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螃蟹宴上的第二讲(一) ...

  •   “快快快,刚出炉放螃蟹最鲜,快给主子们送去!”

      “是,知道啦!”

      “姜呢?姜又跑哪儿去了?吃蟹没有姜可不行……”

      一大早,荣国府的大厨房就忙碌起来,厨娘们得了好几筐上好的螃蟹,正要大展身手。

      你道这番阵势是为何缘故?

      原来昨日王熙凤受了黛玉的大恩,正无处可报答她,只好将精力挥洒在诗社上,希冀自己下狠心好生操持一番能换得黛玉小姑奶奶一笑。

      这就是今日这螃蟹宴的由来。

      黛玉在林府吃罢了早饭,慢悠悠走到贾府门口,就见平儿正守在大门口往四处张望。

      她一走近,平儿就眼睛一亮,万分恭敬地行了一礼,道:

      “姑娘昨日说给我们爷的事儿都已‘妥’了,多亏您提醒,不然差点就酿成大错。”

      “今日一大早,我们二奶奶就千叮咛万嘱咐叫我候在门口等姑娘,叫您放一万个心,往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事……”

      “今日起社,奶奶叫厨下采买了好大几筐螃蟹设宴,姑娘可要多吃些……”

      平儿昨夜听王熙凤细讲了放利子钱的种种骇人之处,也是吓出一身冷汗:若主子出了事,她这个奴婢能得什么好?

      因此她今日待黛玉格外恭敬殷勤,这可是救命的恩情!

      黛玉也听出了她话里传达的意思,虽她“施恩”时并不“图报”,但看到凤姐儿一家领她的情,此刻心里也还是甜滋滋~

      她快活地拉着平儿走进贾府,眉眼含笑,对平儿说:

      “事情解决了就好,一家子骨肉,凤姐姐和琏二哥哥过得好我心里也只有为他们高兴的。”

      “螃蟹宴也极好,我有一阵子没吃螃蟹了,正想呢!今日就偏了凤姐姐的好螃蟹啦!”

      二人边寒暄边往大观园走,水榭亭台之间,众人已经热闹起来。

      “爱哥哥快作,作不出来螃蟹诗等会儿就不许你吃螃蟹!”

      湘云叉着腰,得意洋洋地冲着宝玉起哄,急得宝玉抓着毛笔直犯愁!

      “去去去!你自己写好了就到这里来‘扰乱军心’!”

      “今日.我若作不出来,都赖云妹妹,你也不许吃螃蟹!”

      宝玉幼稚得像个小学鸡,忍不住和湘云拌起嘴来。

      黛玉走近了一看,人人都已作好了螃蟹诗交给李纨评判,连贾母都凑热闹写了一首,只剩宝玉还对着写了一半的诗愁眉苦脸。

      他见黛玉终于来了,仿佛得了救星,立时就要拉黛玉下水:

      “林妹妹来了!”

      “快!就差你了,作为诗社的社员可不许逃,快作一首螃蟹诗来!”

      贾母、王夫人并姊妹们都笑起来,指着宝玉“骂”他作怪。

      黛玉自觉诗才有限,虽先前讨巧得了娘娘的喜欢,但论真格的她可比不过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因此是绝不肯就范哒~

      “宝哥哥说什么?吃螃蟹吗?我正好饿了,快令人端上来罢。”

      “噗~”

      “哈哈哈哈哈哈哈……”

      贾母等人见黛玉装傻,知道她也是个作诗困难户,皆捧腹大笑起来。

      “玉儿快作一首来,不拘好坏,别叫你姊妹们看笑话。”

      贾母笑着将黛玉楼道身边来,看热闹不嫌事大,起哄叫她作诗。

      黛玉环顾四周,个个都在看好戏,竟无一人为她说话!

      她只好愤愤地走到下首,坐在宝玉旁边冥思苦想,勉强凑了一首打油诗出来:

      蟹肉雪满箸,香浓风吹浪。
      味同春化雨,美若甘露洒。

      她以胜利者的姿态轻蔑地看了一眼宝玉:

      哼,叫你自我要求高,现在还是写不出好的来吧!

