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长青山,长青山,”
“只见长青不见山!”
“一年三百六十日,”
“雨淹七百二十山!”
春分小雨里,几个孩童顶着雨雾嬉笑打闹着跑过长街,嘴里唱着简单的童谣。
长街另一边有个年轻人,身上蓑衣破破烂烂,胸前挂着一个鼓起的布袋。
年轻人还在叫卖:“祖传的白瓷小人儿,便宜卖嘞。南来北往,老少爷们儿都来看一看嘞!”
年轻人家里一贫如洗,入新年以来老母亲生了病,一直不见好转,一点余钱都用在买药上了。如今家里已经没钱开锅,只能拿家里的老物件出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个买家,换点钱粮。
叫了许久,始终不见人来。他心里十分沮丧,正打算打道回府,又看见一个撑伞的黑影缓缓走来。
年轻人鼓起勇气,又叫卖了两声,却见那黑影径直向自己走了过来。
等到那身影走到跟前,年轻人终于看见了那人的面貌。
那是个与自己年纪相近的高个男人,气质冷峻,面色阴郁,叫人不敢多看一眼。但要认真打量,无疑会被男人俊美的面貌惊艳,只是他气势太吓人,以至于让人忽略他的长相了。
男人开口道:“瓷人怎么卖。”
年轻人这才回过神,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掌大小的白色瓷人,仔细思量了一下,试探着问道:“100文?”
男人丢给他一个小布袋,接过小瓷人转身离开。
年轻人打开布袋一看,整整一贯钱!
他不由得惊呼出声,抬头要叫住男人,却已经找不见男人的身影。
长青山上乌云密布,一年四季总是淅沥沥地下着雨。
春分过后,山上难得放晴,山下百姓按习惯带上香火花果,踏上山路去拜神。
长青山雨水充沛,山上草木茂盛。只是平时没什么阳光,加上云雾遮蔽,从山外就只能看见绿蒙蒙一片影子,于是传出了“只见长青不见山”的说法。
今日万里无云,头顶金光万丈,长青山的本来面目就显露出来了。
自山脚往上,树木愈来愈高大。数十条小溪自高处林间流下,九曲十折,来处幽深不可测。周围鸟鸣先是越来越密、越来越高,接着就慢慢减少、消失,头顶青天也随之不见。
再往前,只看见一片阴暗,身旁慢慢出现竹树交错,接着便到了一整片碧青竹林。又走了数百步,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竹林中央,一座小神庙安静地立在那里。常年雨水浸泡下,这座小庙已经有些破烂。
前来拜神的几十人不敢多留。因为神庙狭小,他们赶紧列了次序进去祭拜。
轮到一对母子时,母亲拉着孩子的手走进了神庙。来这里之前,母亲再三叮嘱孩子不要乱看,担心冒犯了山神。
可几岁的小孩正是好玩的时候,自然不肯听话。趁着母亲闭眼祭拜的功夫,小孩悄悄睁开眼,先是看到了面无表情的山神像,接着目光下移,看见了一尊青色香鼎,鼎里插着百姓送来的香火。缕缕白烟飘起,又慢悠悠地飘向案桌右边。
小孩循着烟的方向看去,看见一只白瓷小人。小人身上颜色斑驳,不知道是年久失色还是当初制作粗糙。但是小人儿的面容却很清晰,两只笑眯眯的眼睛,一张小嘴也笑成一道弯,仿佛一个被逗笑的小娃娃。
男孩被这个白瓷小人吸引了注意力,没注意到自家母亲已经起身,正双手叉腰看着他。
“诶呦!”男孩耳朵被母亲扯住,发出一声痛呼。女人不敢在神庙里骂人,只能扯着儿子的耳朵往外拉。
男孩吃痛,一时大呼小叫起来。等女人把他拉出神庙,一个衣裳破旧的年轻男人走了进来。
男人手上只拿了最细瘦的小黄香,长相也是人如其香。他走上前,就着别人的香火把自己的细香点燃,插进香炉。接着拍了拍手,回身来到蒲垫前,上身挺直着跪下去,合手默念了几句,突然眉头一皱,肚子不合时宜地发出一声响声。
男人脸色一红,不过很快褪了下去,俯身拜了三拜,起身退了出去。
年轻人后面是一对父女。两人进庙之后,父亲让女儿站在一边,自己上前插好香火,又虔诚的拜了下去,口中念念有词。
等男人起身,看见女儿正盯着案上的瓷人,笑着摸摸女儿的头,问她想要吗。
女儿点点头,又摇摇头。男人知道她是想要的,只是因为家里贫寒,不想乱花钱。
男人眼睛有些湿润,眼前女儿的身影和对妻子的印象慢慢重合。他抱起女儿,看着那只白瓷人,想了想,在女儿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女孩露出了笑脸,父女退了出去。
案上那只小人儿依然笑着,只是嘴角的弧度降低了些。庙中神像威严,按在膝盖上的右手食指微微抬起,似乎在打算着什么。
这段时间长青山山神庙的香火十分鼎盛。一方面这几个月山上天气出奇的好,常有晴天,按老祖宗的规矩,每逢晴天他们就要去祭拜这位山神。另一方面,一直只管晴雨旱涝之事的长青山神竟然开始管起了钱财。
先是祭拜过他的那些人里有好几家走了财运,虽然不是什么大钱,可这意外之财从来难得,这么扎堆的出现,自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后面有走投无路的穷人上山碰机会,竟然也得了一笔意外之财。
一时间小镇上流言四起,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扎堆讨论的人。大伙儿一番研究下来,没错,就是这山神显灵了。
不过也有不信的人,他们是想不出山神和财运有什么关系,再说山神管财运,财神不跟他生气吗?
