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盟主之死 ...
-
白虎岭一役后,本以为江湖会重新归于平静,可谁都没想到,第二日发生了一件引得整个武林沸腾的事——武林盟主沈天风离奇死亡!
沈家庄挂上了白绫,庄内整日充斥着奴仆的嘤嘤哭声,一股浓郁的悲痛笼罩在整个沈家庄。一夜之间,沈天风死亡的消息在江湖中传开了,弄堂里、小巷中、石桥下......人们四处谈论着沈天风的死因,众说纷纭。一开始有说暴毙的,有说得病的,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但到了后来几乎都认定了一个说法,那就是死于严无及的霹雳阴阳手和霹雳掌。
大夫请了五六个,仵作来了两三双,无一例外都说沈盟主没有外伤,没有中毒,没有别的内伤,只有方丈派独门武功——霹雳阴阳手和霹雳掌留下的内伤。“沈盟主由于伤势过重,加上本身气虚血亏,导致气血外流,无法周转,所以才,才......”虽说得委婉,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沈天风死于严无及之手。
这下严无及成了众矢之的,有的门派甚至声称要为盟主报仇,开始追杀方丈派,其中尤以瀛洲派最甚。
一只黑鹰盘旋在翡翠湖上,似乎被身下这一片深邃的碧湖迷住了,转了几圈才舍得滑翔而下,落到玉魄手臂上。玉魄从老鹰脚上绑着的竹筒中抽出一卷纸,左手一抬老鹰便自觉飞走。她展开纸条,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少主,纸上写的什么?”鸣翠好奇少主为何神情凝重,索性直接开口问。
“教中传来消息,说沈天风已死,现在江湖上几乎都以为他是死于严无及的掌下。”
“哈,那不是很好嘛,一切都我们的计划之中。”鸣翠不解,“少主有什么好担忧的?”
“因为我说的是‘几乎’。”
玉魄思忖着走到栏杆旁,望向翡翠湖。她喜欢看湖,就像玉旻胥爱做的那样,只需默默看着,看水纹悠悠波动,看水鸟游荡,听沙沙风吹树叶声,不说话也不动,所有的感受都集中到脑子,这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也是思考时的习惯。
“现在各大门派都对沈天风的死深信不疑,只有一个人心生怀疑,就是他儿子沈楚行。沈楚行不但不相信他爹是被严无及害死的,还打算自己调查他爹的死因。如果被他查出是我们在背后捣鬼,可能会误了义父的大事。”
提到沈楚行,玉魄便想起曾在白虎岭见过他。沈楚行面容俊朗,脸庞轮廓柔和流畅却又不失阳刚之气,配上那双十分有神的明眸,整个人尽显侠义少年的气质。不仅如此,根据《江湖名人志》的记载,他还有绝顶的武功和聪明的头脑,十四岁的年纪便已掌握梅花剑法第七层的内功心法和招式,之后更是替他爹除掉专吃小孩的西域狂魔,破获升阳首富一家的灭门惨案,堪称“青出于蓝”,江湖皆传其是沈盟主未来的接班人。
“那该怎么办?”鸣翠赶紧问。
任凭他查下去可能会坏了我们的计划,玉魄心想。“我们要下山一趟。”
沈天风头七将过,前来悼念的武林人士也跟着减少,一路上越到沈家庄越没几个人影,看来那些号称侠肝义胆,重情重义的门派也不过如此。可是就在离沈家庄还有一里路时,她们偏偏碰到了方丈派的严无及和宋青。
“站住!”
严无及发现是那日在白虎岭上与他作对的两名女子,一股怒气瞬间冲了起来。若不是她们搅局,他现在也不至于落得个害死武林盟主的罪名,甚至被各门派追杀,而那玉龙教反倒因此重新在江湖上显名。真是岂有此理!
“哼!都是你们这两个黄毛丫头坏我好事,看我今天如何收拾你们!”
