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用一个寂静的凌晨和一场无声的哭泣,我看完了连载章节。无法用一个确切的字眼来描述它带给我的震撼,无关乎黑与白、对与错、是与否、正与反,那更像是一团模糊的灰色阴影盘桓在心头,试图破喉而出。
    我是如此地喜爱它,因此,请容许我用毫无修饰与节制的语言来表达对它诚挚的赞美。
    掩卷后我想了很久,籍由一朵盛开在髑髅之上的花,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欲得文明之福,必经文明之痛?
    信仰,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抑或是所有神圣不过是信众虚构的幻象?
    不,也许并没有那么高深。事实上它只是一个背负着宗教沉重外壳的故事,一首书写着生、死与爱的隽美长诗。
    生,死,爱,这是隽永的人生主题,也是永恒的无解之谜,就如同文章中那句“单纯到无可理喻,因而复杂到无可捉摸”。
    为何而生呢?
    我想到了哥珊这座城市,这座以大理石和花岗石为躯、以云母辉铜和水晶为肤、以碧玺河为精魂的教皇国神圣中心,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这世间还有宽容的存在。但那又不是一种纯粹的宽容,它掺杂着悲悯、冷漠、市侩,那是用岁月的流逝和沧桑的见证铸就而成的钢铁意志。
    旧圣廷的异端迫害,新圣廷的偶像崇拜,“辉光之父的一个个教派便是这样诞生,胎死的、夭折的、在争斗和杀戮中丧生的儿女不断将肝脑涂上她的裙裾”,所有的混沌,它都以母亲般宽广的胸怀一并包容一视同仁;朝代的更迭,圣贝鲁恒的决断,八千或有辜或无辜的人在哀号在流血,“整个哥珊连骨头缝里都是红的,但这些很快就被几场随之而来的大雨自然而然抹去”,杀戮之后,它依然保持着如少女般圣洁无暇的处子身躯。
    因为遗忘而宽容,因为宽容而纯洁,因为纯洁而永生的哥珊,人们称呼它为纯白之城、永生之城,它在,教廷既在,神明既在,信仰永存,它是这个故事当之无愧的精神根基之所在。
    为何而死呢?
    那场无声的哭泣是从普兰达的末路悲歌开始的。
    18岁的红发少年,诫日圣裁第六军赫赫有名的战将“幼狮”,明知贝鲁恒对教皇举起反旗依然紧紧相随,不为“洁净宗座”,不为给贝鲁恒奉上三重冠,只是为了追求偶像的耀眼辉光和心中如粉色般甜蜜的梦境。
    当贝鲁恒的病入膏肓和第六军的溃不成军生生击碎他的信仰时,他毅然地选择最后一战,高喊着:“‘所有死战至今的兄弟!所有相互扶持、直到这一刻的兄弟!……如果你们想证明自己的尊严,那就跟我一起去战斗吧!如果你们不愿辜负自己的选择,不愿辜负挚友的每一滴鲜血,就跟我一起去战斗吧!’”这是何等决然的、无悔的、从容的赴死,“去爱一次吧,普兰达!一个苍老而刚硬的声音喊道——去爱一次吧!高傲如处女的长剑带着铿声扬起,寒光闪耀,划破了烈马长鸣与风的吼叫。”
    没有什么能阻止死神脚步的临近,普兰达听着生命流逝的声音问他的神明他的偶像:“‘古代的圣徒会祝福为神而战的人,他们显现奇迹只要一吻,就能让腐烂成白骨的死者重新活过来,容貌如初……是这样么?’”是的,贝鲁恒回答他亲吻他。
    18岁的红发少年,微笑着离开凡世,用死亡发出生命中的最后一击:他的信仰依然存在。死于幻梦,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荒谬,也是最大的幸福。
    (未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