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初朝 ...

  •   与梁伯贤通宵会议后,慕鸾眼看礼部送着朝服来时,眼皮嘴角以至太阳穴全都忍不住抽搐。

      「殿下,请把手抬高。」祠部司的宫女说。

      慕鸾再次叹了口气,乖乖地抬起了双臂,任由宫女摆佈。

      直到踏进第一次的朝殿上,慕鸾的脑海仍是一片空白的,觉得还在梦中,直到在门口见到周宇,才意识到,自已真的要踏入了朝堂之上了。然后又看到今朝才怱怱回家换完朝服又赶回来、顶着黑眼圈、忍住打吹欠的梁伯贤,不禁朝对方轻笑了一下。

      入了朝殿,慕鸾突然不知道自己该站哪,而大家也明显没料到太子竟然会上朝!但是不管怎样,还是指示了朝上右边最前的位置,太子感激地点了点头,站到了这当眼的根不站不住脚的位置。

      而不其然地,慕鸾瞥到就在他的正后方的阴暗处,站着那一位银面宿卫,慕鸾朝他眨了眨眼,竟觉得有点安心,这时,皇帝上朝了。

      「圣上安康。」众臣行礼。

      「平身……嗯?」慕则天看到了那不讨好的儿子竟然上朝了:「太子来上朝了?」

      「禀父皇,儿臣回来后休息了一天,已经足够了。」太子回答得中规中举。

      皇帝又瞥了他一眼,没再理会他,于是会朝开始,大臣开始陆续禀奏。

      慕鸾一边听着,有宫中膳食的,有后宫供奉的,有接下来皇室马球比赛的,这些锁事也谈了近一个半时辰,慕鸾心道:「果然政府官都是花时间在这些无聊事上多于国家大事。」

      后来,终于有些正事了,就是南方田税制之事,因为南方农业发达,所以户部高升有此提议,就是提高南方一带的农地税收,以填国库,加上北方战事紧张,补充国库亦有原因。

      有大臣和议,说南方暴富户渐多,不止是农地,商税亦应如是;有大臣反对,认为加税会造成南方农民和富商反对,重点是,南镇军亦会受到牵连,这是一个又有兵权,又有财势的家族呀。正因如此,京城开始棹忌起来。

      这时,一位年轻臣子站了出来:「微臣认为,可先往南方一带实察,对其实际经济有确切了解才作下一步讨论,毕竟,我们现在连南方此刻有多少富商及其背景也不清楚,不能贸然说加税就加,加多少?如何加?还需待了解过后才能决定。」

      慕鸾一看,是寿宴上那位献上龙骨剑的年轻臣子。

      另一位大臣说:「李侍中大人说得对,此事需要从长计议,南方诸候较多,要令他们心廿情愿被纳税,一定要有一个合情理、让人心服的理由。」

      李侍中说:「圣上,如今南方一早平定战乱,但南镇军仍有实际兵权,若南镇军站在南方富商那边的话,恐怕对京城不利。」

      这说中了皇帝心中的恐忧,是的,一个有军权的家族,若有地方富豪支持,那会变成一个很可怕的内忧。皇帝点了点头:「嗯,李卿说的非常有理,那麽,李卿替朕去南方探探实情,三个月后回京禀报。」

      「臣领命。」李侍中说。

      「父皇!」七皇子站了出来:「儿臣愿能跟李侍中一同前往,当作一番历练!」

      皇帝挑了挑眉,哦了一声:「麟儿想历练什麽呀?」

      「刚才听说南方诸候多,儿臣想对此了解一番,毕竟自古以来,诸候强弱都影响着国家兴衰,因此儿臣想在此方面加强功夫,日后可为父皇献策。」七皇子回答。

      「好孩儿,懂为父皇分忧,去吧,跟你老师好好学习吧。」皇帝说。

      慕怜听后,开心地应了,然后偷偷地朝他的老师——李侍中递了一个调皮的微笑。

      然后又是一些锁事,时间拖的愈长,慕鸾就愈心急,终于在一位老臣子拖着长长的音调说:「微臣有事——」

      「父皇!儿臣有事要禀!」太子一口气踏到大殿中央说。

      「——要禀。」老臣子那后两个字这才说完,然后在反应过来,抬头看见了面前的太子,又慢慢地左右看着其他人,看见其他人一副「你快缩回来」的眼神,于是又蹒跚地走回人群之中。

      过了一会,皇帝才开口说:「太子何事?」

      见皇帝开口让他说话,慕鸾心裏为自己打气,没事的,就照着稿子说,说完了事,准不准都不管了。

      「禀父皇,是关于北方援助一事,儿臣已想到方案,望父皇能让儿臣替父皇处理此事。」慕鸾说:「军粮方面,南方丰产,只要制定合适路线便可,儿臣希望能在翠河试行与西鸠通商,作为南方与西鸠交易关口,南方粮食匹布与西鸠的珍宝作为交换,这样南方富商会愿意出口他们的农作物,而作为替他们通商的条件,就是一部份粮食供应北方前战,这样解决了第一点:粮食供应问题。

