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二十八章 ...
-
白天去上工,傍晚下工之后,再跑去山谷。
山谷的庄稼经过半个月的时间,看起来都快赶上村里种的了,蔬菜本来成熟的就快,不管是早熟还是晚熟,早就可以收获了,但是因为并不缺少菜吃,所以种的这些并没有收割完,而是留出一些当做种子。
等到来年再种的时候,就不需要到处去买种子了,直接从中优中选优就可以。
相信下一年比今年长势更好,毕竟之前的种子也只是普通的品种,要说有多好吃或者产量高,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寻常而已。
但是这些种子在生长的时候,经过生长液的优化,早就不是之前的品种了。
前几日蔬菜成熟之后,随便采摘一些回去,凉拌个菜,虽说是已经十月份了,但是这天气可是一点没有变得凉爽,尤其是中午下工之后,热的人吃饭的胃口都没有。
但是吃这个菜,怎么说呢,就是清爽的感觉,脆生生的还泛着一丝甜味,让人胃口大开。
郁南阳去山谷里也只是去巡视一番,就像是这个山头的大王,只是没有小弟而已,只能亲自查看,看见成片的庄稼,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生活的乐趣所在,反正又不需要他做农活,不然还有什么乐趣,有的只是苦和累罢了。
距离秦总工一伙人离开已经有十多天了,到现在都没个消息,他倒是不着急这件事,毕竟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明白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水平不是一般的低,那些数据也不是那么好计算的。
唯一担心的就是村子里办学校的事,这也那么多天过去了,大队长往城里跑了那么多趟,也没有个准话。
到底哪一步出了问题,问他,他也说不清楚,真是急死个人!
明天再过去一趟,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实在不行,郁南阳准备下次跟着大队长一起去县里一趟,早点办下来省事啊。
第二天下午,下工之后,郁南阳回到家,跟老爷子打个招呼,将早晨准备好的蔬菜放在篮子里,拿起篮子就往大队长家里走。
还没等郁南阳走到大队长家里,就看见道路上围了一群人,闹市一般热闹。
走近一看,原来是张大力家的老幺定亲了,在村里发喜糖来着,张婆子提着一个布袋,看见村民都会给上一两个,算是沾沾喜气。
里面围着的大多是小孩,围在张婆子旁边起哄,外面围着的村民都在看热闹,村子里这下半年还没有过喜事呢。
“看来这张婆子还是偏心眼的,他家老大老二定亲的时候,可是连个菜饼都没发,轮到小儿子就开始发喜糖了。”
“嗐,你还不知道呢,张家的小儿子娶的可是城里的姑娘,村里的能比吗。”
“这是咋回事?你跟我说说,这张家还真是好福气啊。”
在对方看来城里的姑娘愿意嫁给农村人,那真是独一份啊,这么就轮到张家了呢。
郁南阳在经过的时候,随便听一耳朵,就听见外围的大娘在那讨论关于张家小儿子定亲的事。
这也就是趁着下工的时间,大家都没回家,堵在路上分发,跟大家说一声,回头结婚的时候记得来家里喝喜酒。
要是定亲的时候不说,等到结婚在公布,都会误会其中有什么隐情。
郁南阳还急着去找大队长,没想多看热闹,还没等他走过去,就听见人群中传来一阵大嗓门的喊声。
张婆子看着周围这些人,差不多都齐了,一脸的得意掩饰不过去,大声喊道,“大家都静静,听我说,我家小儿子今天定亲,十天后就是个好日子,趁着还不忙,就早点结婚了,大家都来喝喜酒啊!”
听见这,人群中一阵喧哗。
实在是没想到,还有今天定亲过几天就结婚的,真是稀奇。
张婆子也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常年板着脸形成的痕迹终于在今天舒展开来,真不愧是她儿子,老大家的还一直不满意她偏心小儿子,也不看看老大那个样子,一点机灵劲都没有,那里比得上在城里厂子上班的小儿子,如今娶了城里的女孩,那就更偏心了。
现在都在想以后分家之后,到底要不要跟着小儿子一起,还是看一下儿媳妇的表现再说吧。
这个儿媳妇娶的值,自己有工作不说,还能帮着儿子调换个好一点的岗位,真不愧家里都是工人啊!
再说要的彩礼也不多,都跟对方父母说好了,彩礼还会带回来,看来以后就等着抱孙子喽!