严掌派一说完就开打,果然是豪放冲动派,一点也不磨叽。
“少主你躲远点!”鸣翠叫道,随即冲向前与严、宋二人扭打在一起。
玉魄不会武功,只能站在旁边想办法如何脱离困境。鸣翠武功一般,加上严、宋二人以多欺少,开始渐渐处于下风,她知道鸣翠可能不是两人的对手。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鸣翠已明显力不从心,宋青看准机会,乘胜追击:“快师父,我们使出双掌合璧!”
只见严、宋二人,一人左手,一人右手,两手相对,互通内力,将全部力量汇集于掌心,直冲鸣翠而去。“呀!!”两人凶狠叫喊着。
两只发出红光的手迅速逼近,鸣翠只得踉跄后退,眼看就要中掌了!——“哐当!”一道拔剑声响起,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从空中冒出一个白衣少年,翻到三人中间拦下了那一招狠毒的夺命掌。
“啊!”“啊!”被这么突如其来的寒冰利剑所截,两只早已红得发烫的手宛如被刀割,被吹裂,疼得严无及与宋青直叫唤。
是沈楚行救了鸣翠。
“沈楚行你什么意思!”严无及也不顾手上的伤了,他气得鼻孔都大了。
“请严掌派恕罪,晚辈只是不想严掌派杀了这位姑娘。”沈楚行收剑入鞘,双手作揖,还不忘先给严无及行个礼。
“她在白虎岭上坏我大事,还害我背上了害死武林盟主的罪名,不杀她难解我心头之恨!”说话间,玉魄也跑了过来,他看着这两个黄毛丫头,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
“师父说得没错!”宋青手指着沈楚行,“你少管闲事!这笔账我们今天算定了!”
鸣翠望向玉魄,玉魄望向沈楚行,后者与她四目相对,眼中是猜不透的意味。随后他转头说:“严掌派,请恕晚辈直言,二位姑娘在白虎岭的言行并非故意冒犯方丈派,只不过是从公平道义的角度替方石,替瀛洲派,替武林同道说了句公道话。”
哼,这话分明在说师父无理取闹,宋青给了沈楚行一个不屑的眼神,阴阳怪气地说:“你小子该不会看上这两个小娘们儿了吧,这么帮她们说话?”
“你胡说些什么!”沈楚行都没急,鸣翠倒是第一个急了,要不是被玉魄拉住,她肯定要骂回去。
“宋少侠,我沈楚行做事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不管你怎样揣摩,我跟二位姑娘清者自清,不惧旁人说闲话。”沈楚行说,“至于严掌派背上的害死我爹的罪名,其实我是不信的。”
“哦,你不信?”严无及上前一步,心急地问。
“没错。虽然江湖上都传言我爹是由于内伤过重,不治身亡,但我清楚我爹的武功和内力,就算贵派的武功很厉害,也不至于将我爹伤成这个样子,所以晚辈觉得我爹的死另有蹊跷。”
这么多天下来,终于有人相信不是他严无及害死沈天风,而且这个人还是沈天风的儿子,在经历了连续不断的追杀和唾弃后,能听到有人这样说,严无及激动得差点在原地跳起来。
“沈少侠不愧是沈盟主的儿子,智勇双全,跟江湖上那些势利眼、墙头草就是不一样。”刚才还在嗔怪沈楚行,这会儿竟开始夸起来了。
“严掌派过奖了,不过我一定会彻查到底,弄清楚我爹的真正死因,也为严掌派洗脱罪名。”沈楚行继续道,“就算到时候查出来我爹的死真的跟严掌派有关......那也是我爹自愿的,晚辈不会追究,也会尽我所能劝说其他门派不要再因为我爹的死而怪罪方丈派。”
有了沈楚行的承诺,严无及放下大半颗心来,至少比完全没人相信他要好,他也不再跟那两个黄毛丫头一般见识,简单扫了两眼就带着宋青离开。
打发走了二人,沈楚行想到还有二人,赶忙礼貌问道:“对了,不知二位姑娘芳名?”