      第二点,在与西鸠通商中,我们应可购入西鸠盛产的铁器,这种物料,所製出来的东西比我们现用的都更为峰利,这为北方提供了更峰利耐用的兵器。

      第三,马匹,翠河再往北的八岭郡是一处非嵴适合养马,有高岭地带训练马匹,气候接近北方,训练出的马匹能够较快适应北方,投入战事。

      儿臣已将所有安排详细列在此册上,请父皇过目。」慕鸾递上手中黄色册子,赵公公碎步来回,把册子交到皇帝手上。

      皇帝一开始只是敷衍地看了几页,可是在看到某一页开始,便又真的认真地看起来,众人不禁纷纷好奇太子殿下写了什麽。

      终于把册子看完了,皇帝说:「太子写得不错,好了,有谁想接下这份差事?」

      「!」慕鸾一愣,不是自己写的,该由自己执行吗?

      三皇子慕曈和四皇子慕溒互相对视了一下,父皇明摆着不想让那太子哥哥辨这事,但父皇却是欣赏手上那册子写的,若把这事接了,只要按册子上辨的,不就轻松领功了吗?

      两人一同列出:「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此等差事。」

      皇帝看着他这两个十四岁的儿子,考虑了一会,但此时,有人站出来了。

      「禀圣上,未将认为,此事事关北方战事,两位皇子尚且年幼,亦未必能充份理解太子殿下所写的政纲,而且,对比两位皇子,太子殿下更了解翠河及八岭一带,加上殿下所说的与西鸠交易之事,未将相信只有殿下才能胜任。」一位墨衣将军袍的男子列出说,慕鸾一看,是一位高大威猛的将军,慕鸾不认识他,但听他的口吻,在猜想是不是北镇将军,但北镇将军不是四十出头的吗?可看前却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

      那将军上前与太子并列,说:「未将只相信殿下能在半年内把这册子上的事情办妥,若圣上派其他皇子,恕未将不能接受,未将不能把五十万北镇军拿来作皇子间邀功的游戏。」

      此话一出,一些原本想出来付议三皇子两人的大臣立即缩回脖子。

      慕鸾心不禁为之一惊,这将军说话也……也太直接了吧?于是,不禁担心地偷偷地瞥了他一眼,可对方却是那麽凛然地直视当今天子,毫无畏惧。

      等一下,他说什麽?半年!?

      「父皇,儿臣付议,已儿臣亦愿为父皇分忧处理此事。」这时,二皇子慕启说。

      有大臣立即看着皇帝的脸色出来说:「圣上,微臣认为,不如让二皇子和太子殿下共用处理此事?两位殿下都较长熟年长,加上两人一起办事,能够更快办妥。」

      皇帝听了,果然容然接受起来,便对二皇子说:「那启儿好好办吧。」

      「父皇……」三皇子看着皇帝欲言又止。

      可皇帝似乎不再想执着谁办此事般宣告:「此事就这麽定吧,还有没有事要奏?没有就退了吧。」

      「恭送圣上。」众人行礼,皇帝便在赵公公的搀扶下离开了。

      众人悠悠离开大殿,慕鸾走在了最后,慕启上前:「皇兄,切勿介意臣弟刚才的话,臣弟无意抢皇兄的功。」

      慕鸾一听,立即摆手说:「不会,要不是子苏你出口,恐怕又不知讨论到何事,起码结果是好的。」慕鸾一笑:「而且还有多一个人帮吾,怎麽会不好呢?之后拜托了,说实的,吾一个人的确做了来,无端端说要半年做成,吾也吓了一跳。」

      「殿下可以的。」突然身后传来肯定,慕鸾回头,正是那位将军。

      慕鸾一顿,然后说:「刚才也多谢将军了,能够获将军肯定,吾真是万分感激。」

      「那个……」慕鸾盯着他看了一会,问:「请问将军如何称呼?」

      「未将卫风卫灵脩,都参见太子殿下。」卫风说。

      「哦,是卫将军呀。」慕鸾说。

      「未将未成年,现在只是都尉。」卫风纠正。

      慕鸾不是很熟悉军阶,只是了然地点了点头,突然呆住,然后盯着卫风说:「未成年?」

      「未将今年十八。」卫风道。

      慕鸾张大了嘴,用眼神上下量度了一下卫风的身高,这比自己高了近两个头,一双浓眉鹰眼,高挺的鼻子,棱角分明的面庞,如此成熟的外表却只是十八岁?

