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025 一中 ...
-
齐准他要在李秋还没搬来之前给她买菜,他在第二天休息的期间,还特地问了李秋的室友和朋友李秋喜欢吃什么;他要去花市给李秋买李秋喜欢的花,虽然价格有点小贵,但是她喜欢就好;
他要做的那些事情光是想想就有些兴奋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可不曾有假。
虽然在大学期间,他没有几次是在学校中下过厨房的,也很少去参加学校关于美食的理论课。
但是好在高中他有半年是走读经历。
因为父母都在工厂里工作,所以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以后,他背着书包从绍兴一中回家。
从学校出来之后,齐准他的目的地不是家,而是学校附近的菜市场。
通常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脑子里计算该买哪些菜。
他今天要吃什么。
首先排除中午在绍兴一中吃的饭菜。
齐准他在今天在食堂打了一份红烧茄子和一碗米饭,所以在买菜的时候坚决不会选茄子。
往往他都会避开自己所吃过的。
这是他留给自己最后的一丝倔强。
夏天到了,从学校走到菜市场的路并不算很远,但架不住太阳照在身上,所以齐准到菜市场的时候很渴。
恰巧今天卖西红柿摊子的摊主心情好,买了两个西红柿,送了一个小西红柿。
齐准边对他说谢谢,边开始思考着今天晚上三个西红柿怎么办?
其中的两个西红柿可以跟家里仅剩的两个鸡蛋搭配做一道番茄炒鸡蛋。
另外由于是夏天了。
他想给自己做一道西红柿蘸白糖这样简单的菜。
齐准还是比较喜欢这道菜的。
清凉爽口,而且还解渴。
就这样,他在今天晚饭一共花费了三块钱,另外五毛钱是在菜市场附近卖馒头的地方买了两个馒头。
那时候绍兴菜市场的均价并不贵,五毛钱就能买一块馒头。
齐准他周一到周四都是吃馒头的。
一般上吃米饭都是在周六,周日这样的假期父母有空,所以才吃到了米饭。
终归来说,学校和家里烧的米饭是不一样的。
齐准他最最喜欢吃的是妈妈烧给他的菜。
在去学校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自己用过的塑料水瓶内接了一瓶水放在家里冰箱的第二层,不会冰死。
烧完菜的时候,刚好到了绍兴一中晚自习的时间。
不太大的饭桌上有一道西红柿炒鸡蛋,有一道西红柿蛋白糖,还有一瓶冰的矿泉水。
这就是他的晚饭了。
那样的高中生活给了他一段非常好的经历,他从未埋怨过什么,甚至因为有这段经历而感到庆幸。
所以在他得知自己的姑娘要跟他同居的时候,他第一庆幸的是自己会做饭。
不会让自己的姑娘饿着。
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还会去学,在百度上找教材学习。
女孩子都喜欢吃甜点,虽然他不会做,但是他可以去学。
齐准自从对方提出同居之后,就有一个计划。
养胖对方。
这个时间段去找李秋的朋友不太巧。
大四从来不是一个很好的阶段,很多人都忙于在投稿,投自己的简历,希望能在大学毕业之后就一份稳定的工作。
齐准等李秋那位朋友投完简历之后,才对她说出了自己来找他的目的。
“啊…?你来找我,是因为想知道秋秋喜欢吃什么吗?”
朋友实在有些累,所以他捏了捏鼻梁。
听到对方的请求话语,朋友想笑,但是没笑出来,只是在憋笑。
齐准虽然不懂对方在笑什么,但是还是很耐心的说完了自己的请求。
朋友其实还是蛮羡慕李秋的。
至少是说男朋友是那么的爱她。
朋友思考了一下,慢慢的说道。“李秋她不喜欢吃奶油面包里没有奶油的面包,她不喜欢吃菜,绿色蔬菜她都不喜欢吃。”
“她不喜欢吃刺很多的鱼,因为她小时候有一次被鱼刺卡到了去了医院。她不喜欢吃肥肉,红烧肉里面有肥肉都不行。”
“她喜欢吃面,羊肉烩面她最喜欢吃。她喜欢喝冰红茶,所以点奶茶是可以点柠檬红茶。”
朋友讲的时候断断续续的西红柿在回忆之前跟李秋她做同桌那段时间。
齐准听的很认真,边听边在手机备忘录记下来。
朋友讲的也很认真。
他跟李秋是高中同学,后来高考之后两个人虽然都在上海上学,但是碍于不在同一所大学,本该说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会有些生疏。
但是好在两个人都比较念旧,所以至今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朋友他有女朋友,不过女朋友是上海的,她父母不肯接受外地人。
所以朋友他现在还得交毕业论文,还得女朋友的父母解释以及做好一切准备。
但是讲之前的事情讲的很认真。
可能归根结底,到底来说是想念高中那段时间了吧。
朋友对于李秋和齐准一起这个消息他听说的比较晚。
不过当并没有深究,也就真心的祝福两人。
虽然遗憾于自己之前磕的李秋跟郭齐并没有在一起,不过好在自己的好朋友找到了幸福,不管让好朋友幸福的人是谁?只要朋友幸福了,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他开心于朋友有了幸福。
朋友盯着眼前这个带着黑色帽子,五官立体,工整,沉默不语的男生有一瞬间的怀疑。
齐准在进行这场两个人都认为的访谈中话语不是很多,但是好在语言得体,有礼貌。
朋友觉得跟他说话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他的大脑像是一下子放空了起来。
像是想到了什么,朋友突然很惊喜的说到。:“你是不是高中读绍兴一中的?
