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晏平公主殿下。” ...

  •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这是父皇平日里总爱同我说起的一句,这句话虽是天下人心之所向的大同愿望,可每每提起这句,他的眉心却似是有团怎么都挥散不去的浓稠。
      我曾想过,是不是因为后宫中有位称作“晏平公主”的殿下,才导致他如此愁云惨雾,我如此想,便也如此问了,可父皇却只是摇摇头,神色淡淡地回我。
      “不是。”
      我在父皇那里得不到答案,便转头去问母后,结果母后也只是勉强一笑,笑得我心里有几分不知名的苦楚,酸涩极了。
      “不是。”母后这样说,“晏平殿下是苍玺的功臣,是你父皇的左膀右臂,也是……”
      母后有些哽咽住了。
      “是什么?”我追问道。
      “也是你的皇姑母。”母后很快调整好情绪,就像方才的失神的瞬间从未存在过,“有她在一日,苍玺便可安稳一日。”
      我皱了皱眉,扭头跑了出去。
      我不懂,我不懂母后为何要这样称赞一个把持着父皇朝政大权的女人,为何要这样称赞一个将虎符攥在手中不肯归还的女人。
      凭什么?
      就凭她是先帝最小的女儿吗?就凭她是我父皇的幼妹吗?就凭我该唤她一声皇姑母吗?
      我不服气。
      我甚至从未见过她。
      正月十五元宵灯会,长安街上灯火通明一片,我从母后那里没得到想要的答案,便准备出宫去寻,听说这个晏平公主在民间的威望似是要比父皇还大上几分。
      这算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公主而已,跟我……跟我也差不多,怎么就还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我带上身边最伶俐的宫女,从宫墙的西北角偷溜出去,就像我从前做过无数次的那样。
      说来奇怪,这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外层,围绕着绵延几十里的朱红色宫墙应当是不会留下这么大一个洞来的,况且就在母后的眼皮子底下。
      不过此时的我已然没了再去探究一个狗洞的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到宫外去,想要去问问宫外那些人,想要看看他们对于这个所谓的“晏平公主”是什么看法。
      长安街上果真同我想的一样,热闹非凡,满城的锣鼓鞭炮喧天,大红灯笼高高地挑在屋檐下,街上更是挤了个水泄不通,好像全天下的人都挤在了这小小的四九城里。
      扶桑出门前也劝过我几次,说什么宫外鱼龙混杂,世道无常,世间之事极其危险,稍有不慎便会威胁到性命云云。
      可是我看着此刻兴高采烈地捧着半碗没吃完的元宵,还张牙舞爪地同她身旁那些“鱼龙混杂”一起猜灯谜的时候倒也实在是很感慨。
      扶桑啊扶桑,难不成这就是你所说的世道无常?
      莫非这就是你口中所说的会危及到性命的危险之事吗?
      我看还没有你手里捧着的那半碗还在冒着热气的元宵来的吓人。
      我的这厢愁绪还未来及同她抒发,那厢她便又来了兴致,十分没规矩地去挽我的手臂,要我帮她猜出灯笼下悬挂着的谜题。
      也怪我,平日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公主的威严,母后也同我说过多次,想来这天底下也只有我这么一个公主会同下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了。
      就在我感慨自己宽容大度的时候,扶桑又晃了晃我的胳膊,央着我快些猜,看来她是真挺喜欢货架上摆着的那只海棠簪子,掌柜的方才说,谁要是能猜出谜底,那这簪子便是谁的。
      “好好,你别晃了,别晃了,我帮你。”我叹了口气,往前走了几步去看谜面。
      谜面倒也简单,就两个字——圆寂。
      打一成语。
      “这也太不吉利了。”我扶着额角正准备同扶桑商量着换一个谜面来猜。
      就算我再怎么口无遮拦的,可这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我总不好真从口中说出那四个字来。
      扶桑看着我,目光炯炯里蕴含了几分疑惑,似是不知我在扭捏什么。
      天爷啊,我真不是不知道,是这话属实不太合时宜。
      正当我思索着要怎么开口才能委婉地表达眼下的情形实在是不适合这个谜面的时候,身后却有一人嘴快,已经先一步替我说出这句吉祥话来。
      “坐以待毙。”
      我愣了一愣,委实没想到竟还有人如此的百无禁忌,一转脸,正好看到了那人笑盈盈地接过掌柜的货架上的海棠花簪子。
      那人身上拢了副轻盚甲,像是刚从战场上厮杀回来一般,周身都带了层薄薄的肃杀寒意,使人不禁望而生畏,恨不得远离千里之外,如此一来,就显得与手中的那只簪子极不匹配,但又不乏猛虎细嗅蔷薇之意。
      “行了。”我收回目光同扶桑说,“这下了心思罢,东西被别人家拿走了。”
      扶桑没答茬,只是拽了拽我的衣角,神色莫辨,我没太弄清她这幅神态是个什么缘由。
      正欲询问,就听身后那人又说:“姑娘可是喜欢这簪子?若是喜欢,那便送你可好?”
      “自然是好。”我心道,有人送东西,不要白不要。
      “那便多谢了。”我转过身准备去接,甫一抬眸,远处的琼花台上已明了一盏硕大无比的灯火珠,伴随着烟花的绽放,整座琼花台都变得耀眼通透起来,使我有些睁不开眼。
      白色的月光自夜空洒落铺陈十里长安街,两步开外的那棵海笙树上也无可抗拒地被抹上了银白的颜色,海笙花看上去似是更洁白了。
      这未免太亮了些,我不适应,稍稍低下了头去。
      正当此时,那人似是叹息了一声,轻唤道:“海……海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