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生意的雏形 ...
-
早晨街边上有很多早晨街边上有很多摊子,主要分为几大类,卖菜的和卖早饭的,还有些卖布料的摊子。
有很多村里的大妈会早早起来赶着去镇上买些菜,而那些余钱可能会买些布料回家做点衣裳。
至于卖早餐的主要是针对镇里的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和到镇上打些零工,来不及吃早饭的人。
杜骁仔细观察着那些卖早餐的商贩,有之前他们买过的包子,面条。有卖炸饼,豆腐脑,油条一类的。
单价卖得上最贵的自然是面条,卖面条的那家老板娘很会卖东西,基础的鸡蛋,西红柿,卤面条,只要五文钱一碗;而县里人特别爱吃的蘑菇卤的面条则是七文钱一碗;这卖价最贵的便是那天她和江浩吃的那一碗牛肉卤的面是十文钱一碗。
但卖的量最多的却不是面条,反倒是最便宜的炸饼,大饼和包子。原因十分简单,面条价格偏高,而且需要在店里吃。对于到镇上打工的来说,从时间和金钱上都不划算。
包子两文钱一个,大饼三文钱一张,炸饼子要贵些,四文钱一大张。对于一些饭量不太大的人来说花两文钱买一个包子当早饭还是能花费得起的。
而且这些都是现货,只要给钱就能立刻出锅带到路上吃,杜骁和江浩一人买了张炸饼,在路上啃着吃。
二人在路上,听着街边的喧闹,忽然附近两个打工人的声音,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二人之中,一个看起来30多岁的人,手里一边啃着饼子,一边忍不住吐槽,“这天天吃着大饼子,虽说能管饱,但着实是没什么味道。”
一旁跟着他的年轻人也搭着话,“我昨天买了个包子,味道很不错啊!价格还比饼子便宜一文钱呢!”
那中年人一听,立马说到,“一个包子可不够我吃,至少也是吃两个,算下来就是四文钱比买大饼还要贵一文呢。
一旁的青年闻言点头说道,“可不是嘛,咱们打工的出来虽然是能省点钱就省点”
剩下的对话,杜骁没在听,他内心的想法已经隐隐有了雏形。
他拉着江浩到一旁没人的巷子,江浩不明就里,他吃的好好的,还想再看看这县里的早市还有些什么东西卖,就被杜骁拉着走。
杜骁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看了一早上的早市,可有什么想法?”
江浩依旧嬉皮笑脸,“我能有什么想法,就是没想到这古代的摊子上卖的东西居然还挺好吃。”
“我的意思是你对未来咱们做什么?有想法了吗?”
江浩脱口而出,“那肯定是做咱们的老本行啊!你家做茶叶,我家做葡萄酒,都是有经验的,肯定能做好。”
“那你有没有想过,无论是茶叶还是葡萄酒,都需要时间和金钱。茶叶想要长期发展,就要有自己的茶树,有自己的晾晒渠道还要有认识的人帮忙推销茶叶,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
“再说你的葡萄酒,首先也需要大量的葡萄,但你看昨天和今天的市场上有几家卖葡萄的商家,他们葡萄的质量是怎样?还有后续一系列的酿酒工作都需要特别大的时间。”
江浩被她说的有些怔住了,的确没有考虑过这些,人家近些年的生意都是已经形成渠道,赚钱赚的太过于简单,以至于忘了这个钱最开始来的艰难。
他也不是不听劝的人,立马说的,“那依骁哥你看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我肯定听你的。”
“我们现在就是要做一个能短时间内赚快钱的生意,之前去典当行当一次也就罢了,当的多了也会引人怀疑。”
张浩立马反应过来,“对我们需要个明目张胆的赚钱渠道,才能明目张胆的花钱,方能堵住悠悠众口,村里的好些人都是大嘴巴,要是咱们没有个赚钱渠道就花钱,不定被人说成什么样呢。”
“还记得你之前买的那四袋辣椒吗?”
“那肯定记得呀,只是这古代好像没什么人爱吃辣椒,这生意不好做!”
“与其说他们是不爱吃辣椒,不如说他们还没有找到吃辣椒的方法,所以才不愿意买。我们若是可以做出有关辣椒的产品拿出来卖,肯定能赚钱。”
江浩立刻会意,“听你这么说,那肯定是已经想好怎么做辣椒了吧?”
