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奉旨入宫 ...

  •   烈日炙烤着宫墙,琉璃瓦顶闪着阵阵金光。

      恢宏的殿内,龙椅上的帝王发着盛怒:“胡说,乾王的病岂会是劫,怎会需要一女子来伺候渡劫!”

      地上跪着的钦天监,浑身发抖,颤声道:“臣潜心观星,乾王殿下的病,确实需要蛰居江南的转世神女相助,才能好转。”

      救子心切的淑贵妃,蹙眉劝道:“陛下,姑且一试吧,璟儿还病着呢,有法子总比没法子好啊。”

      皇帝看了看心爱的淑贵妃,怒气降了几分,思虑良久后,说道:“倘若你找不回神女,休怪朕罚你欺君,诛了你的三族。”

      钦天监重重磕了一个头,劫后余生般高呼:“臣,谢主隆恩……”
      ·

      一月后,柳州。

      城中长街,一长串穿戴盔甲的官兵,步伐匆匆地向首富姜家奔去,惊得百姓急忙逃散避让。

      姜府护院见此异样,纷纷警惕地握紧了手中的长棍。

      为首的官兵从马背跳下,上前高声道:“姜老爷可在府上,快叫他出来接旨。”

      护院们面面相觑,终是一路小跑进府通传。

      丹楹刻桷的正厅内,姜府上下受宠若惊的跪着。

      “姜氏之女姜宁,命格万福,特封为神女,举家入京,助乾王治病。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以示嘉奖……”

      内侍尖细的嗓音,如一道闪雷,回荡在厅间。

      姜松石双手举过头顶,恭敬又艰难的说道:“草民接旨……”

      一番折腾后,内侍临走前,意味深长的说道:“听闻姜小姐是柳州第一美人,今日未能见到,委实可惜了些。”

      姜松石陪笑着应道:“都是些坊间闲谈罢了,公公,草民送您。”

      送走众人后,姜松石拖着疲于酬酢的身子,回到正厅,坐在黑檀木椅上饮了一口茶,良久才叹息道:“宁儿,出来吧。”

      正厅右侧的青竹纹屏风后,一个娇小的人影闪动,从中走出位妙龄少女。

      凝脂肤,鹅蛋脸,明亮杏眼下,一颗泪痣显得格外清冷娇媚。如瀑乌发垂下,同着鹅黄色襦裙一道,在穿堂风的吹拂下,翩然飘动。

      姜宁走近姜松石跟前,瞧见爹爹憔悴了许多,不禁蹙眉唤道:“爹爹……”

      “怕吗?”姜松石放下茶盏,关切的问。

      姜宁摇了摇头,杏眼里满是坚定:“女儿不怕。”

      姜松石松了一口气,欣慰道:“很好,这才是我姜松石的女儿。宁儿你记住,虽然我们家只是一无权势的商贾,但若你有任何凶险,就算是拼上整个姜家,爹爹也会护你周全。”

      姜松石顿了顿,又语重心长道:“万贯家财也会有散尽的一天,爹爹和娘亲,只愿我们的掌上明珠,一辈子都平平安安的……”

      姜宁听得鼻间一酸,双眸闪着些许泪光,极为郑重的行了一道礼:“女儿记住了。”

      姜松石也眼眶发红的说道:“爹爹还要去替你置备点路上所需,你先回吧。”

      “好。”姜宁从地上起身,百感交集的朝自己的寝屋走去。

      现下是四月初,姜府的桃花已落得差不多了,枝头攀上新绿,日光透过叶缝洒下,碎了一地斑驳。

      丫鬟鸢尾见姜宁走了回来,连忙抱着披风迎上前,边系边道:“最近倒春寒,小姐就算躲得急,也应把披风带上,要是着凉染上风寒怎么办?”

      姜宁用手戳了戳鸢尾的额头,万千思绪消弭了些,淡淡道:“你抬头看看天,这么大的太阳,我去何处感染风寒啊。”

      鸢尾抬头,日光正盛,甚至还很刺眼。她小脸一红,垂下头嘟囔道:“都什么时候了,小姐还有心情取笑我。”

      姜宁眉眼舒展了几分,立直身子,婉声道:“罢了,不逗你了,阿七打探消息还没回来吗?”