“我叫鸣翠!这是我少主玉魄——咳咳!”想必是在方才的打斗中被严无及跟宋青打出了内伤。
沈楚行上前一步又立刻停住:“要不二位姑娘到庄内一坐,我请大夫给鸣翠姑娘看看伤。”
“那就先谢过了。”玉魄说。
沈家庄就在不远处,一路上沈玉二人聊起了天。
“那日在白虎岭,姑娘面对虎视眈眈的方丈派依然能够临危不惧,从容不迫,说的话是字字在理,句句有道,实在让我佩服,至今也没能忘记姑娘的风姿。”
“沈少侠谬赞了。”玉魄说,“依我看沈少侠也是英雄豪杰年少有为。方才拦下\'双掌合璧\'的那一招想必就是沈家的\'梅花剑法\'吧。据说\'梅花剑法\'分三段,依次为白梅、黄梅、红梅,每段又有三层,总共九层,而沈少侠方才使出的便是三段红梅的招式。看来沈少侠大功告成,天下没几个是你的对手。”
她为何知道得这么多?沈楚行第二次打量起玉魄。与第一次在白虎岭相比,打扮几乎没有变化,还是那一身素净朴实的穿着,身上没有一件配饰,连头发也仅用一条白色缎带绑出一个不高不矮的发髻,下边长发随意披散。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寻常老百姓的人,却总能说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话。仔细看来,她的身上似乎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好像在说“我知道你”。凭直觉沈楚行断定此人绝非一般女子。
“哪里哪里,实不相瞒我还有最后一层始终没有练会,比起我爹……”大概是想到了莫名身故的父亲,沈楚行悲从中来,“算了,不说这个了——姑娘可否喜欢赏梅?我家现在正有盛开的红梅。”
两人一路上相谈甚欢,从咏梅谈到花中四君子,再到各朝各代有名的诗词佳作,海阔天空,欣然畅谈,其间语笑嫣然,一盏茶下来仿佛已经成了多年的好友,所谓“意气相投”说的大抵就是这个。鸣翠一言不发跟在后面,她察觉到两人肯定互相有点意思,不怀好意地笑了。
沈家庄的白绫依旧铺天盖地,只是不久前绕梁三日仍不绝的嘤嘤声减弱了许多,看来全庄上下已从悲痛的泥沼中抽出了大半截身子。庄内的生活正渐渐回归常态,管家仆人护卫都开始各司其职,一个头捆白绫的仆人带鸣翠下去看大夫,玉魄则跟随沈楚行去往沈天风的灵堂。
沈家庄的布局是传统的方形,左右对称,中间以一条宽敞的青石板路分开,左右连上纵横交错的碎石小路,亭台楼阁,殿堂楼宇便在一条条小径之间。沈楚行口中的红梅长在路边,错综交错地镶嵌于整个庭院之中,本该与浅绿色的屋檐交相辉映,更显自然,而如今却碰到白事,反倒显得突兀与不合时宜。
沈天风的灵位设在西北角的一个祠堂中,按照习俗,入殓出丧已经结束,桌子上只有一块牌位,面前的各式水果都还新鲜。玉魄在下山途中买了香烛,现在正好派上用场,再给沈天风叩三个头,也算是晚辈对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武林盟主的敬意。
“晚辈虽与盟主没有什么交情,但心里一直仰慕盟主的侠肝义胆,您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一路走好。”
虽然只是简单的吊唁,但玉姑娘特意为此下山,沈天风心中免不了感动。
礼毕起身,玉魄自然地询问起沈楚行对严无及承诺的“彻查到底”。沈楚行表明了自己对家父之死的疑虑,他不相信武功高强的沈天风会由于内伤而暴毙。
“所以我现在怀疑我爹很可能是在之后被人加害致死的。”沈楚行说。
“沈盟主从白虎岭回来后的第二日就身亡了,如果你想的没错,那么凶手极有可能是在前一天晚上行动的。”玉魄思考推测时会不自觉踱起步来,“你当时发现什么可疑人物没有?”