杜骁也不反驳,只是说到有些眉目了,只是还不清楚到底哪种做法更适合卖,辣椒可以干做,也可以做成辣椒酱和辣椒油,眼下,我们最需要的便是再去之前的那家调料店,再买些辣椒。
两个人火速赶到之前的调料铺子,那调料铺子的老板一看见二人便认出来了,毕竟之前可是把他铺子里那些卖不出去的辣椒,一次性买了不少!
老板见到他们好开玩笑的说,“怎么了?之前的辣椒用完了,还想再买点?”
江浩一听,觉得老板还挺上道,“老板真是料事如神啊,我们还就是来买辣椒的。”
“还真买啊?”他不过就是随口说说。
老板脸色怪异,觉得对方怕不是傻了,不过有钱不赚王八蛋,就将库存的辣椒都拿出来,“也就只剩三大袋了,多的我也没有,辣椒这东西不好卖,我也没敢多进货。”
杜骁一听,便出钱先将这三袋买了。
末了还对老板说了一句,“您可以再进些辣椒,我们还买”
老板点点头,倒也没问他们用着辣椒干什么。
杜骁又将目光落到货架上的孜然,胡椒粉,糖和盐上,这些做辣椒上都可以用到,用来提味儿都是不错的产品。
于是她又买了五罐盐,三罐孜然,两罐胡椒粉和一罐糖,还有一个做辣椒时最重要的东西没买,那就是油!
辣椒的灵魂就是油,无论是干做炒辣椒还是辣椒酱和辣椒油,无一例外都是需要大量的油,有油,一切都白费。
调料铺子的旁边就是油铺,许多人家买调料的时候连着和油一起买了,十分方便。杜潇的空间里是有油的,而且有不少,如果长期做这门生意的话,那些油肯定是不够,最主要的是,杜潇想看看这里的油和现代的油有什么差别。
店铺里的油都是大豆油,不过大豆油也是分好坏的,价格有所不同。
油都是装在罐子里的罐子大大小小的摆了一堆,看起来十分琳琅满目。普通人家都是用猪肉炸油,所以过来买油的都是些条件好的人家。
杜骁穿着昨天在店里买的那一两银子一套的衣服,怎么说呢,看起来就很有派头。而一旁的江浩穿着普通,也就脚上的鞋像新买的很是干净,一时间看起来竟像杜骁的跟班。
由于古代油是稀缺的,并且舍得买油的人不多,所以油的价格高且量少,一小罐子油就要15文钱,那罐子的大小也就是跟之前买的盐的罐子差不多大。
不过大罐子的油总体下来要便宜一些,杜骁想也不想直接买了两大罐子油,罐子质量好的一罐子质量稍微差一些的,其实还有更便宜的,不过杜骁没有买,他确实要赚钱没错,但是他不会用不好的油来赚钱。
杜骁眼下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用这些买来的东西做实验,经过不断的尝试做出美味的辣椒。
如果说之前买辣椒等一系列操作都是临时起意的话,杜骁今天来镇上的目的其实是去医馆。
关于去就医这件事情,是杜骁思来想去决定必须要做的,原因很简单,无论是他和下次的身体,甚至是杜潇都不算健康。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好好过日子,发家致富的,最重要的便是身体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做一切。
他无病无灾,不需要买一些灵芝,人参等大补且贵重的药材,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买一些补气血,调理身体的。
用药材帮助调理身体,是目前最快捷的方式,毕竟他们现在的身体过于虚弱,再通过药理调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一系列锻炼。
杜骁和江浩来到一家有名的医馆,馆内有三个坐镇大夫,其中两个大夫身边已经围了人,他们自然而然的走到另一个大夫身边。
大夫替他们把了把脉,杜骁将自己的情况与大夫说了一下
大夫了解到他的需求之后,起身到药房为他们二人配药,他们二人的情况是一样的,夏辞应该也是。杜骁就叮嘱大夫取三人份的药量,各配出来两个月的就可以了。两个月之后,他们会再来找医生看看情况。
两人出来之后,江浩十分感激,他觉得杜骁可真是他的好兄弟,如此在意的为他调理身体,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
他哪里知道杜骁最初的想法,其实是主要给夏辞买药,毕竟夏辞的身体瘦弱,看起来需要补补。至于江浩?那是顺带的!
现在的时间是正午,回去还能赶上吃午饭,杜潇便将江浩打发回去,让他中午先在江家吃,等晚上他再给他好好做一顿
杜骁将一部分辣椒给了江浩让江浩把辣椒带回去,给江父江母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做辣椒的法子。毕竟集思广益,才能做出很好的辣椒。
而他这么急着回去,并且不让江浩中午和他们一同吃,既然是想和自家对象多相处相处,那么大一个电灯泡还是少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