      宣旨的众人来得太急,姜松石担心横生意外,便将府门禁闭,不许任何人外出,因而阿七,是偷溜出府的。

      姜宁话音刚落,一发着颤的男声就从一墙角传来:“小姐,我在这儿……”

      姜宁疑惑,轻迈着步子,同鸢尾循声向墙角走去。

      只见阿七一脸痛色的,靠墙瘫坐在地上。

      “怎么回事?”姜宁问。

      阿七大手一挥:“不碍事,就是翻墙太急,摔着屁股了。”,而后,又道:“小姐,但是我都打探清楚了。”

      姜宁放下心来,嘴角不禁浮上一抹笑意,道:“那你且说,究竟发生了什么。”

      “小姐你猜得没错,乾王这病果然古怪,连太医院令都束手无策。皇上病急乱投医,听信了那钦天监的话,才要寻一转世神女,去替乾王医治。”

      阿七换了个屁股舒服点的姿势,又道:“说是这乾王患的不是病,是劫。而小姐你命格好,就是这助乾王渡劫的人。”

      乾王宋承璟,是大岳的四皇子,因生母淑贵妃宠冠六宫,因而也备受大岳皇上器重,是未来极大可能登临大宝的人选。

      闻言,姜宁恍然大悟,难怪自己并非医者,柳州距上京又万里之遥,却仍能被朝廷选中,原来是钦天监推盘占星算出来的人选。

      但姜宁心下仍有不解,她难以相信,这世上真有神女吗?爹爹虽言会护她周全,但倘若乾王的病未好,圣上会不会迁怒于姜家?是时,姜府上下百号人,又如何自保?

      看来,此次入京,前路多险,道阻且长啊。

      与姜宁的顾虑良多不同,鸢尾听完阿七的话后,是双脚一跺,低声骂道:“什么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还不够姜府一个月的花销!”

      “这点恩惠,竟就想让小姐入宫?美其名曰是神女,实际与伺候病人的侍女有何差别?”

      “莫说苦日子,小姐连颗苦点的糖都从未吃过。仗着自己是天家,就欺负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吗?”

      “……”

      在柳州,无人不知,首富姜家有无数珍宝,而被整个姜府捧在手心上的珍宝,就是那唯一的小姐姜宁。

      姜宁出生时是冬日,稳婆说胎盘太大,很难生产。姜母不愿放弃,足足生了四个时辰才诞下姜宁。

      从那时起,整个姜府便格外重视这个姜母用半条命博来的姜宁。虽是女儿身,但倾注在其身上的心血,可堪养出十个优秀儿郎。

      而姜宁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许,不仅出落得亭亭玉立,性子也是活泼可爱。虽非世家贵女,但琴棋书画亦是信手拈来、无一短板。

      若真要挑个毛病出来,就是实在过于貌美了。

      姜宁所到之处,必是人群围观。每隔三天,必有十人以上的求亲者登门。从书生到武夫,无一不肖想着能抱得美人归。

      阿七领着护院们,打跑了一批又一批登徒子,慕名而来的人仍源源不断,柳州的人疯狂完了,隔壁徽州、宣州的却接踵而来……

      姜宁一直拿嘴碎的鸢尾没办法,终是笑出声来,双眸闪动,明媚得胜过无边春光。

      她道:“好了,你认为,我会让自己受欺负吗?”

      鸢尾瞬间转怒为喜,一拍脑门,惊道:“对啊,小姐如此聪明,还生得如此漂亮,管他是上京还是下京的,自然是能混得风生水起的。”

