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拿鸡毛当虎符 ...

  •   李繁自幼丧母丧父,一直看后母的脸色过日子,后来也没少看族人的脸色甚至供货商的脸色,所以他心思细腻,敏感多思。
      郑明进门后,冯氏虽然在李繁面前说的不多,但那神态分明是不满意郑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感觉的到,自己的媳妇越来越寡言少语,越来越懦弱,也越来越不讨后母欢喜了。
      他辛苦一天,进家门的时候最担忧的,就是冯氏的心情。她不痛快了,李家所有的人都没法痛快,所以,他自然觉得郑明就该把冯氏奉承好,让大家都轻松些,这样,他回到家也能看个笑脸。
      那天,他的一篇文章得了县令大人的赞扬,他兴冲冲的回家,预备说给冯氏叫她高兴高兴,没想到进了荣德院,下人们都没有笑脸,连走路做事都轻手轻脚的。
      李繁的心立即揪了起来,他硬着头皮进去请安,冯氏说她头晕,又不让请郎中,朝云几个语焉不详的几句,他知道了原因。
      其实,他就是不问也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
      他很怀念母子相依为命的那些年,那时候虽然很难,但是母子齐心,所有的事都不是事,就是吃亏了,母子两人也是互相安慰着就过去了。
      自从他成家以后,反倒时不时的窝一肚子火,这个郑氏,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李繁记得自己怒气冲冲地进了淳和居,怒气冲冲地说了几句就要走,原主急切地起身辩解,他急怒之下回身推了她一把,没想到她竟然被推倒了,等他回过神来时,郑明已经惨叫一声,晕了过去。
      年轻的李繁被吓住了,第二天跟着铺子里的商队走的时候,还浑浑噩噩的,一直到过了昌邑,他才渐渐安神。
      当然,到了繁华的京都,他脚不沾地、早出晚归地忙碌,读书会文、交友游玩、品馔馐美酒、带着秦良早出晚归地察看南北货物东西商品、谈生意,才把这件事丢到了脑后。
      李繁打了个寒战,她当时一定很疼吧?
      是了,都疼晕过去了,当然很疼了。
      真没想到,她竟然有身孕了,自己那一伸手……
      “唉……”李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端起一杯菊花茶仰头灌了进去。
      想想从京都回来以后的事情,李繁又会心地笑了。
      郑明竟然不再只是他的娘子,不再只是侍奉冯氏、传宗接代的角色。他会和他吵架、会向他请教《三字经》、会吼他的名字……
      他期待着和她一起吃饭、一起说话、一起学习,一想到她亦嗔亦怒、花朵般的脸庞,想到她在家里忙着他的饮食,等着他回来,他的心里就生出无限欢喜来。
      这是一种李繁没有过的感觉,这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坐在书桌前,对着书本胡思乱想起来就没完了?李繁停下纷乱的思绪,打起精神,拿起了书本。

      郑明整日泡在灶房里,醉心于各种美食,李家主子的餐桌上顿顿都是又精致、又美味、又新奇的菜式、面点、汤粥,而且真的十天没有重样。
      这在新鲜蔬菜品种不太繁多,干货只有那么几样,又没有反季节菜的时代,真的挺不容易的。
      冯氏自然第一个享受到了这项福利,不过,越吃冯氏心里越不是滋味。
      她从来不知道,这郑氏这么能见缝插针,给点风就起浪,就是没有由头也能到处找由头折腾。
      她只是顺嘴指责她,随口说她不给自己的男人补身子,郑氏立即抓住这个由头,拿个鸡毛当令箭,折腾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又是找食材、找调料,又是送汤送饭,几下就把李繁抓在了手里。
      还要搞什么研究,指点灶房出新菜,把个灶房弄的乌烟瘴气的,还美其名曰完善李家私房菜谱传家。
      据说现在打着写菜谱的旗号天天缠着李繁学《三字经》、练字,这已经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了,简直是把一根轻飘飘的鸡毛当调兵遣将的虎符用了!
      冯氏感觉自己又上了郑明的当,对这个郑氏她简直是防不胜防,真是左一当右一当,当当上的都不一样!
      偏偏以前冷冰冰的李繁好像也开了窍,又是笔墨纸砚,又是亲自启蒙,把郑氏撒泼耍横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就是郑氏天天偷吃、把她这个长辈气晕过去、还不服管教不孝顺这些事儿也不提了,就跟没发生过一样。
      哼!男人都是贱皮子,郑氏对他百依百顺的时候,他不屑一顾,现在人家对他又吼又叫的,他偏偏稀罕上了。
      冯氏悔得肠子都青了,她就不该给郑明发那一根鸡毛,弄得自己这个婆婆眼看着他们夫妻蜜里调油,李繁跟她也不贴心了,她真是有苦说不出。
      这天夕食的时候,李繁陪着冯氏吃了饭,闲谈中说起明日要去铺子看看,冯氏正欣慰呢,李繁接着竟然小心翼翼地提出要带郑明一起出去,顺便去找肖郎中给她复查一下。
      冯氏吃惊地差点把手里的茶盅掉地上。成婚以来,李繁从来没有在她面前认真地提过郑氏,就是郑氏天天在一边伺候娘俩吃饭,李繁也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别说正眼瞧了,连眼角都没夹过郑氏一眼。
      这回来不几日,就开始替郑氏说话了,还找了这么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她心里的不安更浓重了,不过,她张了张嘴,到底没驳李繁的面子,僵硬着脸皮点了头。
      李繁要是个粗鄙的农夫,他们一家还生活在瓦李村,就她这样的身份,就不是李繁两口子伺候她,是她要反过来奉承人家了。能给她一碗饭、一间屋就算好的了。她一个无儿无女的寡妇,一个不好,估计在李家连站的地儿都没有。谁又能奈何得了李繁?
      但他是读书人,渴望大好的前途,有所畏惧,自然强硬不起来。加上养育之恩、护恃之情,冯氏底气足,这些年活的很张扬自得。
      一个多月的时间,郑明打破了近一年来已经形成并固化了的和冯氏、李繁相处的模式,现在,就连李繁也变了,冯氏心里没来由地有些愤恨,不过,更多的其实还是恐慌吧,只不过她自己没有意识到,也不愿意承认。
      第二天,在淳和居里用了早食,郑明和李繁两人来到荣德院,浮皮潦草地请了安就走了。
      看着他们出双入对,冯氏的双眼都要被刺瞎了,又想起在厢房里沉默发呆的侄女,封氏对郑明的仇恨又深了几分。
      凭什么?凭什么她天天活的像春风里的花儿似的,杏儿那样的品性才情,却前途黯然,还不知道姻缘在哪里?

      郑明与李繁上了那辆细花布帷的两轮轿车,彩线、尤妈妈坐了后面一辆车。
      赶车的把式吴四儿约莫近五十的年纪,古铜色的国字脸,宽肩壮腰,是个朴实又威武的汉子,也是李家老爷手里的老人了。
      看着识远跳上了车辕,他招呼道:“少爷、少奶奶坐好了。”甩着鞭子吆喝一声,车子就动了起来。
      虽然这硬轱辘车子缺少橡胶轮胎,又没有弹簧减震设备和真皮沙发座椅,可是,郑明是第一次出门,前世经常坐飞机高铁满世界跑的她心里竟然有点小激动,听着车子轱辘轱辘出了李家的大门,郑明的胸口豁然开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