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一节 Part 1 ...
-
上午时候,方雨霏正坐在一间明亮的教室里。由于夜里睡得很不好,此时她的双眼正努力地挣扎着。知道自己肯定会在课堂上打瞌睡,开始上课前方雨霏特意找了最后排的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下。她一手支着头,整个身体倾靠向书桌,好像是在认真研读心理学的复杂问题。
教室里安静的气氛再配以老师单调的声音,可真是睡上一大觉的好地方啊。眼皮终于无精打采地垂了下来。
讲台上,老师的声音飘渺得好像来自于九天之外:“……自我防御机制是指人无意识层中一套自动发生作用的、非理性的、应付焦虑的心理适应过程。自我通过言语、行为、思想、情感等虚构或歪曲现实,以达到其保护自己……”
迷迷糊糊中,方雨霏发现自己的心思居然依然健在,而且还跟着老师的独白蠢蠢欲动着——虚构和歪曲现实?老陈好像是这样的。不光是他,韩嘉铭也差不多。我看他们都有焦虑症,还说我焦虑?!我这么开朗这么阳光,能有什么可焦虑的?
“……只要能够运用这些防御机制来维持平衡,而没有表现出适应不良的行为,那就不能看作是病态。只有在不适当地运用防御机制,以至于不论在自己内心安宁方面还是与他人的交往方面都出现不和谐的时候才可以称之为病态……”
老陈好像有点病态哦。韩嘉铭嘛,还好啦。
“……自我防御机制有很多。下面我来介绍几种最常见的防御机制……”
“……合理化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老师继续讲。
对,老陈就是这样的。至于韩嘉铭,让我再好好听听……
“……移置,是指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
好像不是这个。方雨霏迷迷糊糊之中,想象着韩嘉铭符合哪一条定义。等下次见面可以拿他开涮。
“……投射,是指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欲望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并断言别人有此动机,以此降低自身焦虑……”
这个么,不好说。
“……幻想,也称作白日梦,是指当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时,把自己置于一种脱离现实的想象境界,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对挫折,从而使内心某些被禁止的愿望获得部分代偿性满足,来减轻对自我的压力以消除焦虑……”
哈,韩嘉铭是这个。下次看我怎么分析你。分析得你体无完肤、无地自容。方雨霏暗自得意,开始想象着韩嘉铭一脸的窘迫,羞愧地低下头,好像犯了错误的孩子被老师当场抓住一样,而他对面的自己则很满足地扬着高傲的下巴。越想越开心,方雨霏不禁笑出了声。虽然声音很轻,还不足以吸引讲台上的老师的注意,但坐在旁边座位的一个中年妇女同学扭头看了她一眼,也不知道她在做着什么美梦。方雨霏丝毫没有察觉,又“哧”地笑了一声,中年妇女同学皱了一下眉头。
“……升华,是指……”
后面的内容方雨霏已经听不进去了,因为她的头完全落到了桌子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