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不至 ...

  •   长陵城东
      大堇太子李珑一脸愁容地坐在帐内,在他面前,一众军士正亦是士气低迷。
      “一日一夜过去,南宫将军反倒没了消息?”
      一位颔下生须的偏将回道:“昨天深夜,南宫将军还派斥候前来寻找殿下军帐,末将交代之后,斥候应该回去禀报了。换句话说,南宫将军应该知晓殿下成功突围,返回长陵这件事……竟然不来汇合,怕是……”
      听出偏将话外之音的李珑面色一凝,“这不可能!”
      另有一将“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费季礼,你莫要信口雌黄,乱我军心。南宫将军忠义之心,其心可鉴!”
      费季礼反驳道:“雷豹,我信口雌黄什么了?我军连败,已无可用之军。就算长陵全民皆兵,新丁又如何比得过南宫将军的大戟营?”
      “够了,如此局面下,你们竟然还要争吵?”李珑双目一瞪,众将皆跪伏在地。“大敌当前,若再有动摇军心之语,立斩不赦。”
      “南宫将军乃将门之后,一家七世许国,我可不会信他有异心。只是费将军说得也没错,我大堇已经退无可退,能多一分力量便多一分力量。”李珑呵斥之后,又安抚众将。
      就在此时,营外有一人不容通传,就大步走了进来。
      来人没有着甲,只是一身常服。眉宇之间与李珑颇为相像,只是年纪比李珑小一些,身材比起李珑瘦了许多,有些弱不禁风的文士风味。
      李珑为太子,与他面容相像之人,又能不经通传就能入帐之人,其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大堇二皇子——李珏。
      “皇兄,诸位将军。”李珏略一拱手,“皇兄交代之事,庞大人已经知晓,并且布置妥当。礌石滚木,热油火漆均已完备。城内开挖沟渠……”千珏顿了一下,调整了一下语气才继续说道,“以防水淹之计。”
      “嗯……”李珑淡淡应了一声,“加征民夫,定要做好万全准备,国难当前,定要做好万全准备。”
      李珏颔首,却有犹豫之色。
      李珑看出了他的踌躇,皱眉道:“二弟还想说些什么?”
      李珏踌躇片刻,咬牙道:“皇兄,啊不,大将军,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大将军应允。”
      李珑听闻,心中一肃。自己这位弟弟虽然不是一母同胞,但是从小与自己亲近,二人关系十分不错。此刻不叫自己皇兄,反而叫自己亲征兵马大将军名号,定然是有严肃的事情。
      “还请大将军应允,打开长陵西门,放城中妇孺前往西遗郡避祸。”李珏一拜,深埋头颅。
      李珑听闻,面无表情,反问道:“二弟何出此言?”
      “只因不忍妇孺留于城中,遭逢大难。”李珏压低了声音,“何况老弱病残,留于城中,于守城无益,不如放其离开,保全性命。”
      李珑忽然笑了出来,“二弟,你又妇人之仁了。”他笑得很大声,甚至前仰后合。
      李珏直起身,看着正在发笑的皇兄。
      “李珏!”李珑忽然大喝一声,“你以为妇孺离开了长陵,就不会遭难了?长陵若失,堇国不存。他们能逃去哪里?他们如何保全性命?”
      “皇兄!”
      “不要叫我皇兄!吾乃兵马大将军!此时此刻,守城待敌。彼时彼刻,拼死一战。胜则救国!败则死国!”李珑言辞激烈,难言悲愤之情。“此战事关国运,须长陵内外,国家内外,军民一心,团结一致,方可败中求胜,死中求活!”
      “你自己说,若此时放任城中妇孺老弱离开,将士们会怎么想?是我们已经承认未战先败,无取胜之心?”
      “我刚才帐中说,动摇军心者,立斩无赦!大军当前,你是皇子,更应该明事理。而不是在这里给我表演什么仁德!”
      李珏被李珑劈头盖脸一顿说,只是默然。他不得不承认,李珑的话说得激烈了一些,但是说得没错。
      眼下局面,若是军心动摇,恐怕不用姜军亲至,大堇自己就乱了。
      李珑看到二弟沉默不语,觉得自己方才的话说得也有些重了。毕竟连日处于重压之下,且昨天因为自己冒进又吞了一场战败,心中压抑到了极点。可自己身居高位,又不能随意爆发。
      这个时候,李珏一头撞了上来……
      “唉……”李珑气消了大半,他伸手挥退了帐中议事的将军们,然后搂住了李钰的肩膀,“二弟,父皇龙体抱恙,皇子之中,只有我们担重任。你要给你哥分担,而不是捣乱。”
      “皇兄,我……”李珏刚想张嘴,却被李珑阻止。
      李珑苦笑一声,压低了声音,“我又何尝不想以仁德立身?只是眼下危局,我们必须集中所有力量,运用所有手段。”
      “庞恭大人为民变法,分田制刚有作为,但为了保家卫国,也提出了坚壁清野之策。”
      “至于撤出妇孺,我也想过。但是却不能做。”
      “第一,战至此时,姜国定然已经派出了奸细,在长陵城外伺机而动。坚壁清野,就是为了不给奸细机会。此时若开长陵之门,不正是给了姜国奸细进城的时机吗?”