沈楚行仔细回想起那天晚上的经过:沈天风戌时过后喝了药就休息了,沈楚行在自己房间外练剑,一直练到亥时,巡逻的护卫也都按着常规的路线巡逻,期间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也没有人听到什么奇怪的声响,直到第二天仆人去给沈天风送药时才发现人死了。他在脑子里把那天晚上的事过了一遍,还是找不出任何可疑之处。“没有。”沈楚行无奈地摇头。
玉魄悄悄松了一口气:“那嫌疑人呢?你觉得谁有可能加害你爹?”既然暂时没被发现,不如顺着沈楚行的猜测分析下去。
“我爹平素除暴安良,四处匡扶正义,心地又仁厚善良,从没有得罪过谁,更别说和别人结下什么梁子非得要他命不可……”一经提醒,沈楚行突然想到他爹出事前半个月发生过一件事。
那天是元宵节,沈盟主宴请江湖各大门派共度元宵佳节并庆祝自己四十九岁寿辰。当天沈家庄门庭若市,前来过节和祝寿的人络绎不绝,带来的贺礼更是堆得比山还要高。沈盟主也不吝啬,除了堪比皇上的满汉全席的佳宴,还请来了全城最有名的歌姬舞女、戏班杂耍,载歌载舞,热闹了一整天,晚上更有专门的花灯展览。这一套流程走下来本该给沈盟主挣足了面子,可是却被一个突然出现的老妇破坏了。
老妇是从人群中冒出的,当时沈天风跟他儿子正陪同蓬莱、瀛洲、东海掌派赏灯,为他们详细介绍着花灯制作的巧妙。老妇衣衫稍显破旧,脸也不是很干净,一副疲惫的样子,但询问出谁是沈天风后就变得精神百倍,一下子冲过去拉扯他,张嘴就破口大骂,指责沈天风害死她女儿。其他人听到这边有动静都纷纷凑过来看热闹,然而没有一个认识这名疯妇,而且大家相信沈盟主的为人,所以都觉得这个女人是在发疯,只想赶快赶走她,免得坏了赏灯的雅兴。与其他人不同,沈天风面善心慈,不仅没有追究老妇对他的言语辱骂,还给了老妇一个说话的机会。
据老妇的话,十二年前沈天风这个无耻之徒□□了她女儿,害得这名未经人事的花季少女从此变得疯疯癫癫,行为古怪,就像失了心智,只记得那次可怕的经历,仿佛每天都活在噩梦中,她们母女俩的生活也再没有正常过。就在今年春节的时候,女儿再也不堪折磨,上吊自杀了。别人阖家欢乐喜度春宵,老妇却只能一个人守着女儿的尸体,想着永远也听不到女儿的声音了。屋外的炮竹一次次欢快炸响,她对沈天风的恨意越来越浓,最后决定不远千里也要找他讨个说法。于是次日她便从陵州千里迢迢走到沈家庄。
说完了事情的经过,老妇满心以为会就此扯掉沈天风虚伪的面具,然而这个伪君子却矢口否认,并且非常肯定地表示自己绝没有□□过任何人。沈天风出生名门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养,在当上武林盟主前就有“仁义君子”的称号,与那时还是蓬莱掌门之子的赵生水被江湖中人并称为“仁侠双士”,要说他会干出这种下流勾当,众人是万万不能相信的,而且这个老妇来路不明,谁知道她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大家一致认为她压根在胡说八道,尤其是蓬莱掌派赵生水,极力否决妇人所述之词。最后老妇还是被赶了出去,这场赏灯大会也让她搅得草草结束。
听完了沈楚行的讲述,玉魄认为他的看法不无道理,不过那个老妇半个月前就已经离开,去了哪里也没人知道。她把问题抛给了沈楚行,想知道他要怎么办。
沈楚行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沉默了下来,微微皱眉,像是在慎重思考。片刻过后,他说:“她说她是陵州人。”
“你要去陵州?”