      面对太子殿下一副呆若木鸡的表情,卫风仍是面无表情,反倒是一旁的二皇子慕启笑了:「皇兄有这般反应也很正常,的确有很多人因卫都尉的外表而有所误会。」

      意识到自己失态,慕鸾立即收回自己的视线,打趣说:「卫都尉真的高大威猛一表人才,一定很受女孩子欢迎。」

      卫风没有接话,也只是看着慕鸾,看得慕鸾不好意思,正要向慕启求助时,卫风开口了:「之前军粮方面,一直有赖殿下照顾,家父一直未能抽空拜谢殿下,只能由未将来替家父感谢殿下。」

      「不用谢,都是为国效力,那有谢不谢的。」慕鸾说:「北方现在还好?」

      卫风点了点头:「还算平静,但愈平静,就愈代表北方各小国正团谋什麽。」

      慕鸾了然:「放心,吾一定会尽早为将军准备好所需物资。」

      卫风说:「谢殿下,此事有了定落,未将现在就要赶回北方,殿下若到了翠河请告知未将,未将会安排人与殿下交治。」

      慕鸾憾叹将军真忙呀,便说:「有劳卫都尉,北方有如此成熟威武的人才,必定没有问题的。」

      卫风一听,便说:「殿下过将了,未将各方面还未及家父一半,还需多加磨练。」

      「嗯,加油。」慕鸾说。

      「那未将先行告退了。」卫风拱手说完,便擦身而过,扬起的披风拂过慕鸾的手,慕鸾目送他的背影,第一次被将士的风范震撼着内心深处。他突然期待起来,期待起到北方看看,看看战士们英勇沙场的风姿。

      「那臣弟送皇兄回府?」慕启说。

      慕鸾回过神来,然后想起了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来,于是说:「不用了,子苏先回吧,吾有事要找宇琅,把那翠河作为两国通贸的事说一下,呀,还有,时间紧逼,明天能劳烦你来一趟东宫,把工作分配一下吗?有些事,应该只有你能做到。」

      慕启一听,便认真起起:「好,那天臣弟听从皇兄安排。」

      慕鸾点了点头,便急步往大殿外走了。

      「老师!等等本皇子!」宫殿外,七皇子慕怜快步追上他的老师。

      「老师老师,麟儿刚才做得对吗?」慕怜抱住了老师的腰,仰首眨着大眼问。

      「七皇子殿下,这是外头,请注意仪态。」老师说。

      「那老师先赞赞麟儿。」慕怜鼓着腮子说。

      「好好好,」老师抬手摸了摸他的头:「殿下做得好,要记住,殿下尚小,不要想着抢大事,失败了吃力不讨好,把小事一件一件轻松做好,才能稳步向上。」

      「麟儿当然记得!」慕怜说:「那和老师一起到南方出差办事,麟儿太好心了,老师可以陪怜儿足足三个月!」

      李侍中双眸中黯淡,但脸上仍是温柔的笑脸:「是呀,那殿下先回去准备一下,我们大概数天后便出发了。」

      把七皇子送走后,李侍中脸上失去了笑容,一张冷脸看似地狱来的修罗,他转身,往东宫的方向走去了。

      来到了宇琅暂住的居所,正见他对着一盘棋子思索着。见到慕鸾来,便勾起弯弯嘴角说:「鸣玉怎麽来了?我跟你说呀!你们的棋太难搞懂了,你会不会?教一下我好不好?」

      慕鸾看了一看那盘棋:「呀……这个先不说了,宇琅你听我说,我挣取到了在翠河先试行与西鸠的通贸了!」

      宇琅一听,也跟着兴奋起来:「真的!你怎麽做到的?鸣玉真厉害!」宇琅上前狠狠地抱住了慕鸾,把他整个抱起原地转着圈圈。

      慕鸾没想到他听到会有如此大的反应,但一个大男人被人抱起转圈圈什麽的……慕鸾立即拂住宇琅:「停下停下!」

      宇琅终于止住了兴奋,慢慢放下了慕鸾,但双手仍紧紧圈着慕鸾的腰,说:「你知道吗,若通贸成功的话,那我西鸠的百姓终于能吃上壳粮了。」

      看着宇琅那无比感慨的眼神,慕鸾也被感动了,想不到,对方只是为了自己国民能吃得好点而努力了近一年,不惜放下身份来到他国寻求办法,这时,他向下看,看到了腰上的双手,无奈好笑地说:「你的手还没放开。」

      宇琅哦了一声,把手也放开了,可看慕鸾完全没有在意的样子,暗自眯起双眼撇了一下嘴。

      「可我明天也要回国了,没时间和鸣玉详谈。」宇琅说:「但我也想快点试行,不如我们约个日子谈约章?」

      慕鸾点了点头:「我也快启程回翠河,要不定一个月后,我们在两国边境谈约章吧,若谈判成功,约成后最快可三个月内试行!」

      「好!」宇琅说:「那现在先来教教我这棋怎麽玩,那下一次见面后,我们能有东西一起玩呀。」

      慕鸾笑着答应,于是便坐下开始和宇琅说起棋子的玩法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