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46 月玲与克明 ...


  •   她下车时,不小心一脚又踩上一个“镜面地雷”,克明趁势抱着她,穿过一小片“地雷阵”,跌跌撞撞拿钥匙磕磕碰碰开了门,还油嘴滑舌说,“抱你过门槛了。”
      月玲晕乎乎的,也不知道怎么就和克明一起滚到那大黑沙发上,觉得一切都不同,世界将要改变了。她忽然紧张得要命,嘴里不停地乱说话,“那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看,没有理论怎么实践。。。。。。”
      “嘘。。。。。。别说话,你把一切都交给我。”
      低低的领子滑到一边去,露出月玲的肩膀,克明吓了一跳,“你的肩膀怎么了?”他的声音像见了鬼一样。
      月玲一骨碌爬起来,看一看,烫红的地方现在发黑了,再加上绿褐色的秘方草药烫伤膏,的确骇人。
      月玲看着他又拧在一起的眉,存心骗他,就“狞笑”着说,“我有皮肤病,你还敢不敢要?”
      克明打开沙发边的落地灯,眯着眼看显微镜一样,下了判断,“你这是烫伤的,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说,到底怎么一回事?如今你的身体是我的了。”
      克明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你妈说你是麻烦吸引器,看来是有道理的。下次再看到那个小孩,有理由不由分说就仔仔细细打他一顿了。”
      他露出很真诚的关切,“疼不疼,要不要去医院?”
      等到他们立意要重整旗鼓,还没有亲到一块去,两个人的电话就约好了一样地响起来,两个人都哈哈大笑了。
      月玲的电话是董妈妈的。
      妈妈的声音有点心灰意冷的,但是镇定的,维持着她一贯的女强人作派。
      月玲说“要不要我回家来陪你?”
      “我要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不要你在一边呱噪。”
      “我暑假回来看你。公司没有了,你还有我和爸爸。”
      “是啊,世态炎凉,最知人心。”月玲听董妈妈这么说,思路平和,思维清晰,知道她那坚强神经已经发挥作用。
      月玲就趁热打铁,“老妈,人家都是青春女子闹得满城风雨,您老人家这么大一把年纪,还闹绯闻,我为你骄傲。”
      董妈妈就呵呵笑,说,“你才留学几天,喝了多少洋墨水,竟敢来调戏你老娘,回家来打屁股。”又不忘嘱咐一句,“克明是大好青年,你不要错过他。”
      月玲哼哼哈哈应着,想,他是大好青年,我就是圣女贞德了。妈妈老了,就想着招女婿,过一阵子,只怕是要念叨抱孙了。
      这时,克明穿戴整齐,安静等月玲说完电话,说,“我读博士时最崇拜的导师戴维斯博士携妻到D市来开学术会议,我的同学邀我们和导师一家去赴家宴。不好意思,是short notice(临时通知)。”

      当车开到那湖边的房子,只见车道和人行小路的冰雪刮铲得一干二净,盐粒洒得均匀不浪费。女主人笑意盈盈穿着一件过时的乌龟领毛衣,抱着一个大约半岁的宝宝,拖着一个穿得精致梳着整齐小辫的小女孩来欢迎他们。
      克明递上一瓶红酒,蹲下来和小女孩打招呼,答应等一会儿和她下象棋,招一招宝宝,逗他笑,说,“才个把月不见,就长这么大个了。看他笑得多甜,和嫂子一样。”
      家里一尘不染,所有器皿亮堂堂,月玲想要是那中学班主任来,拿雪白的面巾纸一擦,会乐得满脸的菊花,大声说,“Pass!”
