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抓螃蟹去了 ...

  •   去捡果子期间,几个竹筒里的水都开了,这也算是唯一的慰藉了吧。
      林桉报复性喝了三大筒。
      柴也不多了,又需要去捡一些柴,晚上如何保持火堆不灭也是个难题。
      从来没想过生存居然是这么难的事情。
      趁着现在天还没完全黑透,将今天找生火材料时候顺便割的一些树藤拿出来做一个上下树的简易梯子好了。
      半夜上下树加柴如果摔一下,这里也不可能有医生吧。
      林桉太烦了。
      尤其是两天几乎没吃任何东西。
      饥饿的时候更容易暴躁度拉满。
      那种节目里,看看叶子就可以知道是什么作物的技能,她原本还特意记住了几种,但是来了这边之后就发现,光她自以为最熟悉的那种叶片,她就不断发现了五六种,这里难道是什么找不同的植物园吗?
      一一挖出来看根茎倒是可以,但那也太浪费时间了,她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个体力和时间去浪费,必须先摘一些果子这种肯定可以吃到嘴里的。
      林桉先选出最长的四根,直接扔过第一个Y型枝,用昨天晚上的方法先爬到树上去。
      然后坐在树上,先拿出最结实的两根,以中心点为准,围绕Y型枝打一个结,然后像糖葫芦一样,把四个短条拢在一起,每四五十厘米打一个结,这样就可以踩着结一步步上树。
      另外两根也一样系在第二个Y型枝上面,打结处可以用来抓住,这样比昨晚直接手抓树藤要省力太多了,徒手抓也很容易没力,被摩擦出伤。
      砍树做木梯当然是最方便的,但是目前林桉手里没什么工具都没有,砍树对她来说太难了。
      要暴富,先砍树。
      果不其然啊!
      顺着做好的树藤梯子下去,到最后一节的时候还故意跳了跳,看看承重行不行,整体说来,除了有些摇摇晃晃,比昨晚上去要简单很多了。
      林桉满意地在火边坐下。
      这可是节目中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招数,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就地取材,她可真是个机灵的小天才!
      一阵奇异的香味突然飘了过来,林桉咽了咽口水。
      太想回家了,这才两天,她想念家里的一起吃的。穿到这边的前一天,她刚买了火锅底料,准备这周五晚上下班了去买点菜,在家里煮个小火锅吃吃,她新买的烧烤火锅两用锅刚到,都还没来得及拆封。
      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打开它。
      那股香味变得更明显了,随着加柴火势变大愈演愈烈,几乎把林桉包围了。
      就在这时,林桉突然想起来她随手扔在火里的果子。
      连忙用树枝扒拉出来,用树枝轻轻一戳就能见到,那个棕色的壳凹进去一个小窝,它软了!
      林桉用树枝拨开胡萝卜属性的棕色壳,露出里面白色的果肉,有淡淡的清香随着热气弥漫开来。
      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林桉直接咬了一口,果肉也是柔软的,不知道火烧之前是软是硬,吃起来有点弹牙,有点像椰肉,但是比椰肉甜多了。
      铁壳果差不多只有椰子三分之一大小,但林桉两天都没吃任何东西了,所以还是吃了三四个才停手。
      剩下的可以留到明天早上当早饭。
      林桉吃饱之后又在火势可见的范围捡了会柴,就爬上树躺着了,依旧和昨天一样的睡姿。
      昨晚的目标是生火,烧水,抓鱼,铺床,结果只完成了前两项,不过好歹上下树的梯子做好了......
      【第三天】
      这天晚上林桉是几乎没睡着的,因为担心火灭,半夜几乎是每二十分钟就醒一次。
      现在醒来,整个人都是木木的,没有直射的阳光,但是白天的亮度也让林桉觉得刺眼,生理性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还好火依然燃烧着。
      想起之前节目中,很少有人自己独自撑到最后。而且有一集有个大佬,伙伴白天就躺着什么也不干,晚上因为不适应睡不着被迫守夜,大佬也不嫌弃,后面伙伴退出没几天,大佬也推出了。
      林桉当时还觉得挺奇怪,以为大佬肯定可以坚持到最后,现在算是明白了,守夜太难熬了。
      今天早上先吃昨天没吃完的果子,补充一点糖分。
      林桉像猴子一样从树上爬下来,一边加柴、啃果子一边在脑中列着今天的任务。
      去小溪边洗个脸,顺便抓抓螃蟹,回来的路上再捡一波柴火。柴烧起来也太快了。然后下午去割些树藤,加固一下床和房顶,防雨必须提上日程了。
      火势稳定后,她就出发去溪边了。
      抓螃蟹和钓龙虾都是一个类型,不能急。钓龙虾时,看到线动了,就要特别慢地将龙虾提出水面,龙虾实在不聪明,只要你够慢,它会一直夹在诱饵上面进食,出水面了没感觉。
      抓螃蟹也是一样。慢慢地翻开石头,这样水不会浑,螃蟹也好像没有任何知觉,仍然呆在那里一动不动。
      林桉小时候经常去外婆家过暑假,一吃完中饭就自己提着一个桶,去后山的湖边钓龙虾,或者去门口小溪边抓螃蟹,那条小溪有一节流速特别缓慢,有一个小水潭,石头也很多,螃蟹特别好抓,经常徒手一下午抓一盆。
      抓螃蟹还好,钓龙虾常常一下午就把她晒得黢黑,她也乐此不疲。抓到之后她带回家,但她吃的也很少,主要还是更喜欢抓的过程。
      可惜后来后山湖泊中龙虾越来越少,小溪也渐渐干涸了,再后来,她读高中去大学之后,暑假更是基本没回去过了。
      人的记忆很奇怪,好像很多本书一样。有的落了灰,你以为你忘记了,但是偶尔想起来,画面还是非常清晰,就像林桉记得后山大太阳的灼热,也记得小水潭的凉爽,记得被螃蟹龙虾夹到的痛楚,也记得把它们扔到桶中的喜悦。
      但童年的快乐确实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总是件令人悲伤的事情。
      林桉没有太多时间去悲伤,因为她缺少蛋白质的摄入......
