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番外二 端午节 ...

  •   北国似乎是没有春天的,消寒图才画完,夹衣穿上身不过几日工夫就该换单衣了。
      转眼,就是端午了。
      往年的端午都是在江南老宅过的,这一年皇帝忽然兴起,邀桂子和夏未央上京过节。端午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桂子虽然听少爷说过,但也不是很明白,只晓得年幼时在家里,这一天兴许可以分到一口半口家人吃剩下的粽子和五毒饼。弟弟有娘亲手绣的五毒肚兜和五彩线,桂子当然是没有的。
      后来进了夏家,端午就变得丰富起来了。他已经不是孩子,肚兜自然还是没有的,但是每个端午的早上也会有下人在他的门口插上一束艾蒿,上头挂着一根五彩线,桂子便将它解下来小心翼翼的系在手腕上。夏老爷说,他老家风俗,五彩线要在端午后第一个下雨天丢在水塘里,叫做弃灾,但是桂子从来舍不得。
      这一天的餐桌上一定会有粽子和鸭蛋,还有雄黄酒。桂子平日都是在自己房里吃饭,这时候也会出来在院子里坐一坐,遥遥的对着夏家主屋举一举杯,饮下那泛着淡淡杏黄色的,其实颇有几分苦涩的酒。
      这时候的少爷,总是穿着奶娘绣的五毒肚兜,衣扣上挂一个五彩丝线编的网,网里头拢着一枚鸭蛋。那时候少爷年纪小还喝不得酒,就由大人用筷子头蘸一点在他额头点一点。
      桂子依稀记得,小小的少爷在他居住的小院门外探出头来,笑着向他招招手。桂子走过去,少爷就踮起脚尖将手里网着五色丝线的鸭蛋递给他。那漂亮的额头上点着一个淡黄色的小点,脸颊上有一个小小的笑靥。
      少爷长大后那个笑靥就消失了。少爷长大后也再没有与桂子分享过端午节的鸭蛋。
      “在想什么?”暖暖的温度轻轻靠过来,将桂子裹住。桂子就是不看也晓得,是他的少爷。
      “在想……往年的端午,似乎没有那么隆重呢。”桂子仰起头,轻轻靠在少爷肩上,唇角微微的勾了起来。
      “皇家气派,自然与民间不同。明日郊外还有龙舟竞渡,可要去看看?”夏未央伸手将桂子圈进怀里。傻桂子,脸上那么明显的落寞,是想起什么不开心的事了么。
      桂子点点头,又摇摇头。
      夏未央忽的笑了:“到底是要还是不要?又点头又摇头的。”
      桂子拿手指卷着夏未央垂落的发,摇摇头:“这些天太热,明天想必人也多,桂子不喜欢。”少爷从来喜静,赛龙舟也太喧闹了些,恐怕是不会喜欢的吧。
      “是桂子不喜欢,还是桂子怕我不喜欢?”夏未央将桂子揉进怀里,紧紧的紧紧的抱着,说话间声音微微的有些抖。
      桂子桂子,你叫我怎么疼你才好?
