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11章 ...


  •   魏楚醒来时,发现自己在马车里,她的手脚被缚,嘴被堵上,马车颠簸,她身体的重心不稳,绑架她的人是从背后袭击,没看清楚脸。

      马车窗帘放下,她从缝隙朝外看,两旁街道行人,马车没有出镇。

      如果马车出了镇子,她想逃脱就难了。

      手脚被绑缚,口中塞着布,不能喊叫,魏楚移动身体靠近马车窗边,试图用身体撞车壁,怎奈身轻力小,撞疼了肩膀,经过的路人没发现马车里的异样。

      她抬起被绑住的双腿,用力踹车壁,马匹跑得快,车里有响动,被马蹄声盖过去。

      她从一侧布帘缝隙吃力地朝外看,街道旁一家门脸眼熟的成衣铺子,发现马车朝北门方向行驶,过了这条街,前方就是北门了。

      正当魏楚绝望之际,听见街前方传来马蹄声,许多人骑马经过。

      她用头把蓝花布帘蹭开,头抵在窗棂上,朝外喊,堵着嘴,呜呜发不出声音,骑着一匹棕红马的白衣男子经过时,听见马车里发出细微异样的声音,警觉地侧过头看去。

      看见一双乌黑溜圆的大眼睛,正盯着他,求助的目光。

      喊了一声,“拦住马车。”

      劫持魏楚赶车的壮汉心虚,听见喊声,跳车就逃走,被白衣公子的家丁捉住。

      马车门帘掀开,一道阳光照入,清隽的脸,阳光下白衣耀眼。

      甘凤清认出来,“是你。”

      魏楚呜呜两声,甘凤清把她堵住嘴的布抽出去,动手解开她身上的绳索。

      魏楚的手腕被绳索勒出两道红印记,揉着手腕,“多谢甘公子搭救。”

      下车后,再次拜谢,“甘公子两次救命之恩,小女子终身不忘。”

      “我既然赶上了,也是顺手救下你。”

      甘凤清不以为意。

      劫持魏楚的汉子被押了过来,魏楚一看,这人眼熟,乔装打扮成车夫,说;“这人和上次斩首的劫匪是一伙的。”

      当时此人也在法场,侥幸逃脱了,回头来找魏楚寻仇。

      甘凤清命令家丁护院,说;“把这个劫匪送官府衙门。”

      魏楚这次有惊无险,也是命不该绝,若真被残暴的匪徒劫持了去,死了倒也干净,受尽凌辱,求生不得求死难,想想都后怕。

      甘凤清似乎有要紧事,吩咐一个家仆,“送胡娘子回去。”

      魏楚又拜别,牢牢记住了这位仗义的甘公子。

      春雁和三娘到处找不到魏楚,看见马路上掉落的两包草药,顿时慌了,惊动了街坊邻居,大家伙正要去官府衙门报案时,一辆马车驶来。

      停在豆腐坊门口,魏楚下来,三娘看见,大喜过望,“胡娘子,发生什么事了,你再不回来,我们就报官府了。”

      “胡娘子,急死我们了。”

      街坊邻居围上来。

      魏楚对大家说;“谢谢婶子大娘们关心,上次逃脱的匪徒劫持我,半路被甘公子带人救下,匪徒已经抓住送官府了。”

      妇人们七嘴八舌,“甘公子可真是个大好人,胡娘子福大命大。”

      这时,韩举带着衙役赶来,看见魏楚,说:“妹子你没事吧?”

      “我没事,大哥,甘公子路过遇见救下我。”

      韩举说:“甘公子仗义疏财,每年青黄不接时,都为百姓施粥,两次助官府拿下劫匪,保一方平安。”

      虚惊一场,看魏楚没事,街坊邻居纷纷散了。

      韩举嘱咐道;“妹子你出门小心。”

      魏楚说;“我知道了,大哥。”

      韩举带人回衙门了。

      秋雁又去买了药材。

      傍晚,林和丁乙拉了一车黄豆回来。

      北地一入秋,各家各户储存菜,以备过冬。

      林生从菜市场拉了一车白菜,买了两捆大葱,秋雁把白菜和大葱码在院子里晾晒,林生收拾后院的地窖,天冷了放地窖里储存,一冬天吃。

      地窖是原来住的东家挖的,砖砌的,放下梯子,上面扣上盖子,有几米深,冬季寒冷,大雪覆盖,菜窖里冬暖夏凉。

      魏楚看着新鲜,她原来不知道北地冬季菜是放入地窖里储存,伯府和王府别院冬季都是吃新鲜菜,至于冬季天寒地里不产菜,她头一次听说。

      后院的小菜园,一夏天种菜,够几个人平常吃,菜园都是林生侍弄。

      前院明年开春魏楚计划种花草。

      同三娘说了,三娘说;“还是妹子有情趣,没事侍弄花草,看着心情好。”

