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凌云志 ...
-
霞姐去前台拿感冒药,小刀在房间走来走去,翟知北烦的不行,“能不能不要再晃了。”
小刀凑到床边,“哥,你终于愿意搭理我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告诉我,我们一起解决啊。”
翟知北眼睁睁看着天花板,一声不吭。回想起昨晚南晨一脸厌恶的表情,心如刀割。
他自认不是一个轻浮孟浪的人,他对她也只有一点点的期待,不要把他当做路人甲,如此而已。
但是她回眸时的灿若繁星、流泪时的悲伤脆弱、低头时的噙笑温柔,在昨晚的幽暗中,酝酿成了一壶最烈的酒,让他情难自已。
翟知北开口,“小刀,我不想捆绑炒作了。”
“哥,咱们好不容易才拿到这部剧的男一号,捆绑营销可以提高你的知名度,如果《暗潮汹涌》热度和流量上去了,你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咱们以后就会有多一点的选择权。”
小刀坐在翟知北的床边,继续苦口婆心的劝道,“咱们这部戏还有四个月杀青了,明年年中就可以上映,捆绑满打满算也就一年时间。而且陆姐姐家境好,又长得好看,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对你有意思,咱们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
翟知北没有说话,却暗中做着决定。
年底了,不是总结就是规划,各项工作均迫在眉睫,南晨忙的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疲惫不堪,体重直线下降。
苏市对口帮扶的贵省T市工作正在协调推进中,南晨在年前需带队赴她对口的德县实地考察,签订扶贫协作协议。在历经一周的突击加班后,南晨带着苏市的5名局长赶赴德县。
G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地理环境特殊和气候条件恶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属真正的“穷山恶水”。德县,更是重中之重,是G省2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被称为“深度贫困村”。
车子从T市沿着盘山公路往德县行驶,到了德县境内,车子已无法行进。南晨等6人,还有T市陪同的8人,步行往德县走。
山路崎岖,刚下过雨的路面,满目泥泞,冬日寒风凛冽,山路边有几座零星的屋舍,泥土堆砌,肉眼可见的一贫如洗。
一个小时后,除了南晨步履轻快的走在前面,一个个都气喘吁吁,筋疲力竭。
T市的市长感慨,“你们南市长,看起来养尊处优,没想到是女中翘楚,真是佩服!”
苏市的一位局长回应道,“我们南市长在西藏挂职的事迹,那可是全省的典范!”
“哦?你们南市长看起来很年轻啊,还去西藏挂职过?”
“全市符合条件的不多,不是有事走不开,就是身体素质不达标,我们南市长是少数符合条件的几名领导干部之一。吃苦耐劳,能文能武,天生丽质,又出身名门,和她一对比,我们简直就是凡夫俗子。”
有了聊天的话题,大家都开始参与其中,剩下的路也不觉得艰难了。
又步行了两个小时才到德县县城。
德县县城看起来就比一般的镇稍微大了些,家家户户门口是耸入云端的和尚岩,往远处看,满面荒芜,寸草不生。
T市的市长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进来不容易,出去更不容易。这些年,来的挂职干部,都陆续离开了,愿意留在这里的,都是当地居民,服务意识差,相互内讧,扯皮打架经常发生。”
晚餐在德县的政府食堂,每人面前放了两个硬邦邦的馒头,一盘子看不出品种的素菜,还有几块肉。
没人能咽的下去,太穷了,想摘下贫困的帽子不是一丁点的困难。苏市财大气粗的领导干部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坐在那,低头不语。
晚上,南晨他们住在德县的政府招待所。稍作休息后,南晨带着苏市的几名处级干部漫步在德县的主要干道上。说是主要干道,只不过一条四米宽的石子路面。
路灯忽明忽暗。南晨问,“各位局长,经过这次实地考察,可有什么想法?”
农业农村局的王局长,低头看着已经看不出颜色的鞋子,满是淤泥的裤子,长叹一声,“南市长,这块硬骨头不是一般的难啃啊。”
交通运输局的谈局长,是一个平时特别注意形象的人,经过今天的一番折腾,发型乱起八糟,早没之前的考究,“南市长,这问题,咱们一时半会儿还真难解决。”
南晨深深的望了他们一眼,“还记得旧社会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咱们要看着这里一直穷下去?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必须做,而且一定能做好。”
他们面前的南晨,脸色憔悴不已,白色的羽绒服沾满了泥泞,然而目光坚定,光彩夺人。
财政局张局长理解南晨的想法,这是硬性指标,在困难面前根本没有退缩的余地,开口道,“各位局长,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咱们分阶段实施就行。”
南晨赞同的看着他,对几名局长说,“你们回去研究下各自分管领域能解决的问题,年前将初步方案拿出来。如果有困难,直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