      我就不一样,只用“蟹香味美”凑好一首打油诗就能理直气壮地吃螃蟹啦~

      黛玉将诗交给李纨,厚着脸皮不去听她们取笑自己的声音,红着小脸鸵鸟一样坐在下面只管等螃蟹吃。

      不多一会儿,丫头们提着食盒鱼贯而入,黛玉期待已久的螃蟹来啦!

      “宝玉,你可做出来没有?大家都等着你呢。”

      王夫人今日心情好似不错,难得也开口打趣宝玉一回。

      宝玉见螃蟹都上桌了,也不再纠结那些辞藻典故,随意凑了两句,总算将诗写好了。

      他搁下笔,长舒了一口气,对王夫人道:“该死,该死,竟叫大家等我一个!”

      “我现已写好了,快快开席吧!”

      王夫人欣慰慈爱地拿过他手里的诗交给李纨,端的是个菩萨样儿,慈眉善目地道:

      “既作好了就快入席。”

      又去请贾母的示下:“老太太,我们这就开席吧?”

      贾母乐呵呵地点了点头,王熙凤时刻注意着贾母的动向,见状立即拍了拍手。

      丫头们闻讯,立即呈了黄酒上来,后头陆续又有其他婆子提着清炖乳鸽、糟鹅掌鸭信等菜色上桌,齐齐整整地摆了好大一桌。

      黛玉如今虽也涨了些见识,见了这好些美食也还是馋,可怜巴巴地等着丫头用蟹八件剥出蟹肉给她。

      其他人有的等丫鬟剥,有的自己动手,亦都沉浸在了美食当中。

      过了半晌,等大家都略微尽了兴,贾母就开始催人讲故事。

      “凤丫头,你们何时开始说故事啊?”

      王熙凤放下手中的银箸,抿嘴一笑:“怎么?老太太等不及了?”

      众人为之一乐,也就是凤姐儿,老太太的笑话也敢看,关键老太太还不恼她。

      “我就是等不及!”

      “快派个社员来说故事听!咱们一边吃螃蟹一边听故事岂不美?”

      凤姐儿笑着环顾四周,见个个都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有了底,有心叫黛玉出出风头,道:

      “那想必美得很!”

      “不如叫梅林居士先来说一个?说不好可是要罚酒的!”

      贾母抿了一口黄酒,砸了咂嘴,疑惑道:“梅林居士又是哪个?”

      湘云坐在黛玉旁边,推了推她,眼底都是促狭:“梅林居士,你还不起来说故事~”

      黛玉嗔了她一眼,落落大方地站起来,装模作样地行了一礼,逗趣儿道:

      “怎么,您竟没有听过我的‘尊号’?不得了,看来今日.我非说一个难得的故事叫你们看看我的厉害!”

      “叫你们往后都知道我梅林居士是个说故事的行家!”

      她这样作怪,逗得众人都笑成一团,贾母仿佛是个捧哏,也笑着附和:

      “原来如此,还请居士快快说来,叫我乡下老太婆也见识见识——”

      又是一阵哄笑,笑声中仿佛还听见谁在嚷嚷笑得肚子疼。

      黛玉等众人缓了一会儿,才清了清嗓子,将故事娓娓道来:

      【话说在某一处偏僻的乡下,有一户人人称道的人家,你道为何?原来那一家的几个儿子是远近闻名的孝子,有甚好东西也都先顾着老人家,几个儿媳妇也被儿子管得乖顺,凡公婆有命,无有不从的。

