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凤影空来,道天降福瑞。
挥剑以往,便破军披麾。
皇城座下,葬尸山骨丘。
功乎?孽乎?
凤影的文案带着无限的神秘,以及那是非功过的万千思绪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究竟那个名叫风独影的有着怎么样的过去,为何被人称为冰冷的凤影将军呢?
有究竟在短短的两章节内,会引发我们如此的渴望还有探知的欲望呢?
接触凤影应该是在看完且试天下之后,到处去搜倾大的作品,对于这个在且试中寥寥几笔的人物,还有那曾经过去的故事,我始终有着一种无言的情感,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倾大独独几笔就已经将我深深吸引在这个故事中了。
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但是我想对于倾大的忠实读者来说,这种等待一点都不枯燥,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无奈,每每有时候想看倾大的作品时候,对于已经有了明确结局的故事,总会抱着一种重温经典的感觉,那种慢温温的感觉,就好像是小火慢炖,越看越有感觉。而我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谜团一样的凤影,对我有着极其的诱惑力。
很多时候,我总会问论坛上的朋友们,凤影啊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不可自拔的喜欢上那个有些冰冷,可是言辞之间有着韵味,行为那样恣意潇洒的风独影。
或许,在且试天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风独影的归宿,已经看到了她的结局,可是,在且试中,她只是一段历史,并没有真真正正产开画卷一笔一划描绘出现在我们眼前,展开盛大的绚丽感官冲击。
纵使,她只是一个过往,只是一段已经模糊并不完全的历史,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使我在闲暇的时刻脑中出现一个模模糊糊的属于风独影的永远看不清楚的影子……
她是谁?
她究竟是谁?
我问自己。
白风夕的祖先,一个被历史尘封了许久的女子。
一个也许曾经令许多男子侧目望去的灵动女子。
东始修、皇荻、宁静海、丰极、白意马、华荆台、风独影、南片月。
八人行,始终只有她一女子,那样孤傲,那样同样令人怜惜的一名在东朝历史中存在的女子。
他们八人义结金兰,无论是少时的艰难贫苦,还是今日的富贵权尊,他们皆情谊深重,亲如一家,同吃同住于这从来只住帝王的皇宫
那是史上神话般的绮丽传奇。
那时,一切皆美好无忧。
最后一句话点出了日后无尽的曲折还有繁杂的一切事情,只是,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妄图探寻。
那女子似乎只听四哥丰极的话,那女子似乎对于大哥有一种莫名不明原因的支持,那女子对玉师似乎暗暗存在的深藏的东西,那女子后来如何遇到久罗族的久遥并下嫁与他。
什么使她无可自拔?
又是什么令欣赏她的人无可自拔?
丰极。
那日他们两个的对话。
“‘苍碧兰’依未种成?”
“其独恋苍茫山。”
“四哥放弃了?”
“努力尝试了,不得便止。强求未必兰香。”
不明所以,在愚看来,丰极对她存有一丝不忍存有怜惜,或者还存有情愫。
也许风独影就是丰极的那珠‘苍碧兰’,独恋苍茫山,而丰极,正如他所说的,努力尝试了,不得便止。从不强求。从这话中,便看出丰极对于风独影的态度。
东始修。
虽未见其人,但是言辞之间已经见到这位始皇帝对于风独影唯一的宠爱。
大哥却总是眸光灼灼的大笑:不愧是我的凤凰儿!
“那些庸人如何能理解大哥的雄才伟略!”风独影语气稍稍加重。
也许东始修亦是悲哀的,他的话在风独影心中,也许仅仅是兄长对于妹妹的那种宠爱。她依旧是信赖这位大哥的,可是最后怎样呢?在且试天下中,我们看到是,皇夫久遥说的——杀始帝,报血仇。
我们也看到了,风独影大婚那天,这位始皇帝的疯狂。
玉师。
我们终究无缘得见的玉师。
那个被丰极说成天人的玉师。
玉师……纯黑如夜的眸闭上,惊天的容静如水。
清风吹过,老梅树下,不过是———容如水梦如烟的黑白无题画。
我们无缘得见,我亦无权评此。
久遥。
听起来很遥远的一个名字,可是令我们无限的眷恋,我们无限的猜测,究竟是怎么样的人,融化了这摸影子冰冷的内心?终究是怎样的人,得到了如此特别的风独影。
终究是怎样的人,让我们觉得距离如此之近,却又如此遥不可及?
冷煞无情的凤影将军。
杀人如麻的噬血凤凰。
心头阵阵酸涩。
此刻睡容如水的人何来半分冷绝?
可是闭目挥剑的人确是无情绝性!
十多年前那个有着无邪笑容的女孩何以成今日?
他们七兄弟十多年的倾心守护何以换得今日?
粗糙凹凸的梅干靠着如何舒服,丰极他就坐在她的旁边,她却也不肯倚靠。
究竟是怎样的凤影,就这样不期然进了我的心,让我带着就算是永远等下去的心情,也是种心甘情愿在这里静静的守候那只凤凰还巢!
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完整的思绪,没有完整的人物,只是匆匆别眼,那女子的影子却留在我的心间,潺潺流水一直在心中不断的流淌,宁谧,祥和。
不知道为什么会用这两个词形容这样的风独影,但是,女人,多少都是需要一个依靠,可是她那样倔强的依靠着梅干的身影,让人心疼,却永远无从得知她的故事与渊源……
《山海经•图赞》上说凤凰有五种像字纹路:“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风(丹)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书中引黄帝的臣子天老的话说:“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颧颡鸳思(腮),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
这样的凤影,展翅飞翔,独独让我想到那首诗词,却不是文君的凤求凰。
明代诗人瞿佑在《凤仙》一诗中云:“高台不见凤凰飞,招得仙魂慰所思。”
这就是我们的心境吧!
匆匆别眼,凤影留心。
许是久盼,终得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