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番外】作者对伊比利亚的理解 ...

  •   引子(取自游戏剧情覆巢之下)
      “一片混乱之中,是审判庭划定了对错界限,引领人们往对的路上去,若非如此,整个国家都将一早溃成散沙” ——审判官艾丽妮
      “你们在进行的是一种不被容许的行为。哪怕你们不承认,我还是嗅到了邪恶的气息”——审判官艾丽妮
      “在伊比利亚发生的事,没有什么与我们无关。所有为律法所不容的错事......我们发现,我们抹平”
      ——审判官艾丽妮
      “艾丽妮,你不止在对面前的人下判决,你也在对其他人下判决!你判决怪物生,就是判决人民死!你的判决,既可能阻绝灾难,也可能带来噩兆!你可能救一人而杀百人,也可能杀百人而救一人!”
      ——大审判官
      “如果你会带来痛苦,你就必须也遭受痛苦,而且要比你施加给别人的那些罪恶加起来还要多。你有这种胆识吗?你的信仰会在你遭受内心折磨时动摇吗?如果你失败了,你造成了恶果,你会因此一蹶不振吗?” ——大审判官
      “没人知道伊比利亚发生何事。也不可以有人知道。” ——大审判官
      “伊比利亚禁止传谣” ——大审判官

      在破败而封闭的伊比利亚,有这样一群令人不寒而栗的人。他们行踪不定、神通广大,日复一日地践行着伊比利亚的“律法”,并抹除一切不愿意遵守“律法”的东西。他们保守着伊比利亚的秘密,驱逐和逮捕烦人的外来者,把所有他们觉得有必要的人扔进大牢——或者更惨。他们掌握着伊比利亚的生杀大权,如牧羊犬和猎鹰一样监视着伊比利亚的人民。他们就是伊比利亚的审判官。
      很容易可以看出,他们的形象很大程度上要来源于真实历史上的宗教裁判所和猎巫人。这些机构和人物是如此臭名昭著,是伊比利亚审判官的形象来源,所以接下来我会着重分析下伊比利亚的审判官

