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浮梦六忆 ...

  •   浮生六记:
      蓦然回首,怅惘陡生,续满三千发丝。
      (一)
      岁月莽莽,后顾茫茫,浮云纵横的山脉绵延数十里,远近的香火温养着山魂,丝丝缕缕的雾气常年不分彼此地萦绕于此。没有人登得上那座山巅,一如没人看得破这尘世。
      虔诚的香客只需在浮云的山腰折一花枝去,取蕊泡上一蛊清茶,便可消遣些凡俗走一趟沾染的尘气;再不济,也可用其新叶做药引,早早撇去通身久治不愈的病气。山脚下的人也不清楚这座仙山能保佑些什么,只是晨定昏省地拜上一拜,聊表敬意;远道的游子也惦记着遥隔万里俯首作揖,这是祖辈恪守的规矩。
      香客们总是念着浮云山钟灵毓秀,山巅无法得知的故人旧事就这么拼拼凑凑地传了一代又一代,早已变了多少模样。有人说,山上有一鹤发童颜的仙者,日日在崖边赏花逗鸟;有人说,山上栖了一双仙侣,粗茶相敬,执手抱月,吟诗作赋,好不恩爱;有人说,山上有一位冷情的尊者,整日坐在一座碑前,等着一位不归人;有人说,山上有两位仙客,执酒挑灯,舞剑弄琴,亲如手足,关系甚好。
      “前日我去替人采药,山腰上两位顶养眼的公子正在对弈,雾起之后又没了踪影,像神仙似的……”茶楼里的人说得很激动,似真以假的话也让众人听得起了兴味,却都不知,那早已是几百年前的一盘胜负分明的棋局罢了。几世的清风吹过,山巅的杏花岁岁不败,一枚小巧的青杏在其间忽隐忽现,偶有仙气溢散,酿了数十里的浅雾,度了人间万里的愁怨。屹立数千年的浮云山仰其灵息,在山脉深处的斑驳花影中倒映着些数百年前的留影。
      红尘霭霭,愿入轮回不相识,故人已不在。
      所有的旧人故事,最终皆葬于浮云中。
      (二)
      冬至日,山上飘起了小雪。
      子欢总含着笑,念叨这雪下得不够疯,遮不住这人间。
      舞着剑的我也总会挑着眉停下,伸手替他掸去鬓间的霜雪,浑然不察素白的袍角在雪地上轻扫,也拂去了一地的落花。
      良久二人皆无言,静静地赏着飘花飞雪,余光中皆是天地间的彼此。
      (三)
      师兄墨云親启:
      师兄,自我二人生长以来已百年有余。这些年里得你之相伴身边,烹茶煮酒,谈天侃地,不甚欢喜。
      吾名子欢,得之于师兄。师兄曾说,我诞生之时,天有祥瑞,百妍竞相,鸟兽同喜。此番说辞让我不疑有他,深信了这么许多年。今日被师尊捅破那层窗纸,更加对师兄感激不尽,予我这无忧的年岁。
      记我七岁之时,曾因自己的本相苦恼许久,痴痴傻傻地在浮云的崖边坐着。师兄分明看得出我的胡闹,那时却极尽纵容,在一旁始终守着我,倒惯出了我撒泼胡耍的性子,害得我总被师尊抓去训诫。师兄为了让我释怀,硬扯着我下了山,带我尝了不少山下的吃食。最使我难以忘却的,是那一晚回山途中在泉边偶得的一场人间的烟火。那一霎,乍亮的光芒辉映着天光,我身侧的你倏然抓住了我的手,眸子里的光星星点点。彼时你很快撤走了手,我便思量你应是无意为之,故失落良久。
      临至今日,这人间在我眼里倒也落得似个好印象。
      说出口,不怕师兄取笑,这百年以来,我一直认为你我二人同源,心中始终怀着不争气的欣喜,倒不曾想,此一遭不过大梦一场。一枕黄粱虽令人不尽怅然,可曲既唱罢,戏终落幕,人,诚然亦应散尽。这人间,缺我这么个英雄。我便就此与往去的年月做个别,万事了却与浮云中,想也可省去不少纷扰,让师兄免于在天命尊令与子欢之间,左右为难。
