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我们相遇那一天 ...
-
西北的夏末也是艳阳高照,却热而不燥,天朗气清,云也挂的格外的高。
我穿着玫红的印着小猫短袖,深蓝色的牛仔裤,长到大腿的头发被编成三股辫,自然下垂,流海分的也不对,一边多,一边少的头发被分出来,剪成了齐刘海。看起来有些的土,就连我的奶奶也忍不住调笑我说我的发型土的如乡下老家的阿婆们。但我从来不注意这些,只有心头的喜悦,包裹着我。我开心的跟初中的后桌李志熊走在去往西亭一中的路上拿录取通知书。李志熊跟一米七的我一样高,我转过头看见他的桃花眼还是像往常那样如寒潭般冷静,卷翘的睫毛忽上忽下,干练的寸头也遮不住他几分女生的秀气,高挺的鼻梁,又为他增添了两分男子的英气“那可是全省第二名的高中,是我每天都学习学到三点钟换来的,即使我们的初中是一个每个班只能考上高中十几个人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校。熊熊,你也很开心,对吧?”我喋喋不休地向他诉说着我的喜悦,只有我还在唧唧喳喳的像个鹦鹉一样不停吵着李志熊,李志熊还是平常那副冷静的的样子,不说话只是听着我讲。
“季老师,谢谢你,要不是你建议报一中,我们就报第三名的学校了,错过这么好的学校多可惜!”李志熊的妈妈对我妈妈说道。
“有了李志熊,还能多照顾照顾我的女儿呢!我教李志熊和谢梦蝶他们的班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个不错的孩子。”我的妈妈对李志鹏的妈妈礼貌一笑。
我跑过去拉妈妈的手,还沉浸在兴奋里的声音接近破音“妈妈,我们今天顺便请李志熊和她的妈妈吃饭吧!李志熊初中对我很好,我很想谢谢他!”
妈妈沉下嗓音说了一句好,一整路都没向我施舍第二个字,同时把手缩了回去。我的手继续向上伸去找她的手,却一把就被很用力的甩开了,然后快步直趋,只给我留一个背影,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对我说“离我远点”。悲伤跟气愤在我心头一闪而过,并没有停留,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到了餐馆,我们四个坐在一起,我和李志熊立马被邻桌两个中年男士吸引了,一个秃了顶,圆圆胖胖的,一个个子清瘦,头发和李志熊一样短,后背却挺得笔直,身旁似乎环绕着浑然正气。李志熊坐在我对面,身子往下低了低,将手轻轻放在桌子上,藏在身前,指着那两个中年男士,轻声对我说“看,那两个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像不像老师。”我笑了笑“还真是。”
我和李志熊正聊着,菜上来了,是湟源里脊,金黄的汤撒在我刚刚炸出来的酥里脊上,香味随着“滋滋”的声音完全冒了出来,蔬菜红绿点缀,色彩艳丽而饱满,它用自己的魅力极力的诱惑着我。
筷子筒放在我妈妈的旁边,我催她快把筷子给我。忽然,她一把把筷子拍在了我的桌子上,这个动作让我一惊,对面的李志熊和妈妈已经有一些震惊,她又不管不顾的紧接着说“要不是你开学第一天得开家长会,我早就跟朋友去西藏旅游了,就是你,拽着我。我暑假还没过完呢!”
话音未落,我尴尬极了,我连忙看向李志熊和李志熊的妈妈,在他们脸上寻找是否出现了同我一样的尴尬的痕迹。李志熊面无表情,只是快速的上下眨动他那长长的眼睫毛。我可以清晰的感觉出,他们已经尽力在粗拙的隐藏了。我心里很抱歉将自己的尴尬带给了他们。
饭桌上再也没有说话的声音,饭馆里的人交谈的声音很嘈杂,但依旧穿不透寒冬里湖面上厚冰一样的气氛。没吃几口饭后,我已经没有什么胃口了,我只能不知所措的坐在凳子上,仿佛已经沉溺在冰湖寒冰之下,极尽窒息急迫等待有人能把我打捞上去,无力感包围着我,我就好像快要在这里失去氧气。
李志熊说“妈妈,阿姨,我和梦蝶先去取录取通知书了”他拉起我的手便从饭馆跑了出去。
我们走在路上,踏着大片叶子洒下来的阴影,李志熊问我“梦蝶,你想过考什么大学吗?” “我最喜欢传媒类的大学,我要学文科。熊熊你呢?”“我还没想好呢!以后我们要一起努力哦!”“好的!”说着说着我们已经走到了学校门口,门口印着和校门一样大的高铁车票,干练有力的仿宋体在上面写着“一中通往 梦想”。那抹清新的淡蓝色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清新的糖果蓝色是梦想,是光明的未来,是我和李志熊的纯洁无暇的友谊,那一刻,我仿佛觉得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学校门口的喷泉雕刻成鹅的样子,不断的喷出水,亭台水榭,诗意盎然。两栋教学楼连接的地方,是一个走廊,可以遮风避雨。这一定是特别的缘分,考入了自己参加中考的考场,我迫不及待的幻想将与这所学校发生的故事。我和李志熊漫无目的走着,仔细观察着将要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一草一木。学校里种满了蔷薇,在夏末尽情的绽放,她们的笑脸,送给每一个将要与她有缘的人。
背后忽然出现了的两个女生她们与校园里的小鸟一起嬉笑,谈论着些八卦,我也竖起耳朵尽力的去听,只听其中个女生说“哎哎哎,咱们初中学校学播音的那个校草,也考上了这个学校”,另一个女生答应到“真的吗?据说初中喜欢他的女生可多了,这回又能看见他啦!”
“漫画走近现实?有趣。我倒要看看活着的男神是什么样的。在这个学校一定能遇到很多很多有趣又优秀的人吧?”我这样想着,喷泉声和着我和李志熊的脚步,送我俩离开,为我唱着悦耳的“下次再见”,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这条要重复要走三年的路,准确来说是第二次。这可能是命运的使然,也可能是命中的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