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 35 章 ...

  •   实际上,并不需要曹操来驰援,皇莆嵩和朱儁在进行短暂的修整后联手击败了城外的黄巾军。所以,在收到来自皇莆将军的信后,曹操先去了阳翟整兵,然后再图清剿在其他县流窜的黄巾军。

      阳翟作为颍川的首府,历来是繁荣程度堪比雒阳的地方。但毕竟经过了战争的袭扰,各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和散乱在地上的书简。曹操带兵进城的时候,正巧看到不断有学子进出半坍塌的房屋,将里面存放的书简搬出来,也有人跪在地上小心的将已经散开的竹简收集起来,待日后重新编上。

      还有更多筋疲力尽的百姓和士卒倚靠在屋墙边休息,也不管箕坐是否何事,只管偏头睡觉。看得出来,大家都累了。但能看出来很多人脸上都带着喜气,显然是听闻朝廷又增了援兵,觉得战事很快就能平息了。

      先前朱将军的部队在这里被波才逼退,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消息,很多人都担忧朝廷会放弃他们,所以曹操带来的军队可算是缓解了大家的忧虑。现在才初春,就算再打上一两个月,外面的地里还能种一茬菽呢!很多农人都期盼着尽快结束战斗,让他们回去种地。

      “先前闻颍川多名士,全赖私学风气甚重。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暗自点头,然后命身后跟随的亲兵告诉进城的士兵们不要滋扰百姓,又分配人手参与城防后才前去太守官邸。

      太守虽然的官方的名称,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称呼其为郡守,曹操也不例外。他先前派斥候来阳翟打过招呼,此时已经有小吏站在门口候着了。

      “都尉。”小吏看见他连忙迎上来,然后有马僮上前接过曹操的坐骑系在门前的拴马桩上。

      他看着马僮照顾好自己的马,这才自西阶上去,一边走一边问,“郡丞和郡尉何在?”可能是因为人手紧缺的缘故,官邸内并没一多少人。

      小吏连忙带着曹操往办公的厅堂走,还没走进去就听见有温和的声音不紧不慢的和谁商量着,“当务之急是让百姓们投入修缮城防中,可开府库招募百姓。至于城中各个私塾,有众学子在,暂且先不用操心。以尽快恢复百姓生活为要。”

      小吏先进去通报,曹操在屋外整理了一下衣衫,因为预料到可能会见到名士,所以在来之前他特地将盔甲卸下着儒服以示尊敬。

      没有等多久,刚刚说话的那个士人亲自迎他进去。带着进贤冠的士子年纪不大,却异常的沉稳。虽然屋内尽是走动的人群,但并没有嘈杂的声音,所有人的肃着脸快速穿行在各个案几之间。

      曹操匆匆撇过案上的公文,大多都和辎重田亩有关,看得出这里主事的人在尽全力恢复民生。

      “颍阴荀氏,名彧,字文若,暂领郡丞一职,见过骑都尉。”正想着,带路的青年已经停下脚步,拱手向曹操行礼道。

      曹操连忙侧身不受,然后回礼同样介绍自己。

      面前温润清明的青年眼神中闪过一丝怀念,然后微笑着请他就坐,自己拿来耳杯为他倒水,青年一边将耳杯推给他,一边说着,“物资紧张,慢待都尉了。”

      曹操没有在意,只是笑着一饮而尽然后问,“陛下虽命某驰援皇莆将军,但如今收到消息,长社之围已解,所以某打算带兵清剿周边黄巾残余。荀郡丞可有哪里需要帮助的?”他知道如今颍川没有郡守。

      “阳翟内并无需要劳烦都尉的地方。”荀彧轻轻摩挲了一下衣角,略带担忧的瞥过窗外,“只是还请都尉尽快剿灭周围匪徒流寇,还百姓安定的环境。”当务之急是尽快抢种今年的庄稼,不至于让全境绝收。

      “为民请命,郡丞果真俊才。”曹操拱了拱手,认真的看着荀彧道,“等班师回朝,某定上书陛下举荀君为官。”他并没有漏听刚刚荀彧自我介绍时说的,暂代郡丞一职。这说明眼前这个刚刚及冠的青年本是白身,只是先前郡中诸官皆死于黄巾军才匆忙上任的。

      荀彧连忙辞谢,并没有表露出什么喜色。这让第一次见他的曹操更是讶异于他的气度,不以外物喜形于色,实乃君子端方,于是又高看了他一眼。

      看着眼前这个第一次带兵的都尉,荀彧在心里叹了口气。意外的见面,他竟然并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和期待,反而在看到自己这位身长七尺的主公后,竟然有一种悬在半空的木屐终于落地的踏实。