      “第二……”李珑涩声道,“那些妇孺之中,本就有将士家眷。兵力不足,我们只能征召民夫充入军中,这么一来,城中妇孺大半都成了军中亲眷。有她们在城中,为了妻儿家眷……男人可都会拼命的……”
      李珏听到此处,也明白了皇兄的意思。同时,他也明白了来时,为何首辅庞大人告知自己不要多言。
      以妇孺为人质,激起哀兵之心,决一死战。
      这是堇国最后的手段了。
      “皇兄,我明白了。”李珏深吸了一口气,“还请皇兄放心,我李珏虽不及你,但绝对不会为你添乱,更不会为大堇添乱!”
      “二弟莫要妄自菲薄,你与老三他们那些个不争气的不同!我于城外,你于城中。”
      “兄弟齐心,定克此难!”
      “皇兄……”李珏与李珑狠狠拥抱了一下,事已至此,兄弟之间已经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什么。
      李钰出了大帐,回到长陵城中。
      自从姜国发兵之时起,大堇内阁首辅庞恭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中。从早到晚,他俱在政事堂。
      年过七旬的庞恭早已须发皆白,多日不曾沐浴的他身上有一股怪味,让人闻之不忍靠近。然而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敢指摘一句。
      庞恭自入仕以来,便享有清名。亲力亲为,为国为民。后入阁中主持变法,内得天子倚重,外得庶民之心,堪称大堇第一肱骨。
      李珏身为皇子,在他面前,也是恭敬而立,执弟子之礼。“庞大人,我已经将城中准备妥当的消息告诉皇兄。”
      “殿下辛苦。咳咳……说是妥当,也不过是安心之举。大军当前,多少的妥当,都是不足的。”庞恭哑声说着。
      一旁次辅于龙贞说道:“阁老辛苦了,还请小憩一会。剩下之事,由我和各位同僚,一同处置。”
      庞恭摆了摆手,想要说些什么,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
      “老师,让我来吧。”李珏对于龙贞说道,说罢搀扶起了庞恭,“庞大人,保重啊。父皇已经抱恙卧床,你可不能再让我们担心了。”
      庞恭这才离了座位,进了阁后休憩。
      李珏复而转出,看到兼任太子太师的于龙贞也是眉头紧锁,于是便道:“老师,您要不要也去休息一下?”
      “不了,这政事堂,终究还是需要有人守着一个结果的。不论是好,是坏。”于龙贞长叹一声,然后看向了这个从小跟着自己读书的二皇子。
      “愿,天佑我大堇!”
      一日
      两日
      三日
      四日
      ……
      一连七日,长陵城外,丝毫不见姜国大军的影子。
      李珑坐镇长陵大营,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件事情。“漓江郡与长陵不过六十里,按照姜军的进兵速度,不管怎么说也不用走上七日!”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长陵城内,李珏也是如此认为。
      “如果不从漓江郡来,难道姜军主力是从崇山郡来?”兵部尚书汪玉符说道,“可崇山郡不适合用兵,就算有奇兵突起,我亦有关隘可守。那廉阆乃是当世名将,不可能舍近求远!弃正用奇!”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庞恭淡淡道,“原本要从漓江郡向长陵进发的大姜主力,没有来。”
      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但总比全是坏消息要好。
      李珏如此想到,“如此不是给了我们运转之机?”
      “两日前,又有派了两拨使臣分别去了梁、邺两国。先前他们畏惧姜国累世之威,背弃盟约,见死不救。如今我大堇一国困姜国大军七日,足以让两国为之改观。”
      汪玉符难得露出了一丝微笑,“若是他们即刻发兵,不消交战。只消梁国东出崇山抵阳湖郡,邺国陈兵姜国国境之外,大堇便可破此危局!”
      李珏看着一众重臣,说道:“我想我们自己要先弄清楚,为什么大姜主力在漓江郡按兵不动?”
      又过了一日,派出去的探子终于有所回报。
      看着送到案头的消息,李珏与一众内阁大臣俱是惊喜不已。
      “七日前,上将军南宫彦,以奇谋断姜军粮道。在镜湖之上凿沉姜军运粮船十五艘,又搜集焚毁郡县中大船,阻止姜军借用水路快捷运粮。”
      “又将所率六千大戟营兵卒化整为零,以小股兵力埋伏在阳湖郡与漓江郡的各处道路上。但见姜军粮草运送队,则出手袭扰,一击不中,随即撤退。只求粮草,而不交战。”
      “如此一来,姜军水路只能用小舟运粮,完全无法满足先头部队所需,只能派出大军护送,往返于陆路。”
      “两地往返,自然耽搁时日。姜军已经在漓州郡四处强征粮草。南宫彦又藏兵于民,伺机破坏,煽动民意,毁坏军心。”
      “如此这般,竟以六千人残兵,拖住了姜军主力整整十万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