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9、128 ...

  •   河房

      冰冷的青石板街,常愈颓坐在地上,惨然别转着面孔。潇池小心扶他站起,低头替他整理衣衫。

      浆过的绢衣在耳边“窸窣”作响,常愈对了脚下,忍下袖中颤抖,颜色灰白。

      许久无言,潇池整理好,起身唤句“先生”。

      “方才情急,潇池妄言了。”

      常愈不答他,默默对了眼前。

      见常愈无话,潇池小心探道:“先生……何以在此处?”

      常愈依旧不答,僵如木像。

      潇池叹口气。“……先生不答便罢了。只是方才先生受了惊吓,如今夜又深了,今晚便由潇池相送罢!潇池绝无唐突之意,只是今晚……”潇池小声规劝,眼睛偷偷望了常愈,却怔住了。

      “……先生?”

      常愈肃然伫立,长眉紧锁,仿佛下着甚么决心。潇池唤他一声,他面上一片惨灰,忽然退身立定,对了潇池艰难折下背脊,深深作下揖去。

      “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请公子受常愈一拜。”

      潇池大惊,赶忙上前扶住,“哪里使得,潇池当不起!”

      常愈却不动,潇池无奈,深深对揖回去。两人躬了背脊对在眼前,小梨瞧得有趣,捂了嘴巴,常愈许久不闻动静,张大一双灰茫的眼睛努力觑向前方,摸索着捉住潇池臂膀,相携搀他起来。

      两人起来,潇池仔细瞧在他脸上。常愈沉默许久,苦涩中开了口。

      “如此情态被公子察见,敝人无地自容。”

      潇池连忙否认,“哪有的事!兵勇粗简,令先生受惊了!”

      常愈摇头,潇池还扯回话题,再求常愈许他相送,小梨牵紧他臂膀,一下下摇着。

      “请先生容在下雇顶软轿!就只这回,先生受累了……”

      常愈却面色一冷,潇池立时不敢说了。

      “那么,至少容潇池扶先生回家!先生恁一个人回去,潇池不能安心!”

      常愈颓然拂开小梨,俯身拾起弦琴,潇池还唤句“先生”,常愈更无一言,负起琴转身便走。潇池觉了沮丧,常愈脚步却忽然一顿,并不回头,轻声道:

      “怎么,不走么?”

      潇池眼睛登时一亮,小跑着追上去,牢牢牵紧常愈,声音都欢快。“梨儿,帮先生拿着琴!”

      少爷吩咐了,小梨抢过弦琴背在肩上,蹦蹦跳跳向前去了。潇池挽着常愈,一会儿还道:“请教先生,咱们……去哪啊?”说时又偷望了常愈。

      常愈略无表情,“去旧院。识得路么?”

      潇池一怔,眼睛立刻张大,脚步却停住了。常愈察觉,随他停住脚步,暗暗噙了笑,却不开口。潇池嗫嚅一阵,小声道:“先生……这时候,咱们去旧院么?”

      常愈略不改色,掩袖低咳两声,淡淡道:“敝人家在河边,临近旧院。”

      潇池面上兀地一红,恨不能抠条地缝钻进去,常愈却无话,茫茫望向虚空,唇角牵起一丝似有似无的笑。

      河风清凉,慢慢踅过一片街巷。常愈行得艰难,背却绷得笔直,略不肯将潇池一靠。行一段,他便要歇一回,潇池只得停下,慢慢抚了他背脊。

      这样走走停停,将近旧院。潇池扶了常愈边行边看,身边灯火就渐次热闹起来。秦淮河水浓如松墨、腻似青丝,倒映了无数竹笼、宫灯,秦淮长桥一概漆了红色,映在油黑的河水上,仿佛一把野火。

      潇池头次行来,脚都滞住了。常愈不急,凭了他慢慢前行。临近河边,他自己先停住了。

      潇池瞧得出神,几乎忘了身边人。一阵河风,水气袅袅挟来一缕弦歌,一丝儿侬语咿呀,对面楼阁透出暖光,几抹素影映在窗上,犹如幻梦。

      常愈微笑,伸手摸住小梨,将他牵好。

      好一阵,常愈开口:“看够了?”

      潇池回神,蓦然红了脸颊,忙搀住常愈。“潇池失仪了。”他低下头。常愈仿佛不觉,自顾吩咐道:“由此向左,第三条巷子,右手第一家。”

      潇池答应,扶了常愈慢慢前行。他边行边张望,一会儿问道:“先生,这便是河房么?”