      【审判庭的称呼】
      游戏中第一次出现“审判庭”这个称呼,是在干员安哲拉的个人档案中。安哲拉资料档案三中,有如下内容:“审判庭为了她的铳而几次找到她,发现不是真正的铳之后把她臭骂一顿就离开了...审判庭应当是伊比利亚相当有权力的官方组织”。这是“审判庭”三个字在游戏内第一次出现,也借此第一次向玩家介绍了审判庭的基本设定:有权势的官方组织、与宗教关系甚密、处理违禁事宜。
      在破败而封闭的伊比利亚,有这样一群令人不寒而栗的人。他们行踪不定、神通广大,日复一日地践行着伊比利亚的“律法”,并抹除一切不愿意遵守“律法”的东西。他们保守着伊比利亚的秘密,驱逐和逮捕烦人的外来者,把所有他们觉得有必要的人扔进大牢——或者更惨。他们掌握着伊比利亚的生杀大权,如牧羊犬和猎鹰一样监视着伊比利亚的人民。他们就是伊比利亚的审判官。
      很容易可以看出,他们的形象很大程度上要来源于真实历史上的宗教裁判所和猎巫人。这些机构和人物是如此臭名昭著,以至于他们的形象已经成了某种标准模板,被大量运用在各类作品里。接下来我们将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明日方舟》中,伊比利亚审判官的形象来源,试着对他们形成一个多方位的认识。
      1.【审判庭】
      游戏中第一次出现“审判庭”这个称呼,是在干员安哲拉的个人档案中。安哲拉资料档案三中,有如下内容:“审判庭为了她的铳而几次找到她,发现不是真正的铳之后把她臭骂一顿就离开了...审判庭应当是伊比利亚相当有权力的官方组织”。这是“审判庭”三个字在游戏内第一次出现,也借此第一次向玩家介绍了审判庭的基本设定:有权势的官方组织、与宗教关系甚密、处理违禁事宜。
      审判庭一词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审判庭,一种法院设立的审判组织。我国的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审判庭。我国基层人民法院设有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和行政审判庭,中级人民法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还可一根据需要设置更多其他的审判庭。在其他语境下,审判庭也可以指为了某一案件专门设立的审判组织。这一制度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尤其是在西方,如今已经广泛地存在于全球范围内。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或者严格来说——宗教裁判所委员会,也就是所谓的“最高委员会”(Superma)也有设有审判庭组织:1480到1520年代,西班牙全国设有16个常设审判庭和22个临时审判庭,分散在全国各地。这些审判庭就是一个个的宗教法院,审理全国各地的宗教案件——以及披着宗教外皮的世俗案件。
      2. 审判官的【衣着】
      在活动《覆潮之下》剧情中,出现了两名伊比利亚的审判官。两名审判官的衣着相似,可能是伊比利亚审判庭的制式装备。但相比起其他部分的着装,大审判官那一顶黑色宽檐帽可能是最有特色,也最能让人最直观地意识到“这个人是审判官”的东西。
      宽檐帽是一种历史悠久且有极强西方风格的服饰,上至王公下至平民,宽檐帽可以是任何人着装的选项。黑色宽檐帽似乎和宗教有一种特殊的联系,上个世纪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们,不少都是戴着黑色宽檐帽、穿着深色外套和浅色衬衫。以至于这样的形象成了西方传教士的经典形象。
      黑色宽檐帽和宗教的联系到底开始于何时何地无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17世纪的英国,黑色宽檐帽已经成了猎巫人们最有标志性的身份象征。
      大审判官的黑色宽檐帽使得人们在第一眼看到他时,马上能意识到“这是个猎巫人!”。不需要任何描写,他的形象就会和英格兰那些到处抓人、审讯、火刑的令人畏惧的猎巫人们联系起来。这暗示他们也同样拥有猎巫人的这些权力,至少有类似的特质。大审判官的黑色宽檐帽以外,两位审判官身上其它的服饰也极有辨识度:披肩外套搭配衬衫,脚上穿着靴子。这样的服饰同样符合猎巫人的经典形象——参见马修·霍普金斯的画像,披肩外套配衬衫加上一双黑色靴子几乎是猎巫人衣着的定番。无论是画像还是艺术作品,只要出现猎巫人,几乎一定是这一套打扮。
      3.【武器】
      两位审判官都携带武器,当然,历史上宗教裁判的审判官们也有权携带武器。他们使用的武器外观相似,且很有识别度:一把手枪(手炮),一把侧剑。主武器单手剑副武器持枪的搭配,在17、18世纪的欧洲一度流行。
      在那个枪械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命中率极低,且很难在战斗中装填。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替代匕首的近战副武器:即使只有一次发射机会,但谁能招架一颗在两米内发射的火枪子弹呢?
      审判官右手的近战武器很显然是一把侧剑,而且是发展相对成熟的侧剑。侧剑(side sword),是传统的十字型单手剑的发展。侧剑的名字side,既表示它佩戴在身侧,也有它是战场上的副武器的含义。冷兵器时代的战场往往被“一寸长一寸强”的原则主宰,相比起骑士长枪或者瑞士戟、矛锤和链枷,甚至是双手剑,侧剑的长度和重量总是让它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但侧剑很快就在其它地方找到了自己的空间。文艺复兴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自己需要一把剑。无论是出于防身、决斗或者仅仅是在朋友面前炫耀,市民们都需要一把轻便的、合法的、容易使用的、最好还有装饰功能的剑,于是侧剑走到了聚光灯下。侧剑在单手剑的十字护手(Cross Guard)和环形护手翼(Quillon)的基础上,将护手和护手翼拉伸、延长,形成一个护手花(Sweeping),最后组成“花式护手”(Swept Hilt),并在之后进一步向更完善的“篮式护手”(Basket Hilt)和“碗式护手”(Bowl Hilt)转变。
      同时,侧剑的剑身也逐渐变得细长,这有利于减轻重量,也证明侧剑的用法逐渐从“劈砍”转向“戳刺”。但与几乎完全偏向“戳刺”的迅捷剑不同,侧剑依旧保持了更多劈砍的能力。
      比起审判官的剑,审判官的枪显得现代很多:和侧剑同时代的手枪多是燧发枪甚至火绳枪。审判官的枪枪管很大,没有击锤,有类似左轮的弹仓,但“弹仓”比起圆形更像六边形或者四边形。参考审判官们腰间挂着疑似弹仓的物体,姑且怀疑其可以直接更换弹仓。
      4.【关于伊比利亚的史实和剧情牵扯】
      目前来看可能会有牵扯到伊比利亚相关的剧情,因为方舟迄今没有提到法国对应的阵营,那么圣殿骑士团在法国的遭遇很可能被转移到各方面相似的西班牙,也就是神秘的伊比利亚。盲猜伊比利亚封闭的原因是一场内部势力的倾轧,伴随着残忍和血腥。而棘刺在档案二提到,教授剑术的教士卷入宗教动荡;在档案四里提到,阿戈尔人的地位正在降低。联系到方舟的一贯套路,这里可能会是一场类似爱国者之子之死、乌萨斯研究所事件、被出卖的雪怪小队、被转化的牧群之类的惨剧(反正我是被刀傻了),君主将忠心的部下处理掉,收编势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大概以后可能会开个类似沃伦姆德的活动,像介绍莱塔尼亚一样,展示伊比利亚的冰山一角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番外】作者对伊比利亚的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