      因为都还有要务在身,两人并没有长谈,只是简单交换了一下信息后曹操便告辞。他来这里主要是想要了解周边情况,再对军队做部署。荀彧自然起身相送,等两人走过穿廊后曹操才轻声问道,“文若应很久未送家书回颍阴了吧,是否有书信托某捎去呢?”他既然要清扫周边,自然会去颍阴。

      荀彧眨了眨眼睛,并不觉得自己如今和曹操有多熟,一时没有说话。曹操看出他的疑惑,哈哈笑了几声,“汝阳侯德才兼备,与某相熟,某自然会帮扶一二。”所以,荀彧是作为她的夫婿沾光了。

      荀彧轻叹了一口气,点点头,“今日午后,某会命人将家信送往都尉住处。”

      两人分别时,他又行礼道,“劳烦都尉了。”曹操回礼,然后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

      腥臭的空气即使在大风中也久久不能消散,唐婥站在被清理出来的空地上木着脸看向中央那片焦黑的土地。最后,他们还是没有选择将火/药用在爆破上,而是选择了更‘神秘’的方法。

      荀谌在听完他们的计划后,问唐婥可不可以造出一个在口中燃烧的火/药,这样他们再共同长啸呼号,伪装成神明下凡便能够更逼真。刚开始唐婥还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后来转念一想,好像可以尝试用烟花代替。

      然后便带着城内的孩子们做花筒。

      做后世那样大型的烟花肯定是不可能了,但土法烟花还是有一试的价值。土法花筒先要制花台。花台是用泥做的,孩子们将原先塌下来的夯土打碎和泥,在将泥和硬后,唐婥教他们将一些泥团成顶小底大圆台状,用刀子从底面将中间掏空,留下一指厚左右做顶,用小树干捅一个眼,底面还要做一个厚实的盖,然后放在烧水的大锅底下烧干。

      至于花药,是用火/药和铁粉拌在一起的。孩子们舍不得磨完整的铁器,就找来一个有些生锈的马节约,将其细细的磨成铁粉和唐婥早早配好的火/药/粉参在一起。他们试验了好几次,终于调整好了配方。

      在最后要放‘神龙’的那个晚上,唐婥做了个大号的花台,有准备了干燥的泥土和草木灰,这才示意诸荀可以开始月下长啸。而孩子们则
      学着先前唐婥教他们的方法,先在花台顶部的细眼中放上药稔,然后将花台翻过来放花药。一层花药一层纸,再加一层草灰最后放土,最后再用盖盖住,用泥封死。

      当一个小姑娘用木锤轻轻将花台砸实,将花台放到搭起的高台上后,整个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唐婥听着周围不断高亢的呼啸声,找准实际点燃药捻。当诸荀引颈高呼的最激烈时,完全看不出美感的烟花成功从花台中喷发出来。火星点着了立在高台上的纸幡,让火焰燃的更高。

      顿时,火光照亮了夜空,从未见过烟花的城内百姓即使知道这是汝阳侯所为,也很难克制住自己颤抖的双腿,更不要说不远处的黄巾军们,唐婥站在城墙上,甚至隐约看到有人望着颍阴县城的方向下跪。

      自那三日后,黄巾军退散,颍阴也恢复了生机,虽然随处可见的断壁残垣还昭示着这里刚刚经历过战乱,但她相信过不了多久颍阴和周边的里就能恢复往日的样子了。

      “阿婥,你让厨娘泡的豆发芽了。”陈氏打断唐婥的思绪,满脸笑意的说着,“不过厨娘说她不会做,我也没见过此物,所以来找你。”

      唐婥连忙站直和陈氏互相见礼,然后拍了拍身上的土后走到陈氏身边,“我来,我来做。自从到了颍阴,我还没做过饭呢!”此时普遍贫困,世家也没有后世想的那样不事劳动,即使在汝阳,有的时候她都会和厨娘们一起做饭。

      然后扭头对在墙角还琢磨花筒的两个孩子道,“阿绍,阿闳别看了,回家了。”

      陈氏看见自己的儿子玩的满手是泥,无奈的摇摇头,“这两个小子,看样子是缠上你了。”

      唐婥笑了笑,“只不过拿到了新玩具,三嫂还是看着他们莫要把房点了。”

      陈氏笑着回她,“你还不知吧,今日我出城采野菜,听有百姓说你是天生贵子,得苍天庇佑呢!你眼里的玩具,在他们看来可不是。”

      “三嫂折煞了,我可担不起。”唐婥眯了眯眼睛,连忙否认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第 35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