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卷第1话 ...
-
第一卷第1话
这是一宗密室杀人。
何凌峰顶着一头鸡窝乱发,叉着腰站在门前发呆。
房间很小,画室的小规模仓库而已。
取证组的队员只能同时走进二人,导致各人依次进入取证耗费了较长时间。
“凌队,李鹤清她是不是克我们?我指,我们整个警队?”小赵站在凌峰身旁半撑着眼皮说话。
大部队凌晨三点在云南南路大排档刚解散,5个小时后的现在,
承蒙李鹤清的一通电话,全员又聚在了这里。
“你确定这是她有生头一回主动给你电话?”法医虎哥慢悠悠从房里出来,抬头便问。
“不错。”凌队点头。回头得找人看看她八字。有生以来头回接到她主动电话,结果,谁曾想,这姑奶奶来报案。
“死亡时间,昨日傍晚6点半。”虎哥报上时间给小赵,“心脏,左腹各中两箭。”
是的,你没听错,是箭。中的是铁箭头。
凌峰隔空看了看证物,这样的老物不多见了,多在内蒙古,抑或外蒙古的牧民手里能见。多属家藏。老物件了。冷兵器时代的好东西。
仓库不大,满地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画框,纸板,画笔,还有一些些的,羽毛球。
而死者,倒地位置十分微妙,恰恰在仓库门进门后左转的一个,略偏的位置。
这对于射箭的位置计算来讲,是极具考验的角度。
既然,已确定密室作案,
那么射箭的工具,线路角度,设置机关便存在于这间,不到7平方的房间里。
然而,凌峰叉着腰在看的,却不是墙角旮瘩,他知道,整间房间所有角落,取证组必然360度拍摄下来,不会漏过一丝细节。
他好奇的,或者说想不明白的,是死者距离门的位置。
这间房间不大,但是死者倒下位置距离门至少尚需三到四秒。
倘若触发机关是门,那么这三四秒的时间,死者可能站在任何位置与角度。
因此上,设计机关者,必然熟悉死者的行为。而更令人吃惊的,凌峰认为不止是角度,更在于时间。
在设计陷阱的世界,哪怕一秒都不可误差。多出一秒便多出无数的可能。
尤其这样的冷兵器,一旦误差,令得死者活着走出这件仓库,那么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现场2支足以致命,带铁箭头的箭,便绝不可能归咎于事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