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初到莫斯科 ...

  •   一、国际汉语教师

      莫斯科国际机场,一个女孩略显不安的站在传输带前,等待着自己的行李。只身一人来到国外工作,这让刚刚大学毕业的元颂安同学有些胆怯。

      拿到行李后,元颂安并没有着急离开的意思,只见她慢条斯理的从背包里取出了一张便条,便条上详细地记载着她将要工作的学校名称和具体地址,以及学校派来接机的工作人员的姓名与联系方式,这些信息都是用上俄下汉的双语形式标记的。

      元颂安把便条紧紧地握在手里,这才推着行李箱向出口走去。来到出口,她四处瞭望,环顾了好大一圈才看到了写有她姓名以及莫斯科M学院字样的接机牌。元颂安心中一喜,她终于找到了M学院派来接她的人,直到此时,她焦急的心情才稍微平静了那么一丝丝。

      元颂安赶忙把便条塞进上衣的口袋里,然后推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朝着那个人快速地走了过去。

      走近一看,举着接机牌的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国美女,大眼睛双眼皮,长相甜美,就是皮肤偏黑,不过不影响她的美丽。

      元颂安主动向美女打招呼:“你好,我是元颂安,请问你是M学院派来接我的人吗?。”

      那位美女快速地打量了元颂安一番,然后微笑着说:“是的,我是学院派来接你的,欢迎你来到莫斯科,也欢迎你加入M学院这个大家庭。我叫彭佳,我是中国人,我想你应该看出了,我也是M学院的汉语老师,以后你可以叫我的俄语名字娜佳(Надя)。”

      此时,元颂安才彻底确认,她面前的这个叫彭佳的女人,就是M学院派来接她的。元颂安高兴地说:“娜佳你好,我的俄语名字是奥利娅(Оля),很高兴认识你。”这不是客套话,见到彭佳,元颂安是打心底里高兴,在异国他乡能见到一个中国人,而且这个人还是她的同事,那么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就不会那么孤单了。如此一来,元颂安所有的不安情绪都暂时消除了。

      彭佳是独自开车来的,她帮元颂安把行李放进后备箱后,俩人先后上了车,然后就朝着M学院的方向开去了。在车上,彭佳向元颂安介绍了一些M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所有的工作须知。

      M学院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是莫斯科时间早上八点整,上午有四个课时;下午同样也是四个课时,下午开始上课的时间是两点整。听着彭佳的介绍,元颂安把必要的信息都记录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学院的课时安排得很紧凑,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元颂安一点也不敢马虎,认真地听着彭佳的介绍,生怕疏忽了什么事情。

      从莫斯科国际机场到M学院的这段路程,她们二人驱车大概用了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前半段时间里,彭佳就讲完了与学校有关的事情,在随后的时间里,俩人便闲聊了起来。

      彭佳告诉元颂安,她生长在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宁市,她的父母都是商人,在她十八岁的时侯,就随父母亲来到了莫斯科,他们一家人已经在莫斯科生活了十六年了。她在莫斯科读大学,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彭佳的爱人是俄罗斯人,他也是M学院的老师,他教得是天文学。他们有一个儿子,今年六岁,已经上幼儿园了。

      听到彭佳对自己的这些介绍,元颂安感到很欣喜,因为元颂安四年青葱美好的大学生活就是在伊宁市度过的。这样一来,她觉得自己和彭佳很有缘分,也就向彭佳说起了一些她的个人情况。

      元颂安是内蒙古人,1991年12月出生,今年23岁。从出生到高中时期的时光,元颂安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度过的,直至大学时期,她才从东到西横穿了整个中国,来到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宁读大学。颂安学的是俄语专业,本科一毕业,她就作为汉语文化的传播者来到了莫斯科。

      彭佳一听元颂安也在新疆伊犁生活过,她整个人都变得兴奋起来。彭佳因为很久都没有回去家乡过了,所以她迫不及待的向元颂安打听了一些伊犁的情况。看着彭佳兴高采烈的样子,元颂安的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她向彭佳生动的描述了伊犁现在的样子。

      听着元颂安的讲述,彭佳还时不时地会说起自己对伊犁的一些记忆。聊着美丽的伊犁河谷,青草悠悠的那拉提大草原,俏丽险峻的果子沟,碧蓝深邃的赛里木湖,两个人都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之中。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一路上她们两个聊得倒是很投缘,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莫斯科M学院。

      彭佳本来的任务就只是负责把元颂安送到住的地方就可以了,但是通过一路上两个人相互之间的了解,让她很喜欢元颂安这个小姑娘。她发现元颂安是一个真诚,谦逊,三观很正而且很有上进心的女孩。彭佳能感觉得到,元颂安虽然外表柔软,可内心却十分坚强,这是一个普通女孩所不具备的品质。综上考虑,她决定再多花一些时间,陪着元颂安熟悉一下M学院的环境。

