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5、回家 ...

  •   隔壁的三婶娘王氏正好出门,看到郑明眼前一亮,紧着招呼道:“明姐儿回来了!哟,我们明姐儿真漂亮,这是身子都好了!秀才公也来了。”
      “三婶娘好?家里人都好吧!”郑明也不屈膝福身,只把一张明艳的脸儿笑成一朵花。
      李繁也赶紧拱手问好。
      大木门“咯吱”一声响,郑广和听到动静开门走了出来,“真是明姐儿回来了?”那声音带着微微的惊喜。
      “爹爹,是我回来了。”郑明赶紧跑过去,笑嘻嘻地抱住郑家爹爹的胳膊,当着女婿的面,小女儿的这个动作叫郑广和微微有点不自在,不过心里很受用。
      “岳父安好!”李繁拱手问好。
      郑明看他至少把小腰弓了60°下去,心里哼道,算你小子眼儿亮,知道巴结最有话事权的人,要不然,当心郑家大哥二哥的老拳头!
      郑广和一身干净利索的短打,白本色对襟盘扣布上衫,蓝布宽腿裤,腰上系了宽腰带,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的。
      从女儿回来的惊喜中回过神来,看到李繁行礼,他鼻子哼了一声,转身开了两扇门。
      郑家是当地常见的四合院,门楼连着五间入身浅浅的罩房,迎面坐北朝南五间高大的上房,两边各五间厢房,大约一米多宽的廊檐下是青砖箍的高台沿,屋檐下没有精美的挂落,没有抄手游廊,显得中间的庭院更加阔朗,阳光更加灿烂,院子里的几棵树也格外的翠绿茂盛。
      三婶娘一起进了门,大着嗓门喊着:“大嫂,大嫂,明姐儿回来了。”
      吴四儿和识远、彩线拿了黄麻纸包的茶叶、点心、一条肉和早熟梨子、糖炒栗子、给孩子们的麻糖、米花糕、山楂糕、给泽哥儿的笔墨宣纸等等,一堆人喧哗着进了院子。
      连氏听到动静,从正屋里出来,正站在房檐下的台阶上往门口张望。
      两个媳妇严氏和王氏远远地招呼着“明姐儿回来了,姑爷也来了!”沿着东厢房快步走了过来。
      润哥儿像个小尾巴似的跟着后面,泽哥儿也从东厢跑了出来。
      连氏几步过来,扶了郑明的手臂,左右瞧着,“我的宝儿这遭可受罪了。”说着就红了眼圈。
      “阿娘,我都好了,没事了,真的!”郑明笑着安慰连氏,又紧着岔开了话,“难道阿娘不让我进去了?”
      连氏含着眼泪笑了,一边抽出帕子按着眼睛,一边赶紧让几人进堂屋。
      一堆人乱乱地见礼打招呼,泽哥儿也叫着“小姑母、小姑父!”润哥儿则羞涩地缩在连氏身边。
      李繁自进门嘴巴一直咧着,笑的跟小儿鞋子似的。
      一家人不分男女在堂屋坐了,连氏紧着问道:“明姐儿,你身子养的怎么样?还虚不虚,胳膊能伸展不,能吃上劲儿不?”
