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引子 ...
-
煞气漫空,冤魂弥天。金蛇掣电,雷雳风啸。三界为之震动。
三十六天,金阙云宫,通明殿外,一片废墟中歪着千万仙佛。四值功曹盔歪甲斜,五方揭谛带懒袍松;六丁六甲蓬头垢面,二十八宿披头散发;杨戬二郎面如金纸,哪吒太子遍体生津;十八罗汉双股战栗,五百灵官两手发颤……
众仙佛前,伫立着三个身影。左边的乃是西方圣老如来,双掌合十双眉紧锁;右边的乃是太清道德天尊,双眸含忧手心冒汗。正中间站的正是那三界之主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一道霹雳从云端迸射而出,将这位三界之主照得煞白。众仙佛在他背后看不见他的面部表情,也判断不出玉帝此时是何等心境。但见他伫立不动,一副渊停岳峙的模样,不由得在心底里佩服这位大天尊的定力。
然而,距离玉帝最近的道祖佛祖分明地感觉到,玉帝两只手紧紧攥着,虎口雪白,大袖微微颤抖,显然是紧张至极。
“轰隆”!
无边煞气喷涌而上,滚滚乌云好一似波开浪裂,众仙佛被冲得四散而飞,一个个险些跌落三十六天。
“保护陛下!”纠察灵官王善一声大呼,手执金鞭护在玉帝身前,又有雷部三十六将、十八罗汉纷纷拥在玉帝四周,各自将兵器紧紧揝住,双眉倒竖二目圆睁,冷汗如瀑敛声屏气,随时准备进行一场殊死搏斗。
万籁阒静,落针可闻。三十六天上,惟闻灵官、雷将、罗汉急促的呼吸之声。
“陛下快看!”佑圣真君抬手遥指。玉帝、老君、如来与众仙佛顺着真君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茫茫云海内闪烁起一点祥光。那祥光须臾间便来到了众仙佛面前,祥光散去,露出一个身影。
这是一位老者,身高丈六,慧眼垂光,须发皓白,相貌威严。然而此刻,这位老者披头散发,衣袍破烂,面色煞白,颔下白髯不住颤抖,一滴滴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那汗珠自三十六重天上落入人间,化作滴滴甘霖。枯木得之,逢春吐芽;游鱼得之,化龙腾飞;荒草得之,变作灵芝。
老者来到玉帝面前,施礼道:“参见陛下,请陛下恕老朽衣衫不整。”
玉帝摆摆手:“天尊说的哪里话来,但不知胜负如何?”
老者道:“老朽请陛下、道祖、佛祖、诸位仙佛随老朽前往南天门一观。”
众仙佛随老者来至在南天门,只见南天门外,有一只巨大的铁笼,里面困着一头怪兽,头至尾千丈长短,爪至背六百丈高下,一条尾巴百丈长短,有磨盘粗细;四条腿,如同四根擎天柱一般。再看相貌,这怪兽头如猛虎,身若熊罴,身上斑纹好似花豹。额头上一支铁塔般的独角,两只血红的眼睛,四颗獠牙翻出唇外,根根都有数十丈长短。
玉帝深吸一口气:“若非天尊,三界必将混乱。”那三清四御五老、三世佛众菩萨纷纷来拜谢老者。
老者却一脸倦容:“此乃陛下洪福所致。”
玉帝回头看向托塔天王道:“李靖,速宣大力鬼王,将此魔推至斩妖台。”
托塔天王却一脸为难:“陛下,这魔头妖法深厚,任凭刀砍斧剁、火烧雷击,都不能伤损他分毫。”
“这……”玉帝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老者。
老者感觉到了玉帝的目光,步履蹒跚上前施礼:“陛下,此魔法力深厚,轻易灭他不得。老朽斗胆,恳请陛下将此魔交与老朽,老朽将此魔带回玄霭山,将他镇压在玄霭峰下,多则千年,少则三百年,此魔必定灰飞烟灭。”
“如此甚好,就将此魔交与天尊,还请天尊多多费心。”玉帝拈髯长吁一口,“天尊降服此魔,朕感激至极,这便摆宴为天尊庆功。”
“老朽多谢陛下洪恩。然饮宴事小,伏魔事大。老朽这便辞驾回山了。”老者谢绝玉帝,跨上云霞金睛兽,轻轻一招手,有三千神人伸手要将铁笼抬起,驾起祥云,跟随老者而去,转瞬之间便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
玉帝缓了口气,众仙佛也纷纷辞驾。老君回转离恨天兜率宫,如来回转古西天雷音寺,五百灵官回了武当山,十八罗汉归了极乐界。李天王转云楼宫,二郎神返灌江口。不一时,漫天神佛各自散尽。
玉帝也起驾回转金阙云宫。正打算入殿,一阵清风拂过,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伴随着清风飘入他的耳中:
“呵呵呵,玉帝老儿,你给我记住,有仇不报非君子。今朝这一场血债,来日必要你以血来偿!”
刚刚迈出去的脚停在了半空。
袍袖下,是两只微微发颤的手。
冕旒后,是一双满含忧惧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