      心里却说,白瞎了这一片地,如果种菜,几口人都吃不了,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

      胡娘子有些败家,三娘看不惯。

      天冷了,魏楚想在屋里养两盆花草。

      同三娘去集市买盆栽。

      集市上,花农在地上摆着几盆金橘树,石榴树,刚长出嫩芽。

      三娘子说;“以后你成亲了,这石榴和金橘放在屋里,旺子嗣。”

      五六盆金桔和石榴,魏楚指着说;“这几盆我都要了。”

      三娘子说;“买一盆放屋里,买这么多作甚?”

      “一盆万一养不活,我多买几盆,总能有一盆养活的。”

      三娘子又在心里说了句,败家婆家。

      几盆花魏楚全包了,花农给送家去。

      今日是赶集日,镇上大集,附近十里八乡的都赶来买自产的菜,还有山货,蘑菇、野菜、野果、山鸡、野兔。

      魏楚想买蘑菇和野菜,被三娘子拉住,“附近的山上遍地都是,那天我带你去采蘑菇野菜。”

      有一个像富户人家管事的男人在和菜贩议价,车上放了两盆花,刚买的,魏楚见过他。

      这人是甘公子家下管事的,主动打招呼,“大伯,你也来买花。”

      赵管事认出魏楚,“这不是胡娘子吗?我家公子说让老奴买两盆花,老奴不懂花花草草的,随便买了两盆。”

      寒暄两句,赵管事买别的去了。

      几场秋雨过后,山上的野菜肥美,大姑娘小媳妇成帮结伙上山挖野菜,采蘑菇。

      三娘子叫上魏楚,魏楚不指望有什么收获,跟大家上山玩。

      榆关镇周边群山环绕,出了镇子往北山去,镇上的姑娘媳妇经常上山采摘山货,脚力好,秋雁和三娘等魏楚。

      三个人落在后面,边说话边往山上爬。

      三娘子走一段山路,便停下等魏楚和秋雁,站在半山腰,指着山下说;“快看,军队。”

      魏楚扶着腰,回身朝下望。

      山脚下路过的军队,绵延不绝,三娘子说:“听说这是梁王的军队,开拔到北边,北边是梁王的大本营。”

      魏楚搭着手,站在山坡上朝下看,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心想,狡兔三窟,北方是梁王的地盘,暗中经营多年。

      梁王是先皇最小的弟弟,新皇的叔父,在朝中权势熏天,现在中原四分五裂,各地纷纷起兵。

      梁王的兵马远离战火中心,退回北地,按兵不动,保存实力。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山上雨后树林中冒出的蘑菇肥厚,魏楚跟三娘学着辨别有毒和无毒的蘑菇,认识山野菜。

      晚饭秋雁用山上割的水芹菜包了芹菜猪肉馅的水饺,又凉拌一盘荠菜,撒上芝麻油,小葱拌豆腐,鲜蘑菇炖了一盆鸡,山上采的小根蒜,后园摘了把小葱,打了一碗鸡蛋酱,蘸酱菜,还有一大碗猪头肉。

      魏楚吃完,坐在窗下看书,窗台上几盆金橘和石榴,院子里栽种了一棵杏树。

      韩举和林生丁乙还有一个衙役廖五,四个人在院子里喝酒。

      谈论着叛军围攻京城,京城攻陷。

      叛军攻入皇宫,刚登基不久的小皇帝在摘星楼自焚了。

      这日,豆腐坊来了两个从京城过来的商人,谈论起京城的局势。

      魏楚仔细听,各地军队前往京师勤王为名,争夺皇位,天下大乱,周边异族凸起,趁势在边镇劫掠,边关狼烟四起。

      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唯北地百姓安居乐业,安享太平。

      榆关镇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历朝历代派重兵把守,关隘驻扎重兵,是朝廷梁王的兵马,在举国分崩离析梁王的兵马没有受战火殃及。

      魏楚觉得她当初决定来北地看来是对了,兵荒马乱,榆关镇繁华,天南海北的客商,往北去过边境,与北夷做生意,都要经过此地。

      忽听一个商人说;“京城被叛军围困之时,梁王李业正好在江南扬州,赶回京城救驾时,京城已被叛军攻陷,退守北地。”

      魏楚手里拿着木勺,啪嗒失手掉落地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11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