张婆子美滋滋的想象着以后的美好生活,丝毫没感觉到有什么异样,毕竟在她心里小儿子自然是那里都好,这么好的条件就该是他们家的人。
往回走的时候,看见前面走着的郁南阳,眼里闪过一丝心虚,转瞬消失不见,等他走进大队长家的时候,张婆子还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好心情都被破坏了。
郁南阳对于身后人的小动作一无所知,身后又没长眼睛,敲响院门,门内有个将近一米八的汉子过来给他开了门。
这位就是大队长的大儿子了,大队长家里总共两个儿子,小儿子送出去学木工活,平时都在老师傅家里住,现在想学个手艺,就算是给师傅当儿子了,不等个一年半载,都没法摸到工具,中间的这段时间还要在家里打杂什么的,师傅让干啥就得干啥。
大队长可能是捉摸着等他退下来以后,将这个位置留给大儿子,为了补偿小儿子,专门请人收下当徒弟。
郁南阳跟于红军打个招呼,虽说他时常回来大队长家里,但是跟于红军并不是很熟。
“我爹在后面菜园子里。”于红军跟人说一声,对于郁南阳来他家的目的都不用猜,就知道是来找他父亲的。
果不其然,在确定他爹位置之后,郁南阳把手里提着的篮子递给他之后,径直走向后院。
大队长正在后院子里拔草,蹲在地上,只听见身后传来的脚步声,还以为儿子喊他去吃饭呢,回头一看,原来是郁南阳过来了。
大队长想拿起来草把自己给盖住,可惜没可能了,只好站起来,走到房檐下,跟人对立着。
脸上顿时泛起愁容,“郁小子,你可放过我吧,我这根本没歇着过,一有空就去县里问进展,这事办起来真没那么快。”
他可真没偷懒,这些天一有空就跑去城里,鞋子都磨破了,头一次办事,找不清楚头脑,这还是趁着放星期的功夫,请来县里小学的校长帮忙,这才弄清楚流程,不然这个部门推给那个部门,就算是住在县里,人家给你也办不了。
这些天只要是他去城里一趟,郁南阳就跑过来问一次,在对方期待的目光中,真是不忍心说没办好,但是没办法,现在是一看见他就愁得慌。
这个村怎么说他也是队长吧,怎么可能躲着人呢。
“你也过去催催,村里这么多小孩,总不能一直当个睁眼瞎吧。”
郁南阳都没好意思说出昨天发生在秋生身上的事,不能说是可笑,而是有些可悲。
大队长何尝不着急呢,他办学校不是为了什么升官,只是想对得起村里的老老少少,大家选他当队长,没白选!
“罢了,我明天再跑一趟,要是还弄不好,我这个队长就不做了。”
大队长有些无奈的摆了摆手,心里想着要不明天带着村里的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上去闹一下,不说立刻给办好,怎么说也得重视一下吧。
“要不在我家吃个饭,让你老嫂子给你露一手,这回拿菜了吧,之前拿过来的菜,吃起来那叫一个绝,也不知道你怎么种的,比我这地里面天天精心伺候的还要好吃。”
说着就要拉着人往屋里去,虽说只是一些常见的青菜,但是也不能一直白吃不是。
这边吃晚饭的时间,王家算是热闹起来了。
王母下工回去之后,晚饭是没得吃,喝点凉水垫垫肚子,趁着天还亮,赶紧将破洞的衣服拿出来,缝补一下还可以穿。
这件衣服还是以前王父结婚之后送她的,虽说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但是在她心里,这是仅有的甜蜜回忆。
让她想起之前刚结婚的日子,虽说也很苦,但是丈夫还算是体贴,生活还能过得下去,只是后来,王母从愣神中回过神。
看着女儿屋子的房门,也该给她说门亲事了,那张家小子跟女儿差不多大,还是个男人,人家都快结婚了,女儿的婚事还没个着落。
缝补她是个熟练工,一会的功夫就弄好了,将衣服放回房间,看着躺在床上的女儿,一摸兜,里面还有张婆子发的喜糖,将糖递给女儿。
“给,这是张家发的喜糖,他家老幺定亲了。”张母跟女儿解释一下,她身上可没钱,这是别人送的。
话刚说完,王翠花伸出的手愣在原地,怀疑是她没有听清,赶忙问道,“张家?哪个张家?”
“还能哪个,不就是村头的那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