      常愈没答。

      一会儿潇池又问:“人都说河房贵,先生为甚么花恁多银钱住在河边?”

      ——横竖恁老人家也看不见。这话却没敢出口。

      常愈一笑,又不答。

      又一会儿,潇池还道:“先生,恁老人家贵庚啊?恁不让小梨叫爷爷,跑堂的那样叫,恁怎就依呢?”

      常愈又一笑。转过第三条巷口,常愈一句不曾答,潇池也不敢追问,细细盯了脚下。

      “先生当心台阶儿!”

      常愈脚步却顿住了。潇池未及开口,忽闻一句吟叹: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潇池立刻张大眼睛,“……恁……先生当真不及而立!?”

      常愈“噗嗤”一笑,潇池还张着口,常愈反手向墙边叩叩,一扇木门“咚咚”两声。

      “到了。”

      这才察觉已在门边,潇池扶住常愈,常愈却推开潇池搀扶,自掏出钥匙,流熟地摸了锁扣,叩入铜匙,拧门启锁。

      木门细声“吱呀”,一间小小中庭迎在面前。夜深天晚,瞧不清楚,依稀仿佛庭中一颗碧树。再往里走,常愈推开堂屋门扉。潇池还立在原处,常愈作个“请”字姿势。

      潇池便进来。常愈向里慢慢摸出灯烛,又从怀中掏出火折子,轻轻吹过,脸凑近了去点蜡烛。

      潇池连忙上前抢过,口中急道:“先生!我来罢!”他就燃亮灯烛。常愈反身又踅向柜格,面孔贴近了,摸索着取出几只瓷罐举在面前,一一仔细辨认。反复瞧过许多遍,最终取定一只,他又往风炉去烧水。

      潇池连忙上前牵住了,求他道:“先生,不必忙罢!我们不渴……”

      常愈却一笑,正色对了潇池,“恩人造访,一杯粗茶也奉不得么?”

      潇池一阵为难,他搀了常愈,又望望风炉,半晌牵他向桌前坐了,口中笑道:“我们喝!先生挑了茶,教僮儿去煮好不好?”

      常愈神情一黯,却没说话。好一阵,他终于将怀中茶瓶付与小梨。

      小梨于是便去烹茶。常愈坐在当中默无一言,潇池见他沉默,便转身瞧了四周。

      这是幢三间的房子。并不大,当中摆着一张八仙桌、几把椅子,桌上凌乱摆了些笔砚。此时墨水早已干了,上头覆了些浮尘。再往左边,里间一张床榻、一床布衾,靠床一张巨大的架格,架上满放着箫笛、琵琶、胡琴,还有许多识不得的乐器,还有一尾瑶琴,同箫管挤在一处。

      再便是一排排书架了。由明间至次间,目之所及,皆是一排排的斑竹架格,上头摆满了书,层层叠叠,一眼望不清数目。

      潇池好奇,捧了灯烛上前翻看。

      《南华》、《冲虚》,《楚辞》、《杜工部》,还有四卷的《昌谷》,整齐摆在当中。再两边,数不清的琴谱、乐谱,各色曲本,《琵琶》、《牡丹》、《西厢》、《玉簪》。潇池随手一翻,皆是钟楷手抄,字迹较通行刻本大出许多,书道之善、校订之精,叹为观止。潇池粗粗算来,一墙书竟是价值不菲。

      潇池还细瞧一回,其中一匮卷本下压着一叠字纸,潇池向常愈一望,常愈并无表情,他便抽出那叠字纸。

      上头字迹又比方才大出许多,一页已容不下几行,潇池拿远了逐字读来:

      “……侬今问向闲池阁,桃花待将落。心事欲向萧郎……”

      ?!潇池一眼惊诧,望回常愈。这是爹爹的《香殒》?这本《钗头凤》统共不过王府演过两场,除此只在家中,他如何得来!

      潇池忙上前坐了,持了那叠字纸小心问道:“这些,宋班的《钗头凤》,先生如何得来?”

      常愈微笑,未及开口,小梨捧了茶盘上来,一人身前搁下一杯。常愈作个请字姿势,潇池谢过,轻呷一口。常愈却转向角柜中取出一碟蜜饯,又斟一盏清茶,挑出几颗龙眼、蜜枣撂在茶中,转手递与小梨。

      小梨接下了。

      常愈再转回身,梨儿跳上椅子捧了茶盅,脚儿晃荡着瞧了两人说话。常愈终于道:

      “宋澄信是你何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9章 128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