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4、不欢而散 ...
-
玉文君一听惑道二字,便是心塞,这次比赛素心门弟子何尝不是败在峚山“惑”道。这些弟子陷“惑”道,心智不坚,不弄得心身疲惫,还搞得人心惶惶,疑心重重。如今又败在“惑”字,岂有不怨之理。
沧衡派长老丘石看时愿不过年轻小伙,何德何能能在他们眼皮底下摆弄惑道:“小友,你未免也太大言不惭吧。这惑道可不是谁都能摆出来的。”
玉文君一听,果然应声:“惑道,你怎么可能使得了。守正大人,他定是用什么邪门歪道的妖术蛊惑人心。”
“此乃惑道,无疑也。”
夙凤真君心中也是惊叹,若是时愿用的是妖术也就罢了,可他使得确实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惑”道。
“邪门歪道?蛊惑人心?那也得她心中有所欲,方能有所惑。是她自己挡不住惑,说出她内心深处最想说的话,干了她心最想干的事。说到底是她自己道行不够。与我何干。那日预谋不轨的人是她们,同根相煎何太急也是她们。玉文君你不知道吗?还是玉文君也是另有所图,有所欲呢?”
时愿说是激动,可手下小动作不停。而微微的小动作又是瞒天过海无人知晓。
玉文君不知不觉中有些心急:“一派胡言,音音,你说是不是他断了你的禅道?”
“我…”
玉音音看着自家师父,一时不知所措。
玉文君看她那痴障的模样,有些来气。
“你说啊!”
“就是他害了你。”
“就是他。”
“不,师父…”
玉文君越说越急,逼得玉音音不停的摇头,当时她虽遁道,却并非对外界之事,一概不知。恰恰相反,她一边悟道一边饱受打扰,后来她禅道已断,听得周边的声响。只是她不敢想,更不愿去想,自当是朦朦胧胧不得清朗。如今这般,她倒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所谓的“师慈子敬,兄友弟恭”,不过自欺欺人罢了。玉音音恍恍惚惚,只觉得心头汹涌万分,无限凄凉。耳边绕着师父的声声念念,就如三更鬼催魂。她不禁想起当年姑瑶城糟心事,还有那挥之不去的梦魇。往日种种糟心闹心阴魂不散,她抱头紧缩,不停哭道。
“不…”
“师父,你别再逼我。”
“师父,你别再逼我。”
“我不想害人,我不想害人。”
“你们不要再说了,不要再说了…”
“我没有害人,我没有。”
玉音音哭哭啼啼,有些疯癫。看样子多半是魔障了。守正大人随即指尖一动,一道灵光打入玉音音脑门。人是安静下来了,可身子一软瘫坐在地,两眼无神,面如死灰。
时愿冷眼含霜,只道:“你若不够狠,就不要做偷鸡摸狗的事,因为心魔会趁虚而入,从此与你纠缠一生。”
玉音音闻言眼珠子一动,眼皮轻抬只见那人如在山巅,巍巍不可犯。而她自己就如泥泞里的蛆虫,丑陋不堪。
丑陋不堪…
揪心弄人,玉音音随之便晕了过去。
守正大人叹一声:“心生魔障!”
一个本是参禅悟道的好苗子,却是硬生生逼出魔障,可惜啊!魔障已生不除即灭。一连折了门派两个拔尖的弟子,玉文君心中岂有不恨。
她怒气冲天直指时愿,“你…”
“我欲如何!”
时愿不怕死的杠上一派掌门,而他隐在背后的手指尖又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凌空飞速滑动。
玉文君像是受了刺激,面露杀气,想都不想就拔剑而起:“坏我大事,非杀了你不可!”
时愿横眉冷对,指尖微微一动,就等她的攻击了。
然而玉文君剑起之时,守正大人灵纹已至,碎了时愿暗下的灵纹,与此同时一声“玉文君”响。
夙凤真君对玉文君颇有指责之意,对时愿也是如此,他微微有些薄怒,“时愿!休得放肆。”
玉文君心神一震,看着手中利剑,不由得心惊胆战,连忙默了一遍安神咒,方复心境。
在场几个当家的,哪个不是闻声色变,这才幡然大悟,明白过来。只叹:此子实在太过猖狂!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尤其是守正大人眼皮底下,既然诱导一堂堂门主误入惑道,实在胆大妄为,实在嚣张至极。
然而嚣张猖狂何止于此,迎着守正大人的厉色,时愿毫无退怯,眉眼一挑,道不尽其中滋味:“守正大人,欠债的总归是还的。”
这话中有味,只得细细品。
守正大人薄怒的脸色染上一瞬间的恍惚。
他欠的债…
这是恍惚间,守正大人便清明。
此时,时愿脸色已变,扬起一张笑脸,半是顽劣半是戏谑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只不过讨一讨,当年姑瑶城第一楼的利息罢了。我也是没想到啊!一介掌门,哼哼…这么容易就着了道。”
一派掌门被无门无派的小子,逼入惑道而难自拔,也是够难堪的,也难怪玉文君静下心里,可眼里还是染着恨意,恨不得把眼前人剁成十八块。
玉文君咬牙切齿的说道:“尽是些旁门左道不上台面的东西。”
时愿反问道:“就不知道峚山的惑道作何感想了。”
峚山的惑道,乃守正堂所置,玉文君这话显然是气过头,没过脑了。
“你!”
玉文君戾气又起。
夙凤真君又不得不再次提醒,“玉文君。”
玉文君这才甩手不理时愿,负气而立,转身对着守正大人说道:“守正大人,此事必须有个决断。”
守正大人清浅一笑,说道:“玉文君,令徒魔障何故生,又是几时起,难道玉文君不知嘛?昨日因,今日果。因果有循环,又何止这一事。”
所谓因果轮回报应不爽,玉音音的因几时种,就问那时几时起。当日在姑瑶城,种下因;近日便得这个果。玉音音的心中埋下魔根,玉文君又是再度紧紧相逼,诱使魔根深种,剥茧而出,终是成了一方祸害。
你我皆是明白人,守正大人这一笑,大家心知肚明。事已至此,素心门还能几何。
得偿不能如愿,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