      怨念此物,因怨存于世间,因念消散于烟。入不了轮回,回不去人间,品不到旧人留的茶,诉不了说不尽的酸楚,挺可怜的。虽如此,子欢并不对师尊与你的决定心存怨恨,只恨自己尚未说出口的心意。
      师兄,此生承蒙照顾,得以欢欣至今,子欢不胜感激。还望于浮云山巅留一蛊淡茶,往后的日子里,子欢便借几缕清风,一念旧人。
      ——子欢书
      (四)
      那么些年,子欢的身世似乎只有我清楚,若无人深究,这个秘密便无可能宣之于口。我始终天真地认为,子欢便能如此平安地伴我之左右,无事纷扰,无人指点闲话。
      怎奈浮云的杏枝疏影清浅,勾留不住这人来人去。
      子欢今日撞见了我与师尊谈话,张皇错愕间,一时不知他捧着书画听去了多少。再回去时,庭庑中已没了人影,惟留下一蛊凉透地清茶,我便清楚已经晚了。
      我并不知子欢会去哪儿,总归是不愿再出现。一并与他销声匿迹的,是那只捡来养了近十年的野鹤。浮云一下子清冷了不少,没有了那人挂着笑跟前跑后地喊着师兄逗乐。 “子欢是人间的怨气凝聚而成的邪物,你不同他,日月天地的精华全在于你身了。邪与善本不可相生,他却自化形之前便于你同根,这是无形中以你灵气供养助他汇集怨念。”师尊的话是我心中藏了无数年的心结,我不愿被任何人提起,更不愿任何人去借此伤害子欢,包括师尊。
      “子欢,不可留。”
      恍惚间,我提了剑,下山寻子欢。
      花枝被积雪压弯,又扬起一阵飞雪,时不时扰了我的眼。
      那日遍寻无果,只在泉边拾到一封薄薄的书信,便再不能止住泪,痴魔般地立了碑,撞了冢,唯恐奈何桥前追不上子欢。
      (五)
      子欢比我晚一日化形,那一日我便倚着花枝,借着小雪望他。
      天地孕育出的模样是极好的,子欢却总怨自己样貌不尽人意,每此时,便气恼地坐在崖边,半声不吭,望着雪落花开,这一望便是数月。
      我总拎了剑,任袍子松松垮垮挂在身上,一手又捧了书,在身后望他,青丝染上了白雪,又被晨露浸润。
      “我怎得就不够君子,每下山便人人觉我纨绔,唤我风流。”子欢撒气般将自己的脸搓来揉去,长叹道:“若生成师兄那般,我又何须苦恼。”
      这番控诉让我无声展颜,知道他这是释怀了。
      子欢其实很美,半挂着笑意的眉眼染上风雪,我便只想牵着他在浮云的山阶上长长久久地走下去。即使走到这崖边,也有我在他身前挡着。
      朗月当空,想从身后拥住子欢,却多有所顾忌。
      (六)
      月上仙人的一根红线,在某一年的冬至,随纷扬的白雪散落人间。它没去那纷扰的俗世,倒在浮云山巅久不肯去,终了还是借风缠住了那摇曳的花枝。
      可栓尘缘的仙器隐在了浅雾中,仙人遍寻人间,独独忘却这座洗尽凡尘的仙山。只有我清楚,子欢与我注定此生不离。
      浮云的风拂去千年,循着一寸寸石阶,送来了子欢。我卧在疏松的花影中,望着眼前尚未存智的团子,总也望不够,心里空落落的,很是难过,像是遇见了百年后浮云中的一切。
      愿其一生欢喜,便唤他作子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