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番外 ...
-
方行舟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人一个孝顺的孩子,有时也会为了私心隐瞒一些事情。
可是当方行舟看见母亲递给自己一封相册时,心下隐隐的不安,可母亲面容依旧,并未生气,妈妈只是淡淡的开口
“这个还是由你交给你爸爸吧,你可以和爸爸一起看”
母亲走远后,方行舟怀抱着相册走向了爸爸的书房。
书房内父亲正在修理绿植的枝叶,父亲抬起胳膊调整了一下眼镜才开口道“行舟来了,先坐”
“母亲要我来送相册的”
父亲擦了下手在我身旁坐下,接过相册翻开第一页,是年轻的父亲和一个男孩子的合照,照片上只有两人的上半身,两人正襟危坐想来是第一次拍照片都不是很自然,可是嘴角上挂着笑,这是清晰可见的。
再往后翻一页是和上一张相差不多的一张照片,只是两人的距离更近了。
再往后翻,没有照片了,只有一封又一封被保存完好的信,这些信我大多都见过,只是父母并不知情。
“我和这个叔叔只有两张合照,一张第一次,一张最后一次”爸爸取下眼镜缓缓的开口
“行舟,你想听父亲和叔叔的故事吗?”
我看着照片上的两人默默的点了下头。
“他不是香港本地人,我大学期间做公益活动去了他所在的医院,他那时已经是肺癌晚期了”
“我在那所医院待了一个月,我看见有人抱头痛哭,忏悔万千,有人生活不能自理,有人早已释怀,他和别人都不一样,他喜欢看诗集,一个人一本书就是一天”
“我就是被分配陪伴他走完最后的路程,让他在最后的时光感到温暖”
“他的生活很固定,固定的作息,固定的吃药,固定的去楼下大槐树旁的椅子上坐上一会儿,如果天气好,他会多坐一会儿”
父亲拆开其中的一封信件,上面是一首用小楷书写的词。
“他知道我是大学生时,他说你可以教我认字吗?我感到诧异,他不认识字他是如何看那些书的”
“他说我想记住他们的样子,我想下辈子记得就可以快些找到他们了”
“这封信是我写给他的第一封信,他说他没收到过信,他希望我可以给他写一封,我当时脑海里就想起了这首词,辛弃疾的《青玉案》”
“此后的三十天里我每天会为他写一封信,他会问我字,我会答会解释,他会带我去看那棵大槐树,他会告诉我哪里有燕子窝,他会说一些他看到的故事,他眼里的世界”
“一个月内,我和他是心灵伙伴,我倾听着他的述说,他认真的倾听我的烦恼”
“第29天,他和我说他还没拍过照片,我们一起走进了照相馆,拍下了我们的第一张照片”
“第30天,他写下一封信,他说等我走了再看”
“第31天,他说你看我好着呢”
“第32天,他说我们能再拍一次照片吗?他怕自己后悔,我们再一次走进了照相馆,拍下了最后一张照片”
“他被留在第32天,再也没有第33天”
“我看着他被黄土掩埋,看着一个小土坡被立起,那封信被我安置到了现在,我亦未敢看”
“我怕,我怕他和我说他后悔了”
“我和他之间是一道天堑,一道没有边际那怕是黄河也填不满的天堑,我和他站在天堑两边,是两条平行线,是跑到天边也无法交集”
我看着照片上微笑的叔叔,翻到了相册的最后一页,那里有一封未拆开的信
“爸,这些信我之前不小心看到过,在您的柜子上有一个铁盒里面就是这些信,我之前误会了”
父亲似乎并不惊讶,取出了最后一封信,放我的手心“打开它”
我拆开那封信,里面的内容和第一封一模一样,只是那字迹很明显看的出来在很费劲的模仿,已经很像了,我想象不到他练习了多久,我也想象不到他遇见父亲的那天竟然是他一生最灿烂的阳光。
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落款处没有署名,他好像什么都没说,却好像什么说了。
“他说,别记住我的名字”
父亲的话一落,门被叩响,母亲推门而入,看着我开口道“小舟,父母亲之间是相爱相知才走到一起”
“妈妈这一个月看得出来,陆海川对小舟不一样”
母亲关好门在方行舟对面坐下“小舟不小了,这些事情已经可以告诉小舟了”
“这样的感情并不是外界嘴里的肮脏和不正常,他也是一份由自内心最真挚的情感,你还记得爷爷吗?这份感情并不影响什么,妈妈想着妈妈先告诉你,好过哪一天陆海川对你说出口,怕你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
“如果小舟不喜欢,妈妈也不差这份钱,直接送人离开,小舟你是怎么想的?”妈妈看向方行舟,等待着方行舟说出一个答案。
“我不喜欢”方行舟没有犹豫,门外的陆海川听的清楚一字不差。
在门响动前,陆海川回到了卧室。
第二天,陆海川依旧等着方行舟一块去学校,路上,新来不久的邻居看见两人并排而行,问道“小舟,这是谁啊”
陆海川先行回答道“远方亲戚”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问方行舟,陆海川是谁了,陆海川常常会抢答说朋友,这是第一次陆海川说两人是亲戚。
方行舟很认可这个回答这个回答也是最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