      郑明笑着回答道:“养的差不多了,板子都取了,再吊几天就彻底好了。”怕连氏不相信,郑明还摘了披帛,小心地伸了伸胳膊,攥了攥拳头。
      “好了好了,你这孩子,你说好了就好了,干啥还要乱动。”连氏赶紧起身过来,亲自拿了披帛给郑明把胳膊挂好,一边还埋怨着,却明显松了一口气。
      这时可没有ⅹ光,正骨全凭经验,如果出了偏差,长错位了可没办法纠正,也难怪连氏一直捏着一把汗。
      连氏虽然知道郑明的大概病情。但是,作为母亲,知道情况和亲眼看到她健健康康的自然不一样。
      “嘿嘿,那不是怕爹娘和哥哥嫂子们担心嘛。”郑明笑容灿烂中带着些娇憨,像个小孩子一样,在宠她惯她的大人面前不自觉地露出了真性情。
      一家人都笑看着她。
      大嫂取了茶壶要去沏茶,郑明吩咐彩线拿过带来的茶叶给大嫂,“阿娘爹爹和三婶娘尝尝这茶叶怎么样。”
      “这茶叶就是自己吃的,算不上太好。这次回来的匆忙,没来得及给岳父岳母备点像样的好礼,等小婿回去,再给岳父岳母和叔父婶娘捎好茶来。”李繁没好意思说这是本来打算送李家本家的,更不敢说自己没想起要回郑家。
      “女婿有心了。”连氏看看笑眯眯的郑明,几个月来为女儿忐忑纠结的心终于放下了一点。
      “娘,这么早大哥二哥就去地里了?”郑明问道。
      “噢,带着大石和贵福、李存去北头地里收糜子去了。老大媳妇,你去地里喊老大老二回来,叫老大去镇上割一吊肉,老二回来宰两只鸡。”连氏兴兴头头地吩咐着。
      “大嫂不用忙了,肉我们带了,叫大哥买两尾鱼回来,我给你们烧鱼吃。”郑明高兴地冲严氏喊了一声。
      “那红山窑巴掌大的个镇子,就一个肉摊,现在去还能有肉就不错了,哪有鱼卖,你当是你们城里呢。”严氏笑着白了郑明一眼。
      红山窑镇是从下郑往南九里地的一个小镇子,靠山,跟磐石镇不在一个方向,不过离下郑更近一些。
      李繁看着一群人忙乱,本来还有些不安的心慢慢安宁下来。他巴巴地看着乐晕了头的郑明,又是挤眼睛又是皱眉毛的,郑明才反应过来,赶紧对连氏道:“阿娘不用忙碌,李秀才一会儿还得回去,李家本家请吃饭,他不去不行。”
      “啊?一会儿就走啊?”连氏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没办法,有好几家亲房都要走动,明天他要回城,只有今儿一天。”郑明替他打圆场。
      小王氏沏了茶,彩线一一给众人递了,连氏端了茶吩咐小王氏道:“福梅,给前头的两个下人也送壶茶去。姑爷一会儿还得走,你先烙个葱花饼给姑爷垫垫。”
      “好的阿娘,我这就去。”小王氏应一声,拿了茶叶,去灶房泡茶烙饼去了。
      彩线到了郑家,那是比在自己家还要自在的,所以她没有像在李家那样站到门外去,而是很自然地端了一杯茶,追着郑家二嫂去帮忙了。
      乱过一阵,这才寒暄起众人身体可好,家事可顺,李繁的学业如何等等。
      寒暄一阵,李繁起身,郑重地躬身施礼告罪道:“本该请岳父岳母和叔父婶娘、舅兄们去瓦李看戏的,结果一家人回来就去三叔公家帮忙了,都是小婿思虑不周,还要请岳父岳母见谅,等下回小婿请岳父岳母和叔父婶娘去府城的戏园子看戏。”
      郑明挑了挑眉毛,这厮倒是会顺杆爬,刚许了送好茶,现在竟然还敢夸下这么大的海口,要请郑家人去府城看戏。
      孩子,你做的了主吗?你这样随便许诺,你那后娘答应吗?年轻人,太冲动了不好!
      连氏和煦的笑脸明显一僵,她下意识地看了郑家爹爹一眼。郑明端着杯茶,悄悄看了看郑家爹娘和三婶娘的神色,心里叹了口气,知道村里已经有了闲言碎语。
      村里难免有些人眼热郑家日子过的富足,嫉妒郑家姑娘嫁到县城做少奶奶。
      李家大张旗鼓地请来大戏,还唱了三天给李寄宝老汉送葬,秀才公亲自记礼,最关键的是,离的这么近,李家却没请郑家人去看戏,这就不是请看戏的问题了。
      多事的人会猜测郑家和李家的关系、郑家姑娘在李家的地位,个别气人有笑人无、见识浅薄想象力无限的村人能联想到哪里、预测到什么就不好估计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