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四十三。 ...
-
霍亮就这么离开不光是因为郑杰宇的冷落,还因为复兴街出了些乱子。
出来的时候霍亮把复兴街的大权交给陈明昆的,现在出了问题陈明昆碍着面子不好跟霍亮开口,不过于瑞冬大嘴巴就把事情给霍亮说了。
霍亮本来就心情低落,这背后家里又闹事更让他觉得挫败,所以招呼也不打一个就走了。
霍亮回到复兴街第一件事就是巡街。
手下的小弟开着车把霍老大带到四洋市的另一个小闹市区,手指头一指,“老大你看,就是那家超市。”
霍亮看过去,这超市门面不大不过搞得挺清爽,利落小巧,招牌上是“老王千品百货超市”,“老王”,“千品”和“百货超市”这三组字的字体大小都不一样。
小弟说:“这家店店主是个姓王的下岗职工。”
车子转了两个弯,小弟又指了指路边,“老大,还有那家店。”
霍亮转过脸,这回是家快餐店,里面不大,不过有个亮堂的外卖窗口,这回招牌叫“贝贝千品点心快餐”,同样的“贝贝”,“千品”和“点心快餐”的字体大小也不一样,明显和刚才的超市如出一辙。
“这家店是对年轻夫妻开的,刚生的小孩小名叫贝贝。”小弟又解释说。
霍亮侦查完了没说话,坐在车里直揉太阳穴,这段时间觉都没睡好。
复兴街的事柄其实在霍亮走的时候就埋下了。
北方的连锁型公司千品民企想入主沿海地区的市场,不过在四洋市和陈明昆的洽谈当中却遇到阻力。
千品民企主要面对中小型城市,吸引个体户加盟连锁创业,对比与大城市的垄断型大商场大酒店,这种小本低盈利的便民小店在小城市更有人气和生命力。
每个加盟店都买卖不大但各有特色,因为是当地居民自己开的店所以也很有人缘,不过像这种小生意最怕遇到商管和地痞。
千品民企最近名声不错,老板上过电视,参加过省市的劳动大会,还被评为支持创业和再就业的骨干和模范,所以各级管理层都开了不少绿灯,现在就差摆平当地的土地爷了。
四洋市虽然不算什么风水宝地,但是周边很大一块范围内的小混混们都就着复兴街名号,尤其是隆基倒了以后鲁臻也带着人住进了复兴街。
千品民企的老板对这个很清楚,如果搞不定复兴街,那周围的生意也别想做好,还会落下个败绩影响以后业务的拓展。
这个千品民企的老板叫李千富,小市民出生,自己的公司如今是集少成多才成了大集团,所以对于从小壮大很有心得。
他看和大佬陈明昆谈不拢,就一边和陈明昆谈判,一边打算从基层瓦解,暗地里在四洋市扶持了两家样本店。
这边小混混们还没闹清谈判的最后结果所以没有轻举妄动的,那边两个小店已经顺利开张了。
陈明昆本人对千品民企没有好感,但是手底下不少人倒是看好千品民企将带来的利益,一直鼓动陈明昆与千品民企合作。
陈明昆有点心高气傲,认为千品民企能做到的他也能,而且不需要再分一杯羹出去。
现在两家样本店一开,大家都跑去看过,反应不一,于是复兴街内部渐渐出现僵持状态。
陈明昆年轻又毕竟是新任或者代任老大,复兴街里总有个把不服的,因而借此扇峰点火在复兴街内部闹腾。
看了千品民企的两块招牌,霍亮琢磨了一下,就有点佩服这个李千富的心机。
千品民企还真是很有竞争力,公司战略策划很细致,很深入人心,十分顺应创业者和消费者的喜好。
其实复兴街的很多店铺也是类似,由霍亮他们赞助庇护开店,回头盈利分成,但是都没这样看起来有煽动招揽和统一性。
和千品民企的老板李千富会面的事已经安排好了。
见面当天的霍亮很有型,还没敲掉石膏的胳臂弯在胸前绷带挂脖子上,外面披了件厚实考究的长款黑西装。
明明是残兵败将,可霍亮的深沉模样看起来倒有点因伤退伍军人的沧桑风度。
两方坐下来,霍亮看对面的李老板和自己年龄相近但人很活跃,一杯水的功夫已经一套一套的开始展望未来了。
霍亮木着脸安静的坐在那里时不时端起面前的杯子抿口水。
李千富面上兴致勃勃的大谈特谈双方合作后的宏伟蓝图,但是心里却越来越没底,面前这个流氓头子怎么一声不吭面无喜怒,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霍先生,您觉得呢?”滔滔不绝的李千富停下来抽出了话头。
霍亮一下一下的摸着杯子,似乎在认真的思考但是实际上他从看了那两家店以后脑子里就有了想法。
霍亮想真正干出个事业,而现在,这个能说会道思维活泼的李千富没准是个好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