      溪水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澈,林桉痛痛快快地洗了个脸,按照童年记忆开始慢慢地搬开一块快石块。
      水流快的地方一般很少有螃蟹,那种石头紧紧地沉在沙里土里的,下面一般也没有,螃蟹也需要呼吸的,最有可能的都是那种石头边缘比较翘起来,一看和地面就有空隙的那种。
      慢慢地,童年时抓螃蟹的技巧们一个个回到她脑中。
      不一会林桉就找到了一个小可爱,她先用右手按住它的壳,不让它逃跑,然后用左手从螃蟹上方捏住壳的两端,这样她就不会被夹到。
      一抓到这个螃蟹,林桉立马给它把背壳掀开,当初处理掉,扔到自己带来装水的竹筒中。
      之前看节目的时候,有的嘉宾会抓到鱼之后特意给镜头看,然后一不留神那鱼就又溜掉了,虽然为了拍摄也情有可原吧,但是林桉还是觉得太蠢了。
      难道鱼死了之后就看不出来是条鱼了吗?
      林桉又继续抓到了好几只,感觉差不多够今天吃了就停手了。
      中间有一只比较机灵,一掀开石头就像逃跑。林桉童年的肌肉记忆还没完全复原,下意识直接用手去捏,结果被夹住了,还好只是个小螃蟹,力气不大,没有破皮流血。
      被螃蟹夹住之后,直接硬掰开是很难的,放到水里它就会自动松开想逃,然后这时候可以小心地按住它的背,它就只能乖乖进入竹筒中了。
      抓完螃蟹,林桉没有急着回去烤,从溪边摘了些叶子卷起来当刷子,把螃蟹一顿洗刷。
      因为水中都还是挺脏的,螃蟹上面也很容易有寄生虫之类的,虽然火的高温会消毒,直接吃掉总让林桉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不过可能是因为溪水很干净的原因,螃蟹也都挺干净的。
      也没有看到什么寄生虫再钳子肚皮上爬来爬去。
      拎着灌满溪水和螃蟹的竹筒,林桉回到了火边。
      在溪水中呆了太久,火差一点都要灭了,连忙一顿抢救。
      火折子太需要了,下午就先做出来!
      林桉纠结了半天决定还是直接用小树枝串着螃蟹烤了吃,放竹筒里面煮螃蟹汤好像更容易饱,但是她担心没有盐会腥,她吃不下去,那就浪费了。
      如果有油就好了,整个炸过的螃蟹,金黄油亮,吃起来嘎吱嘎吱,又脆又香,想想她就要流口水了。
      曾经一大碗炸螃蟹摆在她面前,她只挑小的吃,现在,她能直接干完一整盆。
      还是太年少了。
      烤螃蟹的这段时间,林桉强迫自己没闲着,去不远处割一些树藤,准备晚上加固一下床,不过只割了几根就立马跑回来了。
      得来不易的螃蟹,如果因为烤太久直接黑成焦炭不能吃,那她可没处说理去。
      林桉用竹筒里得水洗了洗手,决定明天再砍几个竹筒装水,饭前洗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螃蟹已经彻底烤熟了,外面经过烟熏火燎,还是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黑色印记,但也没有影响食欲到难以下咽的地步。
      先吃中间比较柔软的地方,有种浓浓的火味,使腥味倒没那么明显了。
      钳子和腿吃起来比较费力,腿嚼起来嘎吱响,钳子直接嚼有些嚼不动,林桉一度觉得自己嚼的可能是自己的牙齿。
      所以她选择用小石头砸开钳子直接吃里面的肉。
      ***
      直播间。
      【看她吃的还挺香的】
      【我也想吃】
      【+1】
      【我就吃一口,一口一整个】
      【这么小的螃蟹能吃饱吗?我家都是超级海王蟹,小腿都比她这个粗】
      【知道你有钱行了吧,能不能闭嘴?别在这秀优越感】
      【吵什么吵,烦不烦?】
      直播间从平和地讨论吃螃蟹又瞬间吵得不可开交。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