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
-
第八章
第二天一早,楚端瑾收拾妥当,吃完早饭,起身去楚与璐的安园。进了屋,差点被吓了一跳,满满一屋子的人,全家数的上名号的人全都在这了。
楚端瑾没有时间多想,上前行礼:“女儿请母亲安。”
楚与璐到没有多说什么,只让她起身站到一旁。万氏怕楚与璐不高兴,解释的说了几句,楚与璐到没有多说什么,就要大家都散了。
用完早饭,楚与璐领着楚端瑾出来,坐着马车出门了。
坐在车上,楚端瑾暗自思量,越想越不对劲。
楚端瑾发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没有衡量好自己这个嫡女在家里的地位。
本来自己以为,虽然说大姐这个庶长女在家里是非常受宠的,自己也应该不差,因为自己是母亲唯一的嫡女,现在看来,事实远远不是这样的。
听说母亲原本在婚前就非常宠爱董夫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婚后五年,长达十年的宠爱,使得父亲对他根本就奈何不得,更何况,董夫侍又生了母亲的长女、长子。
父亲用了十多年的功夫分化母亲对董夫侍宠爱,这才有了自己的出生及家里现在的这种情形,可即使如此,董夫侍及其女儿、儿子,在这个家的位置也不是随便可以撼动的,只不过是母亲对爹爹的态度好点儿了而已。这么说,其实自己这个嫡女也不过如此,比其他的庶女强不到那里去。
在加上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个多月里,根本没做出什么改善的行动,这么说来,自己在母亲那里本来就不好的形象估计又得坏了几分。
这样想着,楚端瑾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暗暗思量,自己一定要完整的弄清楚自己的情况,又想到自己这一个月的清闲,怕是万氏的苦苦支撑吧,这样想着,心下又有几分感动。心中不由的想:看来得自强了,俗话说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还是自己最可靠,是个人都得自强。指望着别人的看重,还不如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
楚端瑾在心里思量的时候,楚与璐也在看着这个四女,这是自己唯一的嫡女。
楚与璐自打通晓人事之后,一直都宠爱自己的一个贴身使年,也就是现在的董夫侍。这董夫侍也是个有本事的,他本是楚与璐的嫡父屋里调教出来,后又拨到楚与璐这的,开始楚与璐对他是不喜的,只供着他,但凡自己屋里的事都不许他沾手,可即使是这样,也生生让他踏出已调路来,不知道用的什么手段,使得楚与璐把他收在屋里,更是对他宠爱有加,更是未娶正夫,就让他生了长女、长子出来,并开脸做了夫侍。
楚与璐的嫡父更乐不得她不成材,所以从不拘着她,只让她一味的胡闹。她本就是庶出,比人低了一头,再加上这未婚就有了长女、长子,所以等到了适婚的年龄时,没有一家愿意把儿子嫁过来,最后娶了商户出身的庶出的万氏回来。
楚与璐这人是庶出,从小就见识了嫡父对庶父的手段,又因为她亲生庶父本就是个软弱的,又不甚得宠,所以她从小时候也过的不好,心里也就存了个印象,当家主夫都是凶神恶煞的。
待到娶了万氏之后,更是对万氏不加辞色,但凡有事,必是训斥万氏,让万氏进门那几年生生受了不少委屈,更是连个体面点的仆夫都敢给万氏脸色看。万氏在家里挣了十多年,挣到有了女儿,挣到楚与璐对董夫侍的情淡了,变心了,挣到分家,自己当家做主了,才吐了口气。
楚与璐没太注意过自己的这个嫡女,她的精力放在家业上,放在长女身上,放在美人身上,放在董夫侍身上,余下的那一小点儿,才有心思看看万氏和这个女儿。
所以她对这个嫡女的印象就是一个顽劣的孩子。然后,现在,这个孩子突然洗心革面要上进了,这让她惊讶万分,觉得自己从没好好看过这孩子。
母女俩个各怀心思,车厢内一时无语。摇摇晃晃大约一盏茶的时间,车停了。
傍在车尾的橙阳、砚阳下车跑到前边,楚与璐的伴当永福也躬身站在一旁,等车停稳后,向车内禀到:“夫人,家学到了。”
“家学?”楚端瑾听到这两个字,眼睛一闪,随即下车,恭敬的扶出楚与璐,跟在楚与璐身后进去。
家学所在地是一座不大的两进院子,前面是给跟随学子们的伴当们歇脚的,中间一进是学堂。进了第二进,楚端瑾一眼扫过去,看的清楚。内院座北朝南正房四间,东西两旁各有厢房两间。
如今,家学的夫子是楚千璗,年纪不是很大,只四十五左右,论起来辈分却是不小,是楚与璐的奶奶的庶妹。当年楚与璐的太奶奶老年得女,对楚千璗极为宠爱,楚千璗也不负钟爱,自小聪慧,少有才名,十五岁就中了举人,等楚与璐的太奶奶过世之后,楚千璗在家守孝三年,随后再考却是落地,考了二十多年,始终名落孙山,弄得楚千璗心灰意冷,就绝了出仕的心思,
楚与璐的奶奶见楚千璗屡试不第,家中生计困难,又不通人情世故,但学问却是扎实的,就将族学托付给他。
楚与璐领着楚端瑾一路到了正房的东屋门口,门口一人见她们过来,忙进去禀报,周围不少人都看着这一行人,楚端瑾没有乱看,只安静的站在楚与璐身后。不一会儿,进去的那人出来道:“三夫人,九老夫人请你进去。”
楚与璐进屋见到楚千璗,行礼之后,说明了来意,楚千璗问了楚端瑾几句,见她说话清楚,语言清晰流利,看着不像个淘气的,也还满意,就收下了。
楚与璐没有多呆,见楚千璗收下楚端瑾,也就走了,她还有事忙呢!
家学的学生,除了楚家嫡支与旁支的孩子外,还有亲戚家的孩子来附学,因此也有二十三四个学生。大的十三、四岁,小的六、七岁。楚端瑾的年龄在这些学生里也是小的,只三个与她差不多大的。
楚千璗安排楚端瑾坐在右手第二桌的位置上,然后又向众人说来了个新同学,要友爱同窗之类的,之后就开始讲课了。
古代的功课很是单调,先是夫子领着大家诵读了三遍《论语》第一卷,然后就指了后座年长的两位学子带着大家诵读。
整整两个时辰,没做其他的。楚端瑾只读的口干舌燥,幸好每半个时辰,就能够歇一刻钟,有两个书童倒了茶水送上来,都是从府里带出来的。
到了午时二刻,是午休时间,夫子回家去了,学子们的家里都送来各色点心吃食。学子们根据亲疏远近不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坐了。楚端瑾很快就与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三个学子热络起来,等到散学时,四人已经俨然成了至交好友。
这三人里,李敬6岁,是楚端瑾大伯母的宠侍的娘家侄女。楚端璐6岁,是楚端瑾二伯母的庶女。顾言7岁,是楚千璗正夫的娘家侄孙女。
下午散学,楚家的马车已经等到门外,坐车回到家里,就直接来到万氏屋里,果然,万氏已经等着了。
待到万氏听楚端瑾说,去的是家学不是书院时,脸上神色五味俱杂,半天才回过神来道:“家学,家学也还好,九老夫人的学问也是好的,儿且好好的学,学出成绩来。”
楚端瑾也忙安慰万氏,只说必会学出成绩来,给万氏挣个诰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