      有淡巧克力肤色的菲佣过来把宝宝接过去。月玲脱下大衣,庆幸因为本来打算要出去吃饭,穿着件黑色露背低领的半身小裙样晚装,戴着一块董妈妈不知从哪个盗墓贼手里淘来的一块中国汉代古玉,下面是一条细腿裤。
      女主人说,“克明老是谈起你,这下子终于见着人了,果然漂亮得跟封面女郎似的。”她的笑温暖的,宛如壁炉里的红红火苗。
      客厅里一个瘦高个子半长不短灰白头发的洋人走过来,表情夸张地和克明大力握手,然后看向月玲,“这就是你的中国小女友?你因为她不要和我女儿约会?你这小姑娘会拼读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月玲倒是不怯场,英文应酬咱不怕,自然就落落大方了。
      戴维斯博士对妻子说,“玛丽,终于有第二个人答对这个问题了。”
      他的太太,典雅地,像看老小孩一样疼爱地看他一眼,对月玲说,“老头子人来疯,你别理会他的疯言疯语。”
      月玲终于明白,为什么克明不像正儿八经的科学工作者了,他仰望这样一个导师。
      她刚才在车上用Blackberry手机通过搜索引擎Bing到戴维斯博士生平:除了所有学术成就,月玲深深记得两点:戴维斯博士是一个迟说话的孩子,像月玲一样,三岁了,还说不出一个词。此外,他的幽默感遗传自他的母亲。
      巨大的香多利尔水晶吊灯底下,大家用英文谈笑风生。
      月玲才知道克明博士论文和后续研究在顶尖国际权威专业杂志《科学》,《细胞》等等上发表,好评如潮;才知道他的研究方向是儿童脑肿瘤基因病变原理,发现相关染色体基因,大家看好他入围明年柯克杰出学者奖。
      他最大梦想是拥有自己设备先进实验室。
      月玲想,自己都干什么去了,不提名字,不知道他们在谈论谁。心里生出很多惭愧,默不作声。
      克明的李同学看一看月玲的最新潮碎碎花边低领衫,问,“董小姐从国内哪所学校毕业?”
      月玲把学校报出来,那是一所二流大学,不像在座都是一流大学硕士以上学历。李同学释然,为自己的偏见找到理论依据,瞧你长得这样子花里胡哨,从小就不是学习的料。
      月玲也懒得和他解释当年高考政治试卷,鬼使神差,没看到试卷背面几个大题,玩钢笔和橡皮玩到打铃,待发现时已晚矣,从此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Who cares.
      克明的同学又问,“董小姐现在哪里高就?”他脸上有一丝希望不要落空的盼望:这么年轻,毕业于这样一所无名大学,一个文科生,还能混出什么名堂?
      月玲听出那种看不起的语气,心想就让他觉得自己波大无脑好了,就笑意盈盈地说,“我现在大学路街口卖咖啡。每天和顾客交谈,学会观察各色人等,英文进步很快。”
      大家就沉默了,没有过和非专业人士诸如女招待等三教九流谈话经验。
      女主人连忙说,“来尝尝中西合璧意大利式中国炒面。”
      克明踢月玲一脚,她狠狠剜他一眼。
      克明说,“月玲在D大读硕士,研究应用语言学。原来在中国大学也是教专业英语。”
      戴维斯博士说,“可巧,我太太也研究语言学,玛丽,玲和你有很多共同语言。”月玲喜欢他。她一贯看人的原则,不论出身不管富贵,只看对方有没有趣味。本来以为会无聊得脑子瘫痪,却发现科学家到达一定层次,还有这种对生活的强烈好奇心,不会轻易接受人家拱手相呈的约定熟成理论,总是在探索事实真相。
      玛丽笑眯眯,“蜜糖,你再对玲赞不绝口,回家仔细你的皮。”
      克明悄悄说,“你看他们,结婚三十五年,依旧如胶似漆,肆意调情。”
      接下来,大家的谈话锁定在转基因科学。
      “科研经费赞助商在为他们的工厂大批量生产低成本获利物寻找科学的合法性。”
      “大卫说,‘饥民必须生物技术喂食的说法是一残忍骗局,绝不能被认真对待。’”
      克明说,“所以我才退出来,转而研究儿童脑功能基因学,至少获得灵魂安宁,觉得是在为人类后代作贡献,而不是为少数人谋福利。”
      月玲对克明赞赏微微一笑。趁此时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款蜜汁排骨上面,克明说,“专心吃饭,不可以色迷迷看着我。”
      她拿鞋跟就踩了他一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6章 46 月玲与克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