      桂子垂下头:“桂子是真的不喜欢。还是在宫里吧,老爷说,还会放焰火呢。桂子还不曾见过。”
      夏未央将脸埋进桂子肩窝,胡乱点一点头。
      端午这一天桂子到底是没出宫。一大早就不见了少爷的影子,桂子急急的要去找,却被一个内官挡了下来,说夏公子吩咐的,要桂公子在屋里等着。
      桂子等了半日,外头人声都喧嚷起来了,少爷才出现。
      夏未央双手背在身后,笑着立在桂子面前,要桂子将眼睛闭上。
      桂子心里疑惑,但是少爷的话他从来都是听的,便乖乖的将眼睛闭了起来。
      “可以睁开眼睛了。”夏未央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还有些微的期待。
      桂子睁开眼,就看到一串儿五彩的小玩意儿在眼前晃着,拿着它的,是少爷雪白的手。
      “啊,少爷,你的手……”桂子将夏未央的手拢进掌心,细细放在眼前看,五指尖尖上密密的有好些针眼,透着淡淡的红。
      夏未央将展开的五指一收,无奈的笑道:“桂子,我要你看的可不是我的手。”
      桂子这才看清,那一串红红绿绿的小东西,原来是端午葫芦。中原风俗,端午这一天孩子们不仅要系五彩线,做娘的还要给孩子缝些小老虎,里头填上艾草,叫做艾虎,说是小孩子戴了艾虎可以一整年都不生病的。还有缝做果实样的小鱼儿样的,都是一个意思,但是就不叫艾虎,叫做葫芦了。
      这串葫芦缝的其实不好,原本大概是要做个宝相花模样的,但是缝的有些歪了,一边大一边小的,十分不像样。
      但是桂子却红了眼。他晓得,这串葫芦,必是少爷亲手缝的,那以前从未拿过针线的指头还印着血呢。
      桂子紧紧的将葫芦攥在手里,又怕捏坏了,手松一松,细细的拿指尖摩挲那缝的并不十分整齐的针脚,话,却是一句也说不出。
      “我手苯,桂子可不许嫌弃。”夏未央轻轻在桂子耳边说。昨夜不知怎的就想起年幼时,每一年的端午自己都是全身披挂,五彩线,无毒肚兜,彩网的鸭蛋,艾虎,还有爹亲手点上的雄黄酒。其实那模样是有几分好笑的,但是当时自己当真好得意。彼时不懂事,见到桂子什么也不曾带着,便觉得他可怜,总将自己的鸭蛋与桂子分着吃,看到那个大哥哥素来忧愁的脸上露出微笑,自己心里也会由衷的开心起来。
      不晓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再不曾于端午去寻过桂子了。大约是从学会念九章天问开始吧。
      所谓学问,当真误人呢。
      梦里头似乎又看到桂子含愁的眼。纵是已经心意相通的如今,桂子似乎也不敢放肆的愉悦,开心的时候也总留着几分小心翼翼。夏未央晓得这都是自己害的,纵然不是有意,还是愧疚得很。
      忽然就生出个念头,要给桂子缝一个艾虎。桂子恐怕还不曾得到过罢。
      但是跟着宫里的绣女学了好几个时辰,到底也没把艾虎绣出个样子,没法子,只好改做简单些的葫芦。
      可惜忙活了这么许久,辛苦缝出来的东西,就是夏未央自己,也觉得十分看不上眼。
      倒是桂子,将这串不像样的葫芦当做宝贝,小心的贴身藏着。
      大约是夏老爷的意思,端午节不能没有龙舟。皇宫里有个人工挖出来的小湖,有个名字叫映山,其实十分没有道理的。小小的一汪子水,旁边倒是有座假山,玲珑的太湖石堆叠起来的,瘦,皱,透,漏,四个奇处也占了三个,就是块头大了些,瘦上有些欠缺。但怎么说,也称不上山的,就像映山湖其实也称不上湖一般。
      但就是这么个小水塘,居然就浮上数叶龙舟,像模像样的赛起来。小小的龙舟和小山小湖倒是相配的很,个子高些的男子就坐不进去,赛龙舟的都是秀女,穿红着绿的,发鬓上簪着锦缎缝的小玩意儿,腰里系着五彩的丝绦,风一吹就漫天的飞舞,倒也十分好看。
      夏未央带着桂子来到假山旁的亭子里坐定,趁着皇帝还在朝上先睹为快。桂子头一次看到赛龙舟的样子,十分高兴,脸映着五月里的阳光微微的有些发红。
      夏未央看了一眼桂子,目光居然就挪不开了。
      桂子今儿个穿了一身淡青的衣裳,十分素的,只在衣领上有窄窄一道鹅黄的绣花。桂子从来不在意自己的衣裳,也不曾戴过环佩,说是君子比德于玉,桂子大字不识一箩筐,自然称不上君子,也就不用佩玉了。
