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监视 ...
-
次日。
夏瀚海跟栀知一起出门吃了个早饭,又买了一些打发时间的书,然后留栀知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就出去了。
夏瀚海出了客栈,顺着热闹的街道,一边跟着人流逛着,一边悄悄关注着,其他人的对话。
前面两位三十来岁的大娘,逛着头绳珠花的小摊,讨论起了最近听到的八卦。
“你听说没?
已经有人跑去万老板那毛遂自荐了,说是不怕死,要为陛下效忠呢!”
“这现在谁不知道啊!再说了万老板可不是什么人都要的。
我听我隔壁的亲戚家的村里,就有人被选上了。说是必须识水性,经常出海者,优先考虑。”
“那我们这靠海,周围那些渔村里,大把年轻人都可以啊,这升官发财的好机会,可不多了!
不行,我得赶紧跟我娘家亲戚说说,让他们也赶紧去,等会人招满了可咋整哟!”说音刚落,其中一位大娘就顾不上逛街了,匆匆跑了回去。
“嘿嘿,我可能说只这一个条件,这人还得能见到万老板吧,不花一大笔孝敬钱,就在外面排队死等吧。反正花钱的早就把人数给填满了。”
另一位大娘得意的喃喃道。
夏瀚海看着没有什么消息了,就赶紧跟路边讨饭的小乞丐打听道:
“你知道万老板住在哪吗?只要你带我去,这10文钱就是你的了。”
“大人,我知道,你跟我来。”
小乞丐,一把抓住10文钱,高兴地站起来身,把地上的破碗拿起,交给了其他乞丐拿着后,连忙带着夏瀚海往巷子后头走去。
一路上小乞丐,左弯右拐的,带着夏瀚海从一条条人少的巷子走,避开了繁荣的大街,专门找小路,走了半个时辰,才到一处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万府’。
…………
黑衣人看着夏瀚海找去了万府,担心他对万老爷坦白了知道仙岛的事。赶紧施展轻功,一路不停的赶回客栈。
黑衣人靠近楼上窗户,敲了敲后,小心打开窗,钻进了房间。
一进房间,看见主子,正端坐在小塌上,一边品着香茗,一边看着账本。旁边伺候的丫鬟,摆着手,让黑衣人站着等。
给主子添上茶后,小声在主子耳旁轻语道:
“夫人,甲一来了,像是有紧急事禀告,”
夫人头都不抬,继续看着账本说道:
“说吧,什么事?”
甲一赶紧跪下,抬起双手握拳,低着头,拱了拱手道:
“回夫人的话,夏瀚海今天找到了万府,我怕他被万老爷发现身份,误了夫人的计划。”
“放心吧,他可见不到万老爷,现在这么多人盯着船上的位置,我们必须得拿下夏瀚海,提早出发才行。
你等会找机会绑了他,严刑拷打,一定要问出仙岛的位置,听见了吗?”
“是,属下这就去办,告退”
甲一起身,又从窗户处,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整个来去的过程,因为窗户位置偏僻,切是朝着客栈后头开的,没有人注意到这里。
“夫人,为什么不早点拿下夏瀚海,今天还让他出去干什么?昨天晚上就该悄悄带着他们爷孙俩,还得连累小姐去接近那小丫头片子。”
丫鬟不解的问道。
“你懂什么,之前是知道大京城有人打听过仙岛的消息,但也过去了几年了,这并不能确定就是夏瀚海。
夏瀚海做事谨小慎微,从来不曾泄漏过行踪跟来路,当时他打探消息,也是打探的我国海岛的分布情况,怎么能确定他知道呢?
一旦打草惊蛇,被大伯知道有这么个人,那还有我们二房的出头之日吗?
这次本来就是借着大伯的光,我们才能出来寻仙岛,要不是老爷还在家里装病,卧床不起,一副快要不行了的样子,老太爷老太太怎么会答应,让我们出来。”
丫鬟赶紧恭维起来,“还是夫人有办法,路上跟大爷吵起来了,这才能赌气住进了客栈。果然,一来就发现了,夏瀚海。夫人,高瞻远瞩,让我佩服啊。”
“你这小妮子,真会说话。
行了,别贫了,赶紧让小厮送上一桌酒菜去对面,让莲心哄着小丫头开门,吃了饭,让莲心趁着小丫头被迷倒,搜一搜,看房间里有没有地图什么的。”
“是,夫人。”
丫鬟关好房门,出去安排了。
…………
夏瀚海等小乞丐走后,走到大门口,敲了敲门。过了好一会,里面才缓慢地开启一截门缝,一个看门的小厮,不耐烦地喊道:
“你这个老头,干什么的?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就敲门,活得不耐烦了”
夏瀚海赔笑道:“我是想问问,万大人招人出海,需要什么条件?”
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几两碎银塞进小厮手里。
小厮接过银子,悄悄拿手颠了颠,语气和善了点,
“你怎么跑这里问,不是都说了在船上有人安排吗?
这想上船,这么点银子可不行,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你去船那边招人问吧。”
小厮拿了钱,敷衍的说了两句,不等夏瀚海再问,就赶紧关上了门。
夏瀚海只得又匆匆回客栈,牵出驴车赶去海边的码头。
走了两个时辰,到了码头。
夏瀚海看着这人山人海的码头,一时不知道该去问谁,这么多人,排队的,打探消息的,还有找到商机的,小贩买起来水跟吃食,本来就不大的码头,到处人挤人,不远处的茶摊也坐满了人。
正当夏瀚海不知道纠结的事情,前面大船上,有位壮汉,拿起一个铜锣,一边敲一边喊着,
“静一静,今天的人已经招满了,大家回去吧,明天再来,还有七天,每天选10人,七天后就出海。
选上的人,这几天收拾好行李,七日后的一大早,在码头上集合,过时不候,听清楚了吗?”
壮汉连续喊了好几遍,大家纷纷涌过去听着。
过会,等壮汉喊完,拿出一张告示,贴在了码头上的布告栏处,就离开了。
大伙看完告示,又纷纷议论着,四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