道:“谢过仙子前辈。”
地仙之境当圆融道体,使之契合自身法则、大道。
本源越是雄厚,此境花费时间越久。
元清乃水之先天神圣,本就天然近道,讲起水之大道,可谓高屋建瓴,鞭辟入里。
两个童子感觉从未如此近道,听得如痴如醉,可惜他们境界尚浅,渐渐听得不甚明了,如坠雾里。
差点急得抓耳挠腮,只是道理入耳,又听得晕头转向,迷糊不知所以。
春生本来不以为意,渐渐地也听得入神。
元清话落良久,他才回转过来,由衷道:“道友道行高远,贫道受益匪浅。”
元清道:“道友能有所获就好。”
而后由春生宣讲木之大道。
有元清珠玉在前,春生也不好私藏,将自身感悟全然道出,亦由浅入深。
元清听完,对于木之大道有了更深的了解,后面凝炼木气也将快上几分。且自身水之大道也略有增益,可谓收获满满。
于是真诚笑道:“谢过道友指教。”
春生道:“道友客气了。”
两人论道结束,已是两月过去,两个童子也早坚持不住,睡了过去。
元清道:“叨扰日久,贫道也该告辞了。”
春生沉吟道:“我观道友气机博发,隐有突破之象,何不留下稳固修为,待突破后再走不迟。道友放心,谷中有静修客室,阵法由内掌控,不虞有人打扰。”
“突破之机稍纵即逝,道友还需果断才是。”
元清迟疑道:“这...会不会太过麻烦道友了。”
春生笑道:“不瞒道友,若是论道之前,贫道自不会留你。”
这话说得真诚,元清也就顺势留下。
为了避嫌,春生把一个童子唤醒,道:“且带这位仙长到谷中净室去,仙长闭关期间,你需好生看顾。若有懈怠,小心我不饶你。”
童子被看了一眼,立刻垂首应是。
随童子引路,元清来到谷内一处普普通通的小山前。
“仙长,请。”童子说道,眼中不忍一闪而逝。不过也没多言,率先跨入小山。
小山原是幻象,进得内里,又是一番天地。里面木气浓郁,几近成雾,到处生机盎然,郁郁葱葱。
元清放开感知,却被隔绝一地,也就停了下来。
童子一无所觉:“仙长,这就是静室了。”
元清看着这灵气汇聚之地,道:“果真是闭关修行的好地方。”
童子脸上却没有自家被称赞的愉悦,道:“小童就守在室外,仙长但有需要,尽管吩咐。”
元清取出一朵三品白莲,正是她洞府中的清净仙莲所衍,水属灵根,有着菁纯法体之效。于草木灵修而言,更能增益本源。
小童忙道:“这太贵重了,小童受之有愧。”
元清道:“我既给你,你自然当得。”
小童欲言又止,元清却是进了净室,开始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