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德州屠夫(2) ...
-
齐岭刚上线,就收到了一枝花传来的讯息。
讯息内容很简洁,只有几张报纸的照片,所有的头版几乎全是关于平安巷凶杀案的报道。
距离X那篇帖子发布还没到一个多月,德州市就再度发生雨夜凶杀案,死者同为女性,作案手法同样血腥残暴毫无人性可言,二者之间有太多疑点足以令人产生各种不好的联系。
记者报社对这种爆炸性新闻向来趋之若鹜,简直恨不能直播凶手的作案过程,但苦于线索太少无法对案件进行切入式报道,不甘心之下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吸引群众目光。
有人认为是当年的“德州屠夫”重新开始屠戮,有人认为一切只是个意外的巧合,更有人大胆猜测此案是个投机取巧的模仿犯罪……纷杂言论层出不穷。
齐岭安静地看完这些内容,不置一词,并没有直接回复一枝花,而是调出了网页窗口,搜索“平安巷凶杀案”这个关键词。
他这些日子睡眠质量一直不好,全靠着咖啡勉强提神,看到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忽然觉得额头阵阵生疼,皮层下血管跳得剧烈,令他有些心神不宁。
他伸手端起桌旁的马克杯喝了一口,但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
随着他手指搓动鼠标滚轮,屏幕上的文字飞速移动,所有信息跑马灯般在他的眼前晃过,突然,他的手指停了下来,屏幕里的画面中心停留在一条搜索链接上。
那是德州市公安局的官网,链接下方有关于该链接的简介,内容竟是公安局官网亲自发布的关于平安巷凶杀案的现场照片、死者信息和案情简介。
正常情况下公安局鲜少将现下未破获的凶杀案件信息即时公布,他们向来所做的是不动声色地破案将凶手逮捕,然后告知广大群众危险已经消失,目的就是想让整桩凶杀案逐渐淡化、消失在人们视线中,尽可能减少犯罪案件在群众心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恐慌。
但如今先有关于“德州屠夫”的帖子把已经沉寂下来的陈年悬案公之于众,紧接其后便发生了平安巷凶杀案,已是人尽皆知,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公安局此刻不得不站出来用公开信息这种坚定决然的方式向人民表态对此案追查到底的决心,给大众百姓喂一颗强有力的定心丸。
此举一出立刻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切关注,页面下方紧跟着密密麻麻全是关于指责凶手、同情死者、鼓励甚至是各抒己见参与警方破案的帖子。
各个论坛、各个贴吧,凡是公共社交网络平台都在积极讨论此事,一时之间舆论热浪滔滔。
齐岭皱起眉头,搁下手中的马克杯,点开公安局官网,极其认真地浏览这些正常情况下绝不会被公布出来的内容。
死者名叫牛香莲,女,20岁,是酒吧一名长期性服务员,去年年底入职。
案发之日,三月十日晚上本该是由她当班,但她和同居的同事说有事调了个班,在当天下午五点半左右打扮出门后,便与亲朋好友失去了联系,直到次日凌晨四点四十五分尸体在平安巷被人发现。
三月十日当天从下午五点开始就下起了大雨,直到凌晨四点才停歇下来,各个渠道的天气预报和手机短信早有提示德州市近日连续暴雨,死者选择在这个时候出门约会,疑点重重。
现场照片,前三张背景是在一辆红色轿车车底,摄影师从车身两侧和前后方打光拍摄,每张照片的中央部分都是牛香莲的尸体。
她的尸体被轮胎和车体部分遮挡着,勉强能看出整体呈现扭曲变形的姿态,面朝下,黑色长发被雨淋湿贴在身上遮盖住了上身衣服的样式,下半身穿着一条包臀的牛仔裙,腿上穿着破烂不堪的肉色丝袜,全都已经被泥泞和血渍弄脏。
拍摄完这几个角度的照片之后,轿车便被人指挥着在尽量不破坏现场的情况下移开,周围也被警察保护隔离起来,牛香莲的尸体因此得以露出全貌。
牛香莲的脸上隐约可以看出有残留的劣质化妆品痕迹,但大部分已经被雨水冲刷干净,露出一张长相普通并且被雨水泡得有些肿胀的脸,面部表情平和但因为尸僵和肿胀的缘故看起来格外狰狞。
她的脸上遍布着一些细微的伤口,看痕迹,应该是尸体被车轮碾压带动时面部在地上摩擦造成的。除此之外手臂和大腿上也有类似伤痕。
她上半身穿着一件紧身的黑色吊带小背心,背心前面有银色亮片摆出的图案,长度只到肚脐上方,露出下方裂开一条宛如血盆大口般伤口的腹部。
伤口是由上至下纵向切割,一直蔓延至被背心遮盖的胸口处,掀开背心就能看见底下的森森肋骨。
雨水将血液冲淡辐射状扩散在她的四周,形成数个淡红色水洼。
地上有可能留下的痕迹都被昨晚那场暴雨破坏得一干二净,现场所能提供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
齐岭合上酸胀难忍的眼睛,抬手捏了捏眉心。
整个犯罪现场太干净了,干净得令人头皮发麻。
这种简洁的风格与三年前的“德州屠夫”非常相似,但这次似乎做得比以往更加利落。
难道真的是因为“德州屠夫”吸取了以前的犯罪经历,对行凶方式进行了改良吗?