…
齐准他愣了一下,像是在逃避什么东西一样,好久才磕磕绊绊的说。
“对,我读的是绍兴一中。”
朋友开心的拍了拍裤子,然后喜出望外的说:“那我们是校友。"
齐准他嗯了一声,眼角上扬。
“那这么推算过来的话,我们是同一届,你读哪个班的?”
朋友很高兴,所以忽略了一个原则性问题。
两个人虽然是同一届的,但不是同个班的更有可能夸大的说不是同一层的。
齐准他犹豫了一下。
“我高三一班的。”
他读的班级在绍兴一中是属于创新班的,大部分学生选择走高考这条道路,小部分学生在保送之后也会来上课。
李秋和朋友是读高三二班的。
高三一班到高三四班都是重点班,是准备向重点大学冲刺的。
更多的也包含有准备竞赛,直接以竞赛保送重点大学。
相比之下,平行班更像是好学生中的末车尾。
所以基本上环境和学习氛围都是不如领军班的,但好在悠闲,老师也不会要求太多。
朋友跟他聊起了之前在绍兴一中的那些事。
平心而论,绍兴一中是他们毕业学生中永远回不去的地方。
他们不可能再经历一次高三。
绍兴一中虽然是浙江省的重点级高中,但是管的并不太严,是树立给学生一种自主意识。
通常,学校的活动也很多。
不管怎么样,虽然有时候会抱怨连读以及学校的部分老师,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依然会怀念绍兴一中。
哎…
绍兴一中。永远回不去的地方。
“你是哪个初中考上来的?”
朋友漫不经心的问道,虽然问这个问题是有些历史性久远了。
但是朋友确实是挺好奇的。
虽然各个区域的学校都有分配名额,但是从普通初中考上了,确实太难了。
更多的是一种白费力气。
朋友他甚至想到之前自己在中考那段时间看到了市区内一所普通初中发的百日誓师大会的视频。
他第一眼觉得很假。
这种假不是指作秀。
而是一种无望的状态。
普通高中考上来的机会太少又太难了,基本上只有重点班上的学生有机会上普高,更别提绍兴一中了。
真的是难上加难。
大部分平行班的学生最后都是去往职高或者错学不读了。
齐准他说了一个学校的名字。
朋友哦了一声。
不出朋友的意料,是那所普通初中是最普通的初中。
一个学校里几乎只有二十名学生才能上普高。
又可怜又可笑。
朋友和李秋上的初中是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在绍兴,简称“绍外。″
给朋友印象最深的事情是这所学校的气派。
比如浙江体育中考,有一届学校上面的市区抽到了游泳,而庆幸的一点是学校已经建了游泳馆。
能够给予学生最有力的条件。
就连初中部都有好几个班制:国家实验班,外语创新班。
至于高中如果考上了其他所高中,可以选择去其他所高中就读,也可以选择继续在本学校就读。
齐准在上初中的时候,不是一次两次的听到老师讲这所学校了。
他们学校设施很差。
甚至只能说简陋,只有一幢教学楼和一座食堂。
操场也很小,几乎要跑两圈才能达到女生长跑的区域。
不过在那所初中就读给他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虽然学校设施差,但是大家并不觉得以此为难受反而是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努力去改变自身价值。
但是他忘不了学校有一次举行元旦晚会都要跑到别的学校去借场地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