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十八年(前229年),秦国大举发兵攻打赵国,王翦带领上郡的军队,攻下井陉,杨端和带领河内的军队,羌瘣攻打赵国,杨端和包围邯郸。十九年(前228年),王翦、羌瘣完全平定并攻取赵国的东阳,擒获赵王。王翦带兵想要攻打燕国,驻扎在中山。秦王来到邯郸,那些曾经和他出生在赵国时母家有仇怨的人,全部被坑杀。秦王返回,经过太原、上郡回到国都。始皇帝母太后去世。赵国的公子嘉带领宗族几百人来到代郡,自立为代王,向东与燕国的军队联合,驻扎在上谷。秦国发生严重的饥荒。

      二十年(前227年),燕国的太子丹担心秦国军队打到他的国家,非常恐惧,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秦王发觉后,将荆轲肢解来示众,并且派王翦、辛胜攻打燕国。燕国、代国出兵迎击秦军,秦军在易水以西打败燕军。

      二十一年(前226年),王贲攻打楚。秦王于是增派兵力前往支持王翦的军队,最终打败了燕国太子丹的军队,攻取燕都蓟城,得到太子丹的首级。燕王向东收拢辽东的残部而在那里称王。王翦称病告老回乡。新郑反叛。昌平君被迁到郢。天降大雪,积雪深达二尺五寸。

      二十二年(前225年),王贲攻打魏国,引黄河水淹灌大梁城,大梁城墙被水冲毁,魏王请求投降,秦国完全占领魏国的土地。

      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再次召见王翦,坚持要任用他,派他去攻打楚国。秦军夺取陈县以南一直到平舆的土地,擒获楚王。秦王到郢陈巡游。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水以南反抗秦军。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进攻楚国,打败楚军,昌平君死去,项燕最终自杀。

      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国大举发兵,派王贲带兵,攻打燕国的辽东,擒获燕王喜。秦军掉头兵锋攻打代国,俘虏代王嘉。王翦最终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越君,设置会稽郡。五月,秦王下令天下欢聚宴饮。

      二十六年(前221年),齐王建和他的相国后胜调发士兵防守齐国的西部边界,不与秦国往来。秦王派将军王贲从燕国以南攻打齐国,擒获齐王建。

      秦国刚刚兼并天下,秦王对丞相、御史下令说:“昔日韩王进献土地,交出印玺,请求成为秦国的藩臣,不久就违背了约定,与赵国、魏国合纵反叛秦国,所以我发兵讨伐韩国,俘虏韩王。我认为这样做很好,或许可以平息战争。赵王派他的相国李牧前来缔结盟约,因此我归还赵国的质子。不久赵国违背盟约,在我国太原反叛,因此我发兵惩罚赵国,擒获赵王。赵国的公子嘉于是自立为代王,因此我发兵去消灭他。魏王最初约定向秦国臣服,不久又同韩国、赵国谋划袭击秦国,秦国的将士前往惩罚他们,于是将他们打败。楚王割让青阳以西的土地,不久也违背约定,攻打我国的南郡,因此我发兵惩罚楚国,擒获楚王,最终平定楚地。燕王昏庸悖乱,他的太子丹暗中指使荆轲为刺客,我派出将士惩罚他们,灭掉燕国。齐王采用后胜的计谋,断绝与秦国的往来,想要作乱,我派出将士惩罚他们,俘虏齐王,平定齐地。我凭借微不足道的身躯,发兵讨伐暴乱的国家,仰赖祖宗的威灵,六国之王都认罪伏法,天下完全平定了。现在不改变名号,就无法颂扬我所创建的功勋,从而流传后世。群臣商议帝王称号的事情。”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都说:“从前五帝统治方圆千里的地方,外围侯服、夷服等地的诸侯是否前来朝贡,天子不能控制。现在陛下发动正义之师,诛杀乱臣贼子,平定天下,四海之内都成为郡县,法令都由陛下一人发布,自从上古以来也没有这样的事情,是五帝所不能比的。我们谨慎地与博士商议说:‘古时候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我们冒死献上尊号,大王称‘泰皇’,教命称‘制’,号令称‘诏’,天子自称‘朕’。”秦王说:“去掉‘泰’字,保留‘皇’字,采用上古时代的‘帝’这一称号,称为‘皇帝’。其他的都按照群臣商议的办。”制命说:“可以。”始皇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命说:“我听说远古时代有名号而没有谥号,中古时代有名号,死后根据他生前的行为追加谥号。像这样,就是儿子议论父亲,大臣议论君主,很没有意义,我不采取这种做法。从现在开始,废除追加谥号的做法。我是始皇帝,后世用数字计算,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永远传承下去。”

