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8、157、姨娘,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的善良 ...

  •   157、姨娘,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的善良

      在这春和景明,惠风和畅,花香四溢的季节里,定居美国许多年的四姨夫、四姨娘夫妻俩,率领在北京工作的大儿子、大儿媳妇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枞阳县。

      听闻这一喜讯,我和妻子王乌兰喜形于色,欣喜若狂。我夫妻俩有二十多年没有见四姨夫夫妻俩了。这些年来,很是想念。

      尤其是妻子王乌兰,激动不已。她兴趣盎然地对我讲起四姨夫李和光、四姨娘房秀俊夫妻俩的好,以及小姨娘房秀萍的好,滔滔不绝:

      我母亲姊妹五个,我母亲排行老二。四姨娘给我家做许多好事,四妹蛔虫挡道,奄奄一息,父母亲束手无策,恰巧,四姨娘来我家,及时送四妹到县医院治疗。

      大姐怀孕生女儿小丽,也是四姨娘找的医生。

      那一年,13岁,我颈子上长个包发了,肿多大,四姨娘来到我家玩,见到我这种情况,对我父母亲说:“我带三子去医院看看。”医生对四姨娘讲:“如果不割掉?只能活四十年;如果割掉?影响呼吸,喉咙沙哑。”

      在医院,打了消炎针,吃了消炎药。都是四姨娘付的钱,四姨娘心肠确实好!到现在,肿瘤也没有发,是四姨娘救了我。

      这三件事最重要,还有平时为我家办的事呢。四姨娘家里养一些鸭,生些蛋,隔三差五地送给我家。

      那些年,我家住在枞阳广场上,离凤凰山菜市场近,家里姐妹多,经济条件不好。四姨娘上街买菜,隔个十天半个月,买些鱼和肉送给我家。四姨娘帮助我家,就像我婆婆帮助她落难的妹妹一样。

      那些年,我妈妈大小事,都同四姨娘商量。为什么我家的事,四姨娘晓得呢?四姨夫经常去,四姨娘跑得勤,常常在菜市场买好菜,转到我家看看,所以,四姨娘知道我家的事。

      四姨娘心地宽厚善良,为人诚恳。母亲对我讲:“四姨娘调到老庄小学教书了。”听到这一消息,我惊喜万分,心旷神怡,高兴地对母亲说:“我去看看四姨娘。”

      去枞阳老庄小学,四姨娘带我到学校食堂,打饭给我吃。

      那些年,四姨娘在枞阳老庄小学教书,四姨夫在枞阳二中当教师。四姨夫全家居住在枞阳二中教师宿舍房。

      那些年,枞阳二中大门前,不像现在是宽敞的柏油马路,而是水稻田,属于县城的方家墩。

      1983年大水,洪水淹了枞阳县城。城关湖滨路水深约1米,我肚子挺多大,已经怀孕6个多月。因为我年轻,不懂事,父母亲不满意这门婚姻,所以,父母亲给我的户口本卡了。我不好意思回家去拿,我想到了四姨娘,她跟我妈妈关系好,也许爸爸妈妈听四姨娘的话,我冒着齐肚子深的洪水,趟过去。四姨娘见到我,又惊又喜,打鸡蛋给我吃,答应想办法给我户口簿要到。第二天,就给我的户口簿讨来了,递给我,我这才有了供应粮。

      为什么找四姨娘呢?晓得四姨娘跟我妈妈关系好,这户口本是四姨娘讨来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粮、油凭户口本供应。特别是1983年大水,在市场上,有钱买不到高价米。

      我娘家几个大事,都是四姨娘做的。四姨娘顾我家。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所以,四姨娘夫妻俩得这么好的女儿,得这么好的儿子,得这么好的媳妇。

      小时候,我们小孩子看大人的脸色,小姨娘房秀萍总是笑容满面,和颜悦色,平易近人。她对我最好,我经常往她家跑。小姨夫在破罡轧花厂工作,小姨娘在戚矶头商店上班。小姨娘的家居住在破罡轧花厂。破罡轧花厂座落在藕山镇,离县城有三十多里路。