      前不久,那家最小的儿子才取了媳妇,那媳妇是家里最小的姑娘,向来得宠,也是看他家家风好才嫁过去的。】

      贾母和王夫人听到这里都满意地点了点头——她们这样有了儿孙的人最喜欢听人讲儿孙孝顺的故事。

      黛玉悄悄在心里腹诽:这会子满意,等下可别被吓到才好。

      她继续讲道:【这新媳妇才进门,夫家为了表示重视,好几日不曾叫她上灶做活儿,也着实过了几天清闲日子。

      谁知渐渐的,活儿就一日日多起来。但做人媳妇嘛,干家务活儿也是应该的,那小媳妇也不曾叫苦叫累,默默将事都干完了。

      一日.她小日子来了,在床上疼得死去活来,那婆婆见了也不说照顾一二,只使唤她去河边洗衣服。虽说这时候不好碰冷水,但乡下人命贱些,有些家庭也没有这个讲究,那小媳妇终究还是忍着疼去河边将一盆子衣服洗了。

      这还不算完,她或有个头疼脑热的,婆婆也不许她请医吃药,逢年过节想裁些新布做件衣裳婆婆也不准,这样的“小事儿”说也说不完。

      天老爷,这家里一应的银子都被婆婆把持着,那小媳妇但凡有个花钱的地方都只能忍痛掏自己的嫁妆银子,心里仿佛吃了黄连。

      她起初还跟丈夫诉苦,还不曾说半句婆婆的不好就被丈夫顶了回来,只叫她听婆婆的话,少起是非,慢慢的她也就不说了——丈夫是绝不会站在自己这边的……】

      席上姊妹们和王熙凤、李纨都渐渐皱起了眉头,女孩子们是担忧自己将来出嫁后的生后,王熙凤这样的年轻媳妇是感同身受:虽说孝顺是应该的,但谁能忍得住婆婆磋磨呢?

      贾母也厌烦的撇了撇嘴,小声嘀咕道:“咱们家可没有这样的事情……”

      其实她心里也清楚,李纨和凤姐儿这些年明里暗里哪里没有受过婆婆的气,只是她们自己刚强,不想故事里的媳妇只知道一味忍受。

      故事渐渐到了高潮,只听黛玉叹了一口气,说道:

      【日子久了,那小媳妇也习惯了,倒还熬得过去。有一天她恍然发觉自己小日子已有些时日没有来了,悄悄告诉了丈夫,终于得了他一个好脸。

      第二日,欢欣雀跃地将事情说给了婆婆听,央她请个大夫来瞧一瞧。只是那婆婆对儿媳妇从来都吝啬,只道:

      “你几个嫂子也没有这样娇气,还不是顺顺当当将孩子生了出来?乡下人哪里有这许多讲究,日子到了肚子自然就鼓起来,该生孩子的时候喊你嫂子搭把手,自然就将孩子生出来了,大不了这几日少叫你干些活儿!”

      “还有那更穷苦的人家大着肚子干活儿的时候在田埂上就把孩子生下来了,生完孩子立马就下地干活儿,你别生在福中不知福!”

      那小媳妇就被吓住了,生怕婆婆叫她打着肚子下地,再不敢提其他要求。】

      这些富贵窝里长大的主儿哪里听过孕妇边干活儿边在田埂上生孩子的事儿,一时间都唬住了,拿着手帕捂住惊讶得微张的嘴,聚精会神听黛玉讲接下来的故事。

      【若那小媳妇身体强健,这样也无不可。但那小媳妇有那宫寒的毛病,不曾好生保养,反被婆婆支使在小日子来了的时候碰冷水,早将身子祸害得差不多了。

      加之孕期没有什么好东西补身体,还要被婆婆使唤做些扫洒的“小事儿”,不到三个月就落下了胎。

      那小媳妇悲痛欲绝,哭得几乎昏死过去,当天就收拾东西回了娘家。她回家后父母见她脸也黄了,手也糙了,整个人瘦的厉害,又听闻她落了胎,心疼得不知怎么好,连夜到县城里请了大夫来给她瞧。

      那大夫仔细瞧了,一边叹气一边摇头,说她伤了身子,以后不能有孕了。

      那小媳妇立时就昏死了过去,到这时她也还没有怨过她婆婆,只恨自己命不好。】

      听到这里,诸如探春、凤姐儿这样脾气烈的,已经气得柳眉倒竖了——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啊!这样面团一样任人揉搓的性子真是气死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螃蟹宴上的第二讲(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