连环杀人犯的犯罪模式向来固定,从喜好断肢截臂破坏性分尸转变成如今的技术性地掏空内脏,凶手的心理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又是什么让他产生了这样的变化?
正在齐岭隐约感觉到什么地方存在着异样的时候,电脑突然传来“嘀”的一声消息提示音,打破了他逐渐遥远的思绪。
“他出现了。”一枝花发出了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但他们二人都知道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如果确实是因为你的冲动行为赔上了这条人命的话。”齐岭对一枝花回复道:“希望你今后的夜晚都能睡得安稳。”
“我依旧认为只有法律才能惩治他们,只靠良心谴责起不了任何作用。”一枝花回道:“如果所有警察都跟你一个想法,世界上将罪犯横行。”
“你最好能尽早将他绳之以法。”齐岭冷冷道。
“他已经露出了狐狸尾巴。”一枝花见齐岭情绪不佳,聪明地选择对之前那个话题避而不谈,话锋一转道。
“他现在对那篇帖子有所回应,就证明我们分析的东西里必然有令他恐慌或者愤怒的关键点,要么我们说得很准,要么我们说得一点都不准。”
“而且这次的被害者是酒吧服务员,既然酒吧里有人成为他选中的猎物,就证明他必然曾经多次在那个酒吧出没。”
“像他这样的人,在酒吧里不可能没人注意到,只要到那间酒吧去调查一定能找到一些线索。”
“遗憾的是公安局并没有把被害者工作的酒吧公布出来。”
尽管齐岭因为之前的矛盾和一枝花的所作所为内心感觉十分不舒服,但毕竟事已至此且人命关天,破解凶杀案抓捕凶手才是重中之重。
一枝花已经率先转移了话题,他此刻再气愤也只能选择尽量收起个人情绪与一枝花一同分析案件,争取早日破案。
齐岭沉思片刻,他的思路顺着一枝花的话往下飞速前行,手头一边打字向一枝花补充道:“现在天气阴冷还下着大雨,被害者尸体上却只有一件极短的背心,显然不符合常理。”
“她出门的时候身上肯定还穿着一件外套,但是警察却没有在凶案现场发现那件外套。”
“外套很可能仍在凶手手里,或者遗落在抛尸路上的某个地方。根据凶手的性格,第二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枝花接道。
“那件外套究竟是什么样的外套。”这句话齐岭没有用问号,因为他知道一枝花也不可能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需要将这个问题点出来,作为两人思考的线索。
“凶手是被迫还是无意间留下它?”
“那就必须去找跟她同住的那名同事调查。”一枝花对齐岭道。“可我们对此事目前毫无头绪。”
“尽量查吧。”齐岭回复道。“我们不像公安局那样想得到什么信息就能得到什么信息。”
“我有一个主意。”一枝花思索了一会儿才把信息传了过来:“我想,我们可以尝试跟公安局合作。”
“能查案的只有警务相关人员。”齐岭毫不留情地打破一枝花的幻想。
“既然警察会看网络上的帖子,那他们就能收到我们的信息。”一枝花道:“如果他们需要我们,他们就会回应我们。”
“你想发帖?”齐岭非常清楚对方的想法,但他并不太赞同这种做法。
X留下的风波至今仍未平息,影响太大的事情往往最后都不会是好事。
“像之前那篇帖子一样,再发一篇对平安巷杀人案件的分析贴。”一枝花回复道。
“警察看到的同时,凶手也能看到。”齐岭眉头几乎皱出了一道深沟。
如果一枝花想发帖,他根本无从阻止,只能尽力规劝他放弃这个想法。不知为何,他的心里总能隐约感觉到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
“那就得赛跑了。赶着作案的人总比追着查案的人时间紧迫。”
一枝花的文字里充满了嘲讽,甚至隐约透出想利用下一个被害者的生命分散凶手抹杀证据的精力的意思,这种轻视生命的态度令齐岭心里更加不舒服。
一枝花这次并没理会齐岭的情绪,接着道:“如果凶手因为我们的分析和调查而放慢作案脚步,那不正是你所期待的吗?”
“本不必有这个和下一个受害者。”提及此事,反而激起了齐岭心中的火气,他不由得冷冷道:“别忘了是因为你的一意孤行才导致了现在的情况。”
“那上一个和上上个受害者,就可以不管不顾了吗?”一枝花反问道:“你告诉我,在你眼里,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
齐岭的手放在键盘上,他本想怒斥反驳一枝花,却半天都没能打出一个字来。
一直等到一枝花离线,他也还是没能回答上一枝花质问他的那两句话。
为了不多添受害者,就能放任连环杀人案凶手逍遥法外吗?
齐岭沉默着将头深深埋进两肘之间,感觉头疼欲裂。
风拍打着窗户发出剧烈的响声,窗外沙沙的大雨连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