陵州是一座边塞小县城,位于西泠国的西北边,紧临外邦核儿赞,距他们所在的国都景华两千里,是外邦进入西泠的必经之地。陵州的西边有一道一夫关,此刻关外西泠国和核儿赞正在开战。
因为不太清楚陵州的情况和那名老妇的背景,玉魄觉得贸然前往可能不太合适,但沈楚行心意已决。“这是现在唯一可能的线索,我一定要去看看。”他语气果断坚决,为父亲申冤的决心难以动摇。
“好,我陪你一块去!”她想,不管沈楚行现在有没有怀疑我们,最好还是把他引到错误的方向上。
“玉姑娘你……”他觉得这是沈家的私事,没有必要把无辜的人也牵扯进来,因而不愿意麻烦玉姑娘。
玉魄知道沈楚行要说什么,当即找好了理由堵住他的嘴。一方面,沈天风是受人尊敬的武林盟主,他的死不光是沈家的事,也是武林的事,她玉龙教既然重出武林就理应尽一份力;另一方面,沈楚行今日救了她和鸣翠,是她们的救命恩人,恩人有事也理应相助。
言之凿凿,沈楚行想拒绝都难:“那好吧。”
就这样两人约定三日后启程。
傍晚时分玉魄和鸣翠回到了玉蕴辉山。今日不晴也无雨,既看不见橙黄与碧绿交织的奇光异色,也听不见雨与湖交融而泛起的淅淅沥沥声,只有一片阴沉的天空与死静的湖水。
鸣翠跟着进入湖中小亭,边把玩手里的药包边打趣道:“少主你跟那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沈少侠进展得不错嘛。”
玉魄找了个石凳坐下,瞄了一眼正绕着鸣翠食指打转的药包:“你这即兴发挥的本领也不错嘛,随随便便就骗了他沈家庄两包药,我还以为你真受了内伤。”
鸣翠“嘿嘿”了两下就不再说话,等着少主下一步的安排。
只见玉魄慢慢品起了顾渚紫笋——一种专门进贡给皇上的茶。知道她爱喝,玉旻胥不知从哪里就给找来了。果然茶是好茶,不负盛名,唇齿留香,沁人心脾,一瞬间玉魄脑海中出现了玉旻胥的形象。“我要去一趟陵州,你留在这里待命,以免错过义父的传信。”
少主去陵州不带她玩,鸣翠很失落,可她知道分寸,主人的命令是绝不能违背的,只好乖乖待在山上。
这边安排完了,玉魄望着藏在云层后边的残月,离出发还剩三天,还有一件事要做。
夜色撩人,满天星斗,月光倾泻下来铺满地面,地上散落片片梨花。苍穹之下,梨花树间,一个人影在窜动,时而翻身跃上枝头,时而落地轻点白梨,忽高忽低,忽远忽近,难以捕捉。
紫衣男子施展轻功蹬踩着株株梨树,双臂挥动蓄力,最后一跃踏上最高点。这一刻世界好像为他静止了,四周沉寂无声,连花瓣也生怕掉落,只见他两只手掌互相合十、转动、分离,慢慢打出太极的手法,待到内力全部汇聚丹田后果断向下出掌,毫不拖泥带水,一瞬间整片梨树娑娑作响,满地花瓣凌空飞起,升向高空——这是方丈派的“霹雳掌”。紧接着男子迅速脱离梨海,冲向靠立着石桌的佩剑,抽出剑身,一个箭步飞身上房顶,脚踏琉璃瓦,手舞惊鸿剑,飞檐走壁直追漫天花瓣去,眨眼间道道银光闪现,响起声声破空之音,剑切梨花,落地无完璧——这是蓬莱派的“沧海一剑”。
“啪啪啪!”底下突然响起一阵掌声,玉魄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仰头看着站在屋脊上的男子,夸赞道:“义兄真是好武功!”