且不管财神不财神,原本清清冷冷的山神庙确实因为这些事情热闹了不少。原本一年到头只有那么十几天能得到香火的山神像,这段时间简直快被烟气熏瞎眼睛。
那些跪拜的人偶尔会对着神像私语,说那山神的眼睛是不是发灰了,又说那山神的金身颜色也愈发淡了,商议着要不要凑钱给他换个大点的金身。
这天,小瓷人端坐在庙里,用力吸着身旁的香火。突然庙外隐约传来鼎沸的人声,过了会儿,一队挑着各色花礼的伙夫被一个衣着光鲜的男人领着登上了山顶,周围还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那男人面貌生的丑陋,一进庙里就跪了下去,一副再虔诚不过的模样,嘴里念叨着求山神保佑富贵。
本来这就是普通的富商求神,排场大一些也不奇怪,可偏偏旁边看热闹的人里有人道破了玄机:“他哪里是信神的人呢?早年镇上安排他们家来拜神,他家一个人都不肯来,现在还不是看山神显灵了才凑上来。”
“可不是。说起来,前几年他不是因为犯了事被大家赶出去了吗,出去了几年突然回来了,又是买房又是买铺面,说不清楚是哪里来的钱。”
“我瞧着这钱怕是不太正经,尤其他带回来的那批说是一起做生意的兄弟,各个都是凶神恶煞的。前几年闹叛军,谁晓得他们是干什么的……”
山神庙里发生的一切当然逃不过山神的眼睛。李大树刚准备拜下就发现自己上半身怎么也低不下去,神情肉眼可见地慌张起来。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抬头看了一眼,头顶的山神像竟然变成高大的活人,一双冷漠的眼睛正盯紧自己。
李大树汗毛瞬间竖起来,大叫一声向后仰去,摔了一跤。
周围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当他没坐稳,都大笑出来。这一笑让李大树清醒过来,又看了看神像。神像已经变回了原来的模样。
这下他不敢在这儿多停留,强装着镇定让伙夫把花礼放下,然后灰溜溜地下了山。
深夜,李大树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风吹开了窗子,一阵凉风吹来。他快速起身关上床上,回头一看,白天送去的花礼竟然都出现在了屋子的中间,花礼旁站着一个男人,身形高大,神色冷漠,正是那长青山山神。
李大树捂住嘴巴,无力地卧倒在地上。
时间一眨眼过去三个月,长青山的香火过了那段时间也就慢慢衰落下来。毕竟天下末路人也不能都聚集在这里,而人们也看出了这山神虽然能管财运,但也不是谁都帮的,也就不再狂热。
不过这段时间,镇上新兴起的那个李家突然走了下坡路,旁人看不出是什么原因,只知道他家明面上的铺子突然出了不少事情。早年积压的一些恶事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暴露出来,官府派了官兵去李家抓人,结果让李大树逃了出去,只抓了一些帮他做事的恶人。
经过官府审理,大伙儿才知道原来这家人明面靠着走南北的生意发家,其实是做的买卖人口的勾当。前两年风声紧,李大树才在这边置办铺子停息下来,没料到过了两年这事儿又被翻了出来。
说来也怪,那县老爷有天起床,门房外头正放着一封陈罪书,里面把李大树的罪行一一列了出来,说得清清楚楚。
县老爷当即让人带李大树来,本来还没定罪,可他一听官府要来抓他,一下子慌了神,没等官兵过来就逃了出去。官兵没抓到他,只好把他的几个同伙带了回去。又经过一番搜家,找出了买卖人口的记录,于是真相便水落石出了。
有好事的百姓细究了一番前因后果,觉得这事明显就是长青山山神的手笔。于是大家更觉得这位山神是位有为的善神,再去登山也不分晴雨,只要有时间,总是要去拜一拜。
一时间,长青山神成了附近山神的代表。只要有人问起神庙,总能听到“长青”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