      夏未央依稀记得,这一句似乎自己什么时候说过,桂子居然就记住了。
      但就是这么朴素到几乎简陋的一身衣裳,穿在桂子身上,夏未央就觉得没有谁比得上他这般好看了。
      桂子不曾发觉少爷近乎痴迷的目光,一味的贪看那热闹的龙舟。大约真是喜欢,桂子这会儿倒十分少见的不只想着他的少爷了。瞧见一叶龙舟后来居上,桂子拍起手来,眉梢眼角满满的都是欣喜,像个小孩子般。
      夏未央也笑起来,抽空看一眼湖面,也拍一拍手叫声好。
      桂子已经坐不住了,立起身走到湖边。船上的秀女难得恣意玩乐一回,自然十分卖力,一时间红翠交错,锣鼓喧天。
      “桂子,明年的端午,就在家过罢?也看一看真正的龙舟。”夏未央笑着说。
      桂子回过头,向着他粲然一笑,眼睛闪闪的好像揉进了五月的阳光一样。还来不及回答,远远的有人曼声说皇上驾到,回头一看,果然是皇帝下了朝,与夏老爷相携着过来了。
      皇帝遣退了内官,说:“今天就咱们一家人好好聚聚,不要那么多人瞧着了。”又叫宫人只管自己去寻乐,观龙舟也好,呼朋聚友也好,不必拘束。
      向来严正的帝王,还是头一次破了规矩呢。
      宫女端上来几盒粽子,都是系着五色丝线的,每一个只有鸡蛋大小玲珑的很,与宫外又是不同。皇帝亲自剥了一个送进夏老爷口中,夏老爷嘴里说着没正经,但是眼角的笑意遮都遮不住。
      夏未央偷眼看桂子,发觉桂子正好也在偷偷看他,对上夏未央含着笑意的目光,红着脸匆匆把脸别过去,那耳朵对着他。
      耳根也是红的。
      夏未央挑了一个火腿的剥开,递到桂子嘴边。桂子红着脸就是不张嘴,眼睛看一下夏未央,再看一下皇帝和夏老爷。
      夏未央干脆自己咬一口粽子,抬起桂子的下巴就嘴儿对着嘴儿渡了过去。
      桂子的脸自然更红了。
      “明明是咸馅儿的不是?怎么这般甜,难不成是御厨错放了糖?”夏未央故作正经道。但是嘴角果然还是收不住的扬了起来。
      桂子已经不敢抬头了。
      那边皇帝还来凑热闹:“是么?那得好好儿的问问。”又向夏老爷道:“刚刚的豆沙的呢?总不会是咸的罢。”皇帝从来不苟言笑,说起玩笑话来也像是真的,四下偷偷留意这边动静的宫人都为御厨捏一把汗,也只有夏老爷还笑得起来。
      “甜得很。怎么不甜?”夏老爷那手巾揩揩脸,装作脸上的红是擦出来的,“天真热呢。桂子也觉着热了罢?脸这么红。”
      桂子眼睛一会儿看看湖面,一会儿瞧瞧假山,就是不敢看人。
      夏未央心疼了。他的桂子,只有自己可以欺负,其他人,就算是皇帝,就算是父亲,也不许。使个眼色过去,那二人都抿嘴笑起来。
      真真为老不尊。
      胡乱扯了个借口夏未央就拉着桂子回院去,桂子低着头,任他拉着,一句话也不说。眼看就要到院门口,桂子忽然挣脱了夏未央的手,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匆匆的转个弯向外头跑去。
      夏未央倚在门边瞧着他远去的背影,眼睛都眯成了缝。
      一会儿桂子回来了,手里端着个盘子,盘子里,放着几个大大的粽子,细细的麻绳捆着。故乡的习惯,用麻绳系的,便是肉馅儿的了。
      夏未央笑了起来。
      粽子虽是南北皆有,却总有些许不同。北地什么都硕大,偏生就是这粽子包的小,明明口味咸,却爱用红枣蜜豆。南地正相反,什么都玲珑偏生这粽子个个都有海碗大,平素就是炒青菜也要放糖的,粽子里却填上火腿鲜肉。北人嫌南方粽子全是肉,腻味;南人嫌北地粽子只有米,寡淡。
      倒真真有意思。
      这些年北地也吃得到肉粽,但到底不对味,就是御厨做的也满不是那么回事儿。夏未央抱怨过几次,御厨改来改去还是不满意。
      桂子听在耳朵里,记在心尖儿上。
      夏未央觉得,这全天下就没有比这粽子更美味的吃食了。满口浓香,哪里是什么米什么肉,分明是桂子一片真心呢。
      夏未央抖着手剥一个,自己咬一口,又喂桂子一口。一枚粽子,吃了有半个时辰。
      明明是咸馅儿的,但是吃到嘴里,却有甜如蜜甘如醴,还带着些许酒香。
      这大约是只有情人,才尝得出的味道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