      姜宁并非盲目自信,虽然上京有着诸多未知凶险,但她亦不是空有皮囊的绣花枕头。福兮祸所依,是福是祸,得闯了一道才能知道。

      况,她已多年未去过上京了,不知冉姐姐如今过得怎样。

      姜宁有一儿时的故友,是柳州圣手叶先生的义女叶冉。六年前,叶先生举家迁入上京,姜宁便再未见过叶冉,只有每年生辰时,能收到一份来自万里关山外的贺礼。

      ·

      三日后,柳州码头。

      天光还未大亮,江面上还笼罩着层层薄雾。姜府的小厮们,正大箱小箱的往船上搬着姜宁的行李。

      姜宁穿着黛粉色春衣,戴着白纱锥帽,在鸢尾的陪同下,与姜松石和姜夫人做着道别。

      “宁儿,等你爹爹忙完了生意,我们就去上京陪你。”姜夫人拉着姜宁的手,泪眼婆娑的说道。

      姜家还有些重要的生意未处理,因是奉旨入宫,一路都有官兵护送,不必担心姜宁的安危,姜松石夫妇便暂且留在柳州。姜宁也命阿七留下,替姜松石打下手分忧。等过段时日,一道入京。

      “好,娘亲要好好照顾自己,莫要过于思念女儿,伤着身体。”姜宁替姜夫人擦了擦眼泪,婉声的说道。

      姜松石递了一块鱼纹玉符给姜宁:“这是鲤府,若在上京碰见了什么难缠的急事,拿着它去寻四海楼的慕容先生,慕容先生定会出手相助的。”

      姜宁接过鲤符,摩挲了下生动的鱼纹后,便小心收好,抬眸道:“女儿知道了,谢谢爹爹。”

      姜松石再次叮嘱:“去了上京千万莫怕,爹爹已经拜托了好几位故友,他们也会在暗中保护你的。”
      姜宁点点头,心下热了又热。

      这时,云雾消散,天色渐亮——该启程了。

      船底掠过江面,漾开层层涟漪,姜宁立在船头上,直到岸上双亲的身影,模糊成了一个小点后,才不舍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行船摇晃,姜宁又颇为贪睡,十来个日月更替后,轻舟已过万重山。

      那繁华无双、花团锦簇的上京,自朦胧的梦中,真切的展露在姜宁眼前。

      但姜宁尚来得及闲逛,车前的马儿便急踏着双蹄,一路直奔入了皇宫。

      红墙绿瓦,往来其间的宫女内侍们,行色匆匆、步伐急急。

      “神女,这是琉璃阁,距乾王殿下养病的望兰宫仅隔了两道墙,今后,您就住在这里吧。奴还有事,就先退下了。”领路的嬷嬷说道。

      姜宁微微福身,回了一道礼,婉声道:“有劳嬷嬷了。”

      而后,姜宁望了鸢尾一眼,鸢尾心领神会的上前,悄悄塞了一枚金锭给领路嬷嬷。

      嬷嬷许久未见如此阔绰的人了,有些激动:“神女客气了,这琉璃阁是单独辟给神女居住的,每日卯时会有宫女前来洒扫,不会打扰神女休息的。以后神女有任何需要的地方,尽管吩咐奴就是。”

      领路嬷嬷走后,姜宁同鸢尾便抬步踏入了琉璃阁。

      碧瓦朱甍、层楼叠榭,不是特别宽阔的庭院间,竟设有假山流水。走上前瞧,池中还有几尾姜宁喜欢的孔雀鱼,在肆意游动。

      再往里走,拐进寝屋,满是江南风韵的装潢,衣裳首饰、琴瑟筝笛是应有尽有,就连桌上那彩瓷花瓶里,还插着一束才采摘的山茶花。

      姜宁不禁感叹:“麻雀虽小,五脏倒是俱全。”

      “是呀,老爷准备了那么多的行李,现在看来都派不上用场了。这琉璃阁倒也巧,里面竟全是小姐喜欢的东西,那孔雀鱼,比咱府上的都大呢。还有这山茶花,花瓣上竟还有水珠。”鸢尾脸凑近花瓶,笑嘻嘻的说道。

      姜宁看着山茶花,刚想说些什么,突然“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

      迎面走近一位年过半百的内侍,抖了抖手中浮尘,望向姜宁时,双眼一愣,良久才开口道:“神女,皇上口谕,传您去望兰宫替乾王殿下医治……”

      尖细又悠长的嗓音在屋内传来,姜宁猛然忆起,此人,是来柳州宣旨的那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