      三十里路,轻而易举,我一下子就走到了。回来的时候,小姨娘送我到江堤上,我徒步返回,走累了,在江堤上坐坐,休息一会儿,三十里路,一下就跑到了。

      小姨娘在轧花厂围墙外,种许多菜,还有花生。小姨娘不晓得多勤劳。

      花生成熟的季节,只要我去小姨娘家,小姨娘用水煮花生给我吃。水煮花生不晓得多好吃。小时候,每次到小姨娘家,真的舍不得走。有时玩两天,有时玩三天。

      我在轧花厂车间里到处钻,看机器轧棉花。棉农送来的棉花,有的定一级,有的定二级,有的定三级。评级的工作人员最吃香,他说几级就几级。

      我在家里的姐妹当中最快乐,想到哪里去,就去那里。我几个姐妹,她们没有跑过。我不管父母亲同意不同意,我直接去小姨娘家,早上去,第二天回家。

      我小时候贪玩,上小学三年级,父亲带我去莲花湖游泳。父亲给我架在肩膀上,向莲花湖深水走去,父亲问我说:“在水里游泳害怕不害怕?”12岁的我,坚定地回答父亲说:“在水里游泳不害怕。”

      父亲这才教我学游泳。父亲先用手托着我漂浮在水面上,教我学蛙泳,要我两手拼命地划,两脚用力地蹬,那一年的夏天,我学会游泳了。游泳有瘾,立秋了,我还在莲花湖里游泳。

      18岁以前,好耍。想游泳就游泳,想去哪里耍,就去哪里玩。夏季,我天天在莲花湖里摸河蚌。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河瓢,外形呈椭圆形,两壳膨胀,尖尖的,硬硬的,用脚探,脚Y在泥里探,一探一个准,一个猛子杀下去,给河蚌捞出来,放在漂浮的木澡盆里。一个小时左右,就能摸到一澡盆河蚌。那些年,我家养鸭,左邻右舍也养鸭,大家都在枞阳莲花湖里摸河蚌,摸来的河蚌给鸭吃。

      1977年夏天,16岁,我上初中二年级。枞阳中学游泳比赛,红旗飘飘,锣鼓喧天,游莲花湖,那个场面非常壮观。我参加比赛了,从莲花湖北岸游到莲花湖南岸,约一百多米,我也游过去了。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喜欢体育运动,赛跑,跳远,我都参加。

      我上初中,喜欢扳罾。罾,也是自己做的,在莲花湖扳罾,虾子都吃不掉。

      大角虾,雪白的,蹦蹦跳。用家里喂猪的糠,用香油炒,做扳虾的饵料,破蚊帐做罾,那些年,小孩子快乐多。

      上山捡柴,下莲花湖摸河蚌,打野菜喂猪,十几岁的人,样样事都做。

      那些年,我经常去小姨娘家,我走路的功夫第一。三十多里路,几个小时就走到了。那个时候不叫藕山镇,叫破罡乡。

      上初中一、二年级,我跟小姨娘感情好,是我要到她家玩的,学校放假的时候,我没有地方跑,总是去小姨娘家玩玩,看看她家的生活。

      有一次,去小姨娘家,小姨娘对我说:“你来得及时,今天晚上,生产队里放电影《哪吒闹海》。”

      早早地吃完晚饭,扛着长条木凳子,我跟小姨娘大儿子、二儿子、小姨夫、小姨娘跑去看电影,不晓得喜欢看电影了。

      我站在长条木凳子上看,小姨娘大儿子,二儿子都站在凳子上看电影。

      那些年,电视机是稀罕物,不普及。看电影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这美好的回忆,记忆犹新。现如今,看见姨娘,我想妈妈了。

      四姨娘夫妻俩,小姨娘,他们都注重亲情,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影响着我们下一代,这就是传承,这就是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亲情!

      姨娘,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的善良!

      2024年5月1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