高处的花圣雨背向明月,银白的月光为他照出了完美流畅的身形,从底下望上去,仿佛一座冷艳的雕像,略带凉意。他利索地收剑,打开双臂,仅左脚稍稍用力一蹬,便以“飞仙下凡”的轻功从十几尺高的屋脊稳稳落到玉魄面前,带起微微凉风,整个过程优美至极。
“各门各派的武功绝学都被你给学去了,你还真像义父所说,是个\'武呆子\'。”玉魄调侃道。
花圣雨也笑了:“练练手罢了。”但其实他就是一个对武功如痴如醉的“武呆子”,向来都是不爱美人爱武功,也因此常常被人感叹:白白可惜了这副好皮囊。
“对了,你找我何事?”他接着说。
“那晚你暗杀沈天风,应该没被什么人发现,但沈楚行还是坚信他爹的死另有蹊跷,执意调查……”玉魄把上次下山的前因后果都告诉给了花圣雨。
“需要我做什么?”听完玉魄的讲述后,花圣雨问道。他们一个主要负责谋划,一个主要负责执行,这是多年来形成的办事模式。
“我来就是要再一次提醒你,这段时间江湖上必然会生出各种事端,我走之后你一定得按计划进行,千万不能出差错,要不然我们就功亏一篑了。”
“放心吧,我会照之前说的那样做。”
有了义兄的保证,玉魄就放心多了,她相信花圣雨。“还有,你的\'幽冥功\'练得怎样了?别忘了,到时候还得靠它去击败武林群雄,这才是你最终的任务。”
玉魄大概是看他在练别门别派的武功,担心他忘了正事,才如此叮嘱。不过花圣雨知道孰轻孰重。他从十二岁起就被玉旻胥收养,跟他一起招兵买马创建玉龙教,仅用了两年的时间,玉龙教便在江湖上声名大噪。
当时玉旻胥不知从哪里找到座金山,在江湖上豪气地收购各类奇珍异宝、医药典籍、兵器武学……仅仅为了此事他不惜游历整个西泠国,凡到一处必悬赏,行事招摇,挥钱阔气,一下子就打响了玉龙教的名气。自然有不愿出卖武功秘籍的,他便花重金收买天下第一神偷为他偷盗临摹,甚至暗中收集各门各派的往事、秘密。虽然玉龙教在江湖中的名声这么大,但没有人见过教主的真实面目,连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他独有的“幽冥功”和惊鸿剑,于是便有了“幽冥现,惊鸿出,抬头见玉龙”的说法。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玉龙教竟销声匿迹了。
也就是在玉龙教退出江湖的这段时间里,玉旻胥不但将之前得到的各种武功秘籍送给花圣雨,更把“幽冥功”和惊鸿剑也传给了他,甚至于自己的教主之位,其目的就是为了现今之大事。
“我知道,”花圣雨点头,“我现在基本练完了,只是需要多些时日精进巩固。”
“那就好。”
玉魄离开后,院子里又开始响起阵阵舞剑声。
城门口边上,一白衣男子双手抱胸,倚靠城墙,任人流穿行,他独盯着一个方向,似乎在等某个人。过了不多时,视野里出现一张熟悉的面孔,她来了。
“我迟到了?”玉魄抬头看了看天色,他们约的是辰时。
“没有,是我到早了。”沈楚行解释道。
两人确认起了行李,沈楚行注意到玉魄牵的是产自南部的红鬃赤马,额上还有块十分罕见的白斑,品相极好,但是只有一匹。
“怎么只有一匹?”他用眼神示意玉魄,“你说马匹由你带来,不需要我准备,现在马只有一匹,我们有两个人,怎么骑?”说是这么说,但语气之中并无责怪之意。
“说来惭愧沈少侠,我不会骑马。”玉魄尴尬地笑了。不会就是不会,倒不如大方承认。
想往常的玉魄总是那般镇定自若,没想到此刻还能看到她略显窘迫的一面。“原来是这样。无妨,你与我同骑一匹马即可,只是……”他略作停顿后说,“不知道玉姑娘介意与否?”
“沈少侠放心,我不会在意,你也别多想。”玉魄笑着说。
心里突然觉得有点低落,明明语气甚好,可“别多想”三个字听起来总是莫名地有些疏离。沈楚行很好地掩饰了内心的想法:“那好,出发吧!”随即跳上马,又拉起玉魄,就这样两人出了城门,向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