      始皇推演五德终始的次序,认为周朝得到火德,秦朝取代周朝火德,根据火德所不能克制的属性,现在应该是水德的开始,改变每年开始的月份,规定官员入朝庆贺都在十月初一日。服饰、旌旗、符节都崇尚黑色。数字以六为标准,兵符、法冠都是六寸,而舆车宽六尺,以六尺为一步,用六匹马驾车。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此为水德的开始。始皇刚强坚毅,暴戾严苛,所有的事情都用法令来解决,刻薄而不讲仁爱道义,认为这样才能符合五德终始的规律。于是他急于推行法令,有的罪犯囚禁很长时间也没有被赦免。

      丞相王绾等人进言:“诸侯刚被消灭,燕、齐、楚等地非常偏远,如果不在那里设置藩王,就无法安定当地民众。请求立皇子为王,希望皇帝能够批准。”始皇把他们的建议下交群臣商议,群臣都觉得很适当。廷尉李斯提议说:“周文王和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非常多,可是后代血缘关系变得疏远,彼此攻击好像仇敌,诸侯相互征战,周天子没有办法制止。现在四海之内仰赖陛下的神武威灵得以统一,都设置为郡县,皇子和功臣用国家的赋税来施以重赏,局面很容易控制。天下人没有二心,这就是使国家安定的办法。分封诸侯不妥当。”始皇说:“天下人都为战乱不止而苦恼,就是因为有诸侯的缘故。仰赖祖先的保佑,我刚刚平定天下,如果再去创建诸侯国,这是给自己树敌,再想要求得安宁,岂不是很难做到吗!廷尉的建议是正确的。”

      始皇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设置守、尉、监。将民众改称为“黔首”。下令欢聚宴饮。始皇将全国的兵器都收聚到一起,集中在咸阳,熔化后铸成编钟,以及十二个金属人像,每一个重达一千石,放置在宫廷之中。始皇统一法令制度和度量衡标准,统一车轨的距离,统一用于书写的文字。秦朝的疆域向东到大海和朝鲜,向西到临洮、羌中,向南到窗户朝北开的地方,向北拒守黄河为屏障,从阴山一直到辽东。始皇将国内的十二万户沃尓沃迁徙到咸阳。秦国历代帝王的宗庙和章台、上林都在渭水以南。秦国每消灭一个诸侯国,就会模仿其宫殿样式,在咸阳以北山坡上建造一座,向南临近渭水,从雍门以东到泾水、渭水一带,宫殿复道和环廊连续不绝。始皇从诸侯国抢来的美女、钟鼓,都安置在这里。

      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视陇西、北地,来到鸡头山,经过回中。于是在渭水以南建造了长信宫,不久又将长信宫改名为极庙,象征天上的北极星。从极庙铺设一条通往骊山的道路,又建造了甘泉宫前殿。修筑甬道,使咸阳与此相连。这一年,始皇赏赐天下人爵位一级。修筑驰道。

      二十八年(前219年),始皇向东巡视郡县,登上邹峄山,树立石碑,和鲁郡的儒生们商议,在石碑上镌刻颂扬秦朝功德的文字,还讨论了封禅和望祭名山大川的事情。于是始皇登上泰山,树立石碑,积土为祭坛,祭祀上天。下山的时候,忽然遭遇狂风暴雨,始皇在一棵树下休息,因此他封这棵树为五大夫。始皇在梁父山祭祀大地。在所立的石碑上镌刻文字,上面的碑文说:

      皇帝即位,立下制度,严明法令,臣下严谨整饬。二十六年时,刚刚兼并天下,没有人不臣服。亲自巡视远方黎民,登上泰山,便览东方边疆。随行大臣追忆往昔,探求事业本源,恭敬赞颂功德。皇帝治国有道,各项生产安排得当,所有事务都有规范。大义美善明晰,作为后世榜样,沿袭不要改变。皇帝贤明通达,已经平定天下,治国仍然不懈。每天早起晚睡,为国长远谋划,尤其重视教导。宣明政令,各地井然有序,遵循皇帝意志。等级分明,男女有别,谨慎遵行职事。内外不同,无不清静,恩泽施于后代。教化所及,没有穷尽,遵守皇帝诏令,永遵重要告诫。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5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