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宋接过簪子,帮她磨。她又开始扭起了钗子。
      “薛二教你习武了?”宋忍不住问道。
      “练过拳脚,只为强身健体。”
      “你怎么嫁给他的?是有人说媒?”宋打听过了,是盛老夫人做的媒人,但还是想问林琳。
      “是他嫁给我。”
      “是是是。”宋失笑,又苦笑起来,“他比你小?他和他家里怎么答应入赘的?我是说薛家也不是小户人家。”
      “你问这些做什么?”
      “问问我宋喻书输在哪里。”
      林琳沉默了一会儿,反正也不值得什么,干脆告诉他:“他比我小两岁,算不上小。归家后有人来说媒,我说我要招赘的,再不嫁人了。母亲父亲拗不过我,就这么回的。薛家是个开明人家,少竑是次子,再说他们习武的不像读书人那般在乎这些,问了少竑的想法,就点头了。请了盛老夫人说项,事就成了。”
      时人鄙薄赘婿,要是一个读书人当了赘婿,哪怕中了进士也没人肯当他座师,前途就到这儿了。武勋入赘虽然照样被人说,却不怎么影响当差上进。
      宋喻书当然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比如大归的女儿怎么让父母兄弟族人同意找赘婿的,要知道招赘后就算一房偏支,要分家产的。再是心疼女儿的人家,涉及到家产,涉及到父母百年后兄弟姐妹会不会因此分崩离析,都不会轻易答应有兄弟的女孩儿招赘。比如薛家大户人家,好好的不娶妻过门,为何要同意入赘一个大归的。
      宋喻书也打听过薛少竑,薛千户薛守备次子,銮仪卫出身,后去了五城兵马司,看样子是离皇帝远了,左迁了,实际上,不用在宫中当差行事更便宜了,能向上的空间也更大了。銮仪卫本名锦衣卫,后来锦衣卫名声在外,昭武皇帝为缓和君臣关系,取缔了其巡查缉捕的权力,改回了负责帝后出行仪仗侍卫的职责。但作为皇家的门面,至少出身銮仪卫的个个相貌端正。五城兵马司是负责京师治安火禁的,是中、东、西、南、北五个官署的合称。本朝重武,提督各司的长官不再仅由勋贵担虚职,而各司在有兵事时又可快速给京军补充兵力。京军平日也常从五城兵马司里挑选精锐扩充,所以五城兵马司看起来做捕快事,实际上本朝武勋子弟历练一番更容易进京军。
      千户由长子受袭,手上还有几个百户等等可以给其他子侄。看薛二积极历练又不像是个等着靠大哥的纨绔子弟,顶着不好的名声愿意入赘就更奇怪了。要知道娶不到媳妇的乡野村汉入赘都扭扭捏捏呢。
      他一边磨着一边想着。
      林琳知道他在想什么。她也没想过二婚会这么顺利。宋喻书去南边三个月,她从下定决心和离到说服父母兄弟支持到最终和离,她费了巨大的心力,决心哪怕散尽嫁妆也要将自己的婚事抓在手里。她做了最坏的打算。事实上,直到现在,她的兄弟当中还有同情宋喻书的。
      为了能招赘,她甚至扒着族谱,硬是找到了几个没有家产、没有子嗣留下的已故的老叔祖老姑奶奶老姑母老叔伯,如果家人不同意、族里来阻拦,她就说要把自己过继给他们。反正没有财产可继承,没人来抢着做这个继嗣。香火有继是好事,拦着人继承香火,谁来也说不过去。在她动用这个理由时,母亲父亲终于拍着桌子决定同意她招赘,但二老现在就将家产切割,除了她拿回的嫁妆,再给她个小宅子安身,二老百年后无论公中的还是二老私产再不分她。这回就连最难缠最古板的族老都不好说什么。
      兄弟们也没按她预设的最坏情形行事,怜她婚事多磨,愿意多分她家产。她还是拒绝了,兄弟为她出头顺利和离,为她得罪宋家,兄弟们也有子女,若是日后有变,若是日后不忿,给这支吃吃苦头,那真是哑巴吃黄连。她已经拿到她预想最好的结果----顺利和离,可以招赘。
      招到薛二这个“高门”纯属意外。她通过父母放出风声说要招赘,那些打听二婚的、做继室的、做妾的,一下子就散去了,倒是地痞无赖来了几个。硬是将一向坚强的母亲气哭了。
      所以媒人上门来说薛二,家里人都以为开玩笑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