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最近jj刮反QY风,我觉得大家对QY的评价太苛刻了,让我这个本来不想让人以为是为小三说话而决意一直潜水的人也按捺不住冒头了。QY的书我没看过,只看过改编的电视剧,像是《一帘幽梦》、《新月格格》、《还珠》都是看全的,除了《还珠》其他的都是年纪小的时候看的,当时只觉得的确很“纯爱”,年纪大点儿之后也觉得严重脱离现实,还疑惑过观念这么离奇的小说这么会迷惑了整整一代人,后来碰巧看了QY的传记才了解了一点儿。
以下是我对QY传记的读后感:
1、QY出身书香门第,诗词功底很深厚,这一点不可否认,虽然大家讨厌她三观不正,人物对白雷人,但她的文学功底还是很深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比她诗词功底更深厚的是她的敏感细腻、自怨自怜。她应该首先是天性敏感,心思太重。因为童年时期家里孩子多,父母有些照顾不过来,尤其是照顾不到她敏感细腻的内心,加上个人感情丰富,使得她形成了自怨自怜的性格,很容易沉浸在自我世界里,情感的表达方式也很夸张。典型例子就是《窗外》(QY自身经历改编,一段早恋+师生恋)电影播出后,其母对影片中QY对于女主角母亲的描写很生气,QY当场下跪,声泪俱下。老实说,看到这种反应我当时真的被雷到了。不过这也说明QY小说中把大家雷的外焦里嫩的描写确实不是她故意的,咳,而是她认为“自然”的反应。
2、QY的经历很离奇。她的出身的确可以算显赫,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出身显赫并不能保证富贵安逸。QY有过千里逃难的真实经历,就是那种日本兵在后面追,一群难民在前面逃。逃难途中,QY的亲弟弟还走失了,当时QY全家都要绝望了,在那种混乱的环境,在一群难民里找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后面还有杀人的日本兵在追,怎么找的到。但是却真的找到了,我想这种感觉绝不是区区什么“喜极而泣”就能概括的。我自己就有弟弟,我想如果我的弟弟在这种情况下失而复得,那么我只会感谢上苍,管你什么唯物主义、无神论的。QY离奇的经历还不止于此,她最离奇的经历是QY全家因为找走失的弟弟落在了后面,到底是被日本兵追上了,全家人被堵在一个山洞里,当时那就是一个死字。日本兵追到难民就是杀,但是非常戏剧化的,领头的日本军官却放过了他们。什么叫做死里逃生,什么叫做难以置信,这就是。QY回忆起这段经历曾说过也许那个日本军官看到她全家人抱在一起发抖时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所以才放过了他们。QY的这些经历,她所经过的大悲大喜、峰回路转,对她的作品不可能没有影响。她的经历不可复制,更不是没有经历过战乱的人可以理解的,因此也许她的小说里有些我们觉得假的情节,才是QY最真实的记忆。
3、QY作品的风行是时代造就的,既是偶然也是必然。QY开始写小说的理由没有丝毫的诗情画意,而是生计所迫。QY因为早年的那段师生恋闹得沸沸扬扬,和家里人也有隔阂,急于结婚离家,再加上情感过于丰富,早早的就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人私奔,自行结婚了,婚后不久就有了孩子,但是家庭生活的各种困难、矛盾也显现出来,为了贴补家用QY才开始写小说。当时大陆盛行伤痕文学,文学作品大多描述知青上山下乡的苦难经历,女知青被生产队长强、暴;为了回城朋友间也要勾心斗角等等。大环境也颇为压抑,据我妈妈的回忆,当时青年男女相亲,见面第一句就是“你家什么成分”。人性的美好几乎泯灭殆尽。但是谁都知道女性的浪漫情怀是天性,是压抑不住的,这时QY的作品出现了,即使脱离现实,但那种单纯的对爱情的追求,没有阶级,没有成分,没有苦难,甚至没有现实,正是那一代人梦寐以求的。至于什么早恋、师生恋、第三者对于在封闭环境下成长的那一代人来说几乎是闻所未闻,在想到谴责之前恐怕看新奇都看不过来呢!
我个人认为,QY的作品婚恋观念的确有问题,男人遍地都是,何必撬姐姐的墙角、破坏别人家庭。但是一样米养百样人,QY的自身观念如此,她的作品观念自然如此,她的作品放到今天也就是言情的一种,有人喜欢(如小三)有人骂,不会有什么出奇的,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响。但是她特殊的性格加上特殊的经历,又恰逢那个压抑的时代,才造就了她的才名。今天我们远离了那个时代背景,无法认同她的作品,不看或者写文章驳斥她的婚恋观念也就是了,何必弄得像□□批斗一样,非要把她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似的。
而且虽说“恨屋及乌”,但我有时候真的觉得QY笔下的人物遭了无妄之灾。新月就不说了,真正的小三没什么好同情的。但白吟霜就可怜了,明明是她先和皓帧认识的,感情也挺好的,只是身份不够高贵,不可能被指婚就莫名其妙的沦为小三。又因为皓帧智商情商都不足,既不能摆平指婚,又不能平衡妻妾关系,弄得吟霜被折磨又小产,亏她还是真正的格格,真是倒霉透顶。明明是万恶的重男轻女和包办婚姻制度才造成她和兰公主的不幸,现在却因为QY,在同人里也不得安生,真可怜。还有紫菱,虽然这丫头放着满街男人不找,认准了撬自己姐姐墙角,实在不招人喜欢,但是她完全没有十恶不赦到同人文里描写的那种程度。我看的是萧蔷版的《一帘幽梦》,时间久远细节都快忘光了,只记得大致情节,但绿萍与紫菱的一段谈话却让我记忆犹新,给了我很大触动。那是两姐妹婚后的一次见面,当时绿萍已经知道了她出车祸当天的真相,言辞之间极尽嘲讽之能事,紫菱本来因为内疚没有回嘴,但她本来就是一个任性的小女孩,当绿萍越说越难听时她还是反驳了。紫菱说绿萍从不关心楚连,只关心自己的舞蹈事业,楚连刚参加工作时因为是新人一直被欺负,直到后来得了奖才没有人再敢欺负他,前后一年多绿萍竟自始至终一无所知。我记得电视剧一开始就是楚连想约绿萍出来谈谈,但绿萍总是忙她的舞蹈,约了好几次才好不容易成功。在我看来绿萍对自己的男朋友一点儿都不关心,或者该说绿萍根本不适合楚连,她如果能找一个同行也许会更幸福,她和楚连分手也许对他们两个都好。试想一下,如果绿萍没有出车祸,她和楚连男未婚女未嫁,分手之后以绿萍的能力和魅力何愁没有好对象,即使知道了真相,气紫菱几年,等她又有了新对象,过得幸福,和亲妹妹能有多大的仇。紫菱倒霉就倒霉在绿萍运气不好,在那个时候出了车祸,使得本来只是一场不光彩的恋爱演变成了姐姐的人生灾难,但是车祸确实是意外,即使绿萍那天没有去谈分手,谁又能保证她就一辈子不会出意外。总之,有时就因为人物被虐的太惨,我都不忍心看下去了。当然我承认我今天写长评是被白吟霜的下场刺激到了,但作者大大不要多心,在你的文里吟霜还不算太惨,我只是被很多文刺激到现在厚积薄发了,完全没有针对大大的意思。而且梅花烙毕竟只是整篇文的一部分,我非常期待后续发展,因为我还是很喜欢这位特别的皇后的。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