      彭佳把车停在了M学院的教学楼前,和元颂安一起下了车。俄罗斯学校的建设模式与中国很是不同,中国的大学像一座小型的学生城一样,像教学楼、公寓楼、体育馆、图书馆、餐厅、商店、洗衣房等等等等,甚至是教职工的家属楼都在校内,可以说是一应俱全,中国学生的衣食住行在校内完全都可以解决。

      然而看着眼前的这个只有一栋楼的俄罗斯M学院,元颂安总觉得作为一所大学这未免也太草率了点吧!面对着与中国相差甚远的俄罗斯的教学环境,元颂安表示震惊,同时多少也有些失落。在彭佳的各种卖力地描述下,加之又熟悉了好一会儿,元颂安才勉强产生了想要详细地参观一下这个她将要工作三年的地方。

      这栋教学楼是一座古老的俄式建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建筑外层的墙面都是用大块的石头堆砌而成的,从外观上看去,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年代感。走进教学楼,抬起头就能看到空中悬挂的白色水晶吊灯,吊灯高有四五米,漂亮且壮观。元颂安听着彭佳的解说,两人一边走着一边看着,这就一同来到了教室里。说实话,相较于宏观的看点,俄罗斯的教室里可一点都没让元颂安感到失望。

      M学院的所有教室都配有非常齐全的教学设备,学习环境非常的舒适。下课后,学生们和老师们可以在休息区内,品尝M学院为大家准备的俄罗斯红茶,或是大家自己带来的具有各国特色的饮品。在这里,老师们与学生们能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交流与学习。

      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小型的图书馆,馆内有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文学作品,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自学或阅读,老师们也可以在这里备课。参观完M学院,元颂安不禁感叹,这里还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是学习用品还是教学用具都是一应俱全。这样的情况,还真是一改元颂安在参观前,对M学院潦倒的初印象。

      从学校出来后,彭佳把元颂安送到了公寓。公寓是M学院给元颂安租的,那里距离学校步行大概只有十多分钟的路程。元颂安觉得这个距离刚刚好,不算太远也不是很近,这样她就可以每天都散着步去学院上课了。

      来到公寓,彭佳没有多做逗留,把元颂安送到房间门口就要离开。元颂安拉住彭佳,从自己的背包中拿出一个纸袋,递到彭佳的手里,说:“娜佳,这是我家乡的特产甜奶豆腐,我初来乍到,非常感谢你这么照顾我。”

      彭佳说什么也不肯收,她对元颂安说:“接你是我的职责所在,更多的照顾你,也是我自愿的,因为我觉得咱俩很投缘,你要是这样,就太客气了,而且还疏远了我们的关系,从今往后我还想好好和你相处呢!”

      元颂安笑着说:“好吧,那我就收回谢谢两个字。现在就只是单纯的想送给你我家乡的特产,让你尝一尝,而且这个东西是真的非常好吃的,你难道都不想品尝一下我从祖国带来的美食吗?”

      听了元颂安的话,彭佳也笑了,说:“好吧,我还真想尝一尝你家乡的特产,那我就不客气了。”说着便收下了奶豆腐。

      元颂安说:“这个奶豆腐很香甜的,你要是喜欢,下次我回家再给你带。”随后,俩人又闲聊了几句,彭佳才离开了。

      元颂安的公寓在三楼,312房间。一个单人间,房间内有一间卫生间,还有一大间卧室兼客厅以及书房,唯独没有厨房。彭佳告诉过元颂安,如果她想要自己做饭吃,可以用房间外面的公共厨房,也是很方便的。

      一进房间,元颂安就马不停蹄地收拾着,她担心如果自己一停下来,可能就会摊倒在哪不想动了。她马上开始整理床铺,换上自己带来的被单和床单,并且安置了她从国内带来的所有东西。

      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元颂安终于整理好了所有的东西,这时她才想起来给家人报平安。打开微信,手机叮叮叮地响个不停,都是父母亲和哥哥姐姐发来的关切的信息。元颂安一一回了他们的信息,并给他们发了自己和房间的照片,以便让他们放心自己一个人在莫斯科的生活。

      给家人报完平安,虽是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但元颂安已经不想再动,便在床上蜷缩着睡着了。醒来时,元颂安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了,只知道天有些暗了,还有就是自己太饿了。

      元颂安拖着昏沉的身子下了床,拿出从国内带来的方便面和饭盒,到厨房去烧了一壶开水泡上面,然后去卫生间好好洗漱了一下,她想着吃完面就直接睡了。元颂安洗漱完,面也能吃了,没几分钟她就西里呼噜地吃完了一大碗泡面。

      吃完饭,元颂安没有收拾垃圾,而是径直回到了床上。她从床旁边桌子上的背包里拿出两块手表,一块显示的是北京时间,一块显示的是莫斯科时间。元颂安看了看北京时间已经是晚上12点多,怪不得自己这么困,应该是时差还没倒过来呢吧!她没有看莫斯科时间,而是把两块表整齐地摆放在枕头边上,然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