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乡镇的余温 ...
-
乡镇,是我们这个地方的根,但是几百年了,甚至几千年了,乡镇的本质还是没有改变。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愚贫弱私四大积弊由来已久。在乡镇,人口密度大,众多人都在抢夺土地资源,地少人多。这导致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嗓门大,兄弟多,有点小权力的人在乡间为所欲为。也有些乡镇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并入了城区范围,但是这些积弊仍然无法避免。新一代城市人的身份和过去的乡镇生活经验使得他们成为了一个矛盾体。有着乡野的粗鲁也有些城市的文明特征,但是更多的是这个转换的过程中出现的阵痛。
我所教育的孩子也是这样的环境里面成长,在他们小的时候,在乡间小院,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怕别人抢了去。长大一点儿了,小院变成了楼房,他们只能守着自己的小平层,让自己适应新的生活。所以他们身上带有在小院里成长的大嗓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利益,因为这些在以往的时间里未曾遇见。但是在融入城市的氛围时,又渴望拥有城市权利的实现。使得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各种过激行为来“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利”。所以他们来学校或许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拥有这些“权利”,享受着他们“应得的”生活,而不在意学习的过程,更不用说什么“修身养性”和“鸿鹄之志”了。这些矛盾或许会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得到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