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
-
闭上眼,就是一个女子从高楼坠落,坠落于坚硬的水泥路,身体以奇异的姿势扭折。然后惊醒。
江淮看着面前的镜子,青涩的面庞,尚且白皙的皮肤,即使眼下黑眼圈大片堆积,但仍能看出她是一个漂亮的人。
她试图扯出一抹微笑,但镜中人嘴角下垂着,不见半分阳光。
江淮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成绩中等,性格沉默,家世普通,唯一可说的漂亮也因为性格及周围同学的优秀而被掩盖起来。
很难想象,她在初中的优秀、耀眼。初中的她位列年级前几,性格开朗;现在的她不过是高中最不起眼的一颗石子。
这一切的改变起源于初中一位与她要好的同学的自杀。她亲眼目睹一位与自己要好的朋友由一条鲜活的生命变为一滩烂泥。这对她冲击力是很大的,但至多也只是因为直面看到死亡的震撼。
但在这件祸事发生的第三天,她的母亲因意外死亡 。父亲一个人在忙着工作,无力也不方便照顾江淮。
在初三这个重要关头,她去了一所陌生的城市,与和她关系一般的姨母一起生活。难以处理人际关系的她既不能适应姨妈,也不能适应这个陌生的城市。她找不到人倾诉自己关于死亡的感受。
她开始恐慌。她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毕竟她可以一眼望到未来是怎样的,努力学习,考上一所不赖的大学,在一所不错的公司奋斗大半生,然后退休养老,死亡。
就如同《百年孤独》中所说: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
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如同沙漏般,一点一点消失。她的人生还未过半,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她与死亡的距离如此近。
普通人的生活大抵都是这样的,她也会如此。于是她不禁思考,如果是这样,世界上有我和没有我有什么区别呢?她开始迷茫,即使她看了许多有关生死的书,但仍难以说服自己。于是她开始得”过且过。
渐渐地,学习落下。渐渐地,再也没有办法提上去。等到想去追的时候,又感觉再也追不上了。又开始愤世嫉俗,又埋怨周围人给予的学习的压力,同学们的聪慧。
她总是会埋怨自己,为什么要想那么多?为什么不可以只是学习。但似乎如果给不出那个原因,她就没有办法去用尽全力。她如此的怀念过去的辉煌,怀念过去的天真,即使他现在仅仅高二,但她已经感觉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
她想:就这样吧,等长大可能就知道了。
她背上书包,与关系尚且不熟络的姨母挥手,然后去了学校。
径直穿过打闹的同学们,她走向她的位置。旁边是一个性格活泼的女孩,掌握了班上大部分的消息。
后面是一对兄妹,一对理科非常好的兄妹,是两个很有趣的人。哥哥叫高学,妹妹叫高数。他们都拥有令人艳羡的成绩,却让人难生嫉妒。因为他们同样的非常努力。
她一直以为她的生活就会一直如此。
但后来,意外到来,她平凡的生活如脆弱的玻璃,瞬间被打碎,陷入一片混乱。
“末世来了!”是末世吗?
如此的荒谬,原来源于小说的设定竟然真的走向了现实。依稀能够记得,那天下午,江淮与同学们听着老师的讲课,突然出现惨叫的声音,老师向下询问,接着匆匆走上来说明情况。
“靠近门窗的同学们快去关门!剩下的人把桌椅搬到门前,堵死门。”
接着向我们说明情况,“由于特殊原因,街上突然出现了一些异变的动物与人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老实待在这儿,等待上级的指挥、救援,不要轻易外出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说异变的人类,可能是因为瞒不住了,也可能是因为老师知道此次可能在此停留很久,必须给个理由,又或许是因为其他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末世来了?”
“艹,不要乱说。你说得我有点害怕。”
“那你说是不是末世啊?你看奇异的人类和动物,丧尸诶,这不末世的标配吗?搞不好还有传染性。”
“怎么可能?”
“哪有可能一言不和就末世,看小说看的脑子瓦特了吧。”
同学们讨论着是不是末世。
老师及时制止。“虽然没有恐慌,但请同学们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讨论的声音瞬间消失。
过会儿,又有另外的讨论。
“哎,你说这次我们放假几天?”
“Wow,放假!”
江淮看着周围的同学,一部分是担忧,还有一部分有着好奇和激动。
事实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混乱,从下午3点开始等到6点,讨论声渐渐没有,这段时间我们只是做着作业。
而到了6点,老师接到上级通知:由于街道还未完全清理,请老师提醒家长不可前来接孩子回去。而饮食由食堂提供饭菜,供应不足时,向上级发出请求,会有救援人员提供饭菜。
老师接着发布第二个通知“这几天,同学们待在这里,除去上厕所,不可在走廊外随意走动。”
同学们相顾无言。他们都知道这种时候只有服从,不给组织添乱。也许是因为从隔壁班传来的骚动,及老师的制止
“有什么好吵的,学政治学到狗肚子里去了吗?政府会处理好这一切,轮不到你们操心。只要服从就行,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已经不知道在这里待了几天,或许是被成堆的试卷模糊了时间,等回过神,就已经可以出去了。
校园外,接孩子的家长聚在一起,东门不允许进入外来车辆。所以外面显得有些拥挤,但却又能从中感觉到一丝秩序。
江淮冲出校外,此时她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姨母是否在校外。
但冲出校外,就已有了答案。会!
坐上了姨妈的电动车,接过电话,与电话中的父亲交谈着。
看着眼前憨厚的姨母,听着耳边殷切的关心,看着眼前即使家长们进进出出但仍显萧条的街道,恍如隔世。
回到家,她翻出过去看的有关生死的书。一看就是一下午。
至今她仍不是很能理解里面的一些道理,但有了一丝丝感悟。
江淮从这一次名叫“末日”的事件中,惊讶地发现了生命的强大。
一条条如此脆弱的生命,在重大的灾难面前,没有一丝混乱,有的只是秩序凛然,坚韧不拔。这就是作家所述的生命的力量。它第一次直面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平添一丝感动,看着新闻中记者播报着此次事件。电视中的人,以坚定的面庞,铿锵有力的声音播报目前为止的伤亡,安抚着民众的情绪。
而记者的背后,民众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爱国企业家等众多人士的协力奋斗,构建起了现在的安稳。
或许像余光中老先生所写的《活着》所传达的道理,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为活着而展现蓬勃的生命力而构建的文明这就是有意义的。
当然,事情并没有结束。危险尚未完全铲除,我们直面进入了数据时代。
学生开始上网课,而大人们也开始视频会议,用电脑来处理事情。科研团队日夜不休,创建了一种特殊的二维码,来减轻调查所可能浪费的时间。
江淮在一本外国的书中看到一个叫做苏格拉底的洗车工说,“人自出生就得了一场叫“出生”的绝症。”自出生起就开始拉近与死亡的距离。这教导我们珍惜时间。这让江淮懂得即使是在家,也不可因懒惰,放弃学习。时间如此宝贵,我们又怎能因为外在原因而平白浪费,徒留后悔。
目前我们仍在家中学习,但我们已能够窥探到人类的胜利。我们只是一个又一个平凡的人,我们只需要不添乱,做力所能及的事,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