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圣意 ...

  •   “回皇上,查清了。”俞映之回道。
      “哦?幕后主使是谁?”乾皇沉声问道。
      “是贵妃娘娘,参与的人还有京城内的世家大族,各地的亲王,郡王,还有几名皇商。”俞映之边说边从怀里拿出一份册子,递给乾皇。
      册子上是参与此次科举舞弊的人员名单,密密麻麻的写了好几页。
      乾皇接过了这份长长的名单,从头看到了尾,大殿内只有乾皇来来回回看名单的声音。
      俞映之知道,这就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片刻宁静,皇上这下子是真的生气了,刚刚那都是假装的。
      乾皇将这份册子重重的拍在了龙案上,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俞映之知道这些名单上的人都是暂时都动不了的人,能动的刚刚都已经押到大殿上进行处置了。
      所以俞映之才将其余参与到科举舞弊一事中的人写成了名单,单独交给皇上,目的就是让皇上心里有个数。
      “人证就在大殿外侯着,皇上可要传他们问话?”俞映之问道。
      门外的人证哪里是证明刚才那十几个官员有罪的,那是为了证明名单上的人有罪的。
      那群人还真以为她大理寺卿没事儿闲着把人证领到大殿外,证明他们有罪,有证人的口供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如此麻烦。
      “传。”没有多余的话,大殿内还有着这一个字的回音。
      很快门口的证人就被带了上来,乾皇给了俞映之一个眼色。
      俞映之心领神会,自请离去。
      大殿里乾皇到底问了什么俞映之不知道,但是这一天京城内所有人心中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皇上因为科举舞弊一案发了好大的脾气,很多朝廷命官都牵涉其中。
      而后面进到大殿里的人证俞映之再也不曾见过,不过俞映之想大抵是为了守住那份名单上的人,那些人证都被乾皇处死了吧。
      虽说那群人罪不至死,到底是知道了些他们不应该知道的消息,这群人一死,哪怕俞映之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会再有人出来证明了。
      如果说出去,乾皇一定会当她是造谣处理此事,而没有证据的事情,别人也不会信,更何况俞映之的名声并不是很好。
      当你比别人知道的多一点,别人会觉得你是天才,当你比别人知道的多的多,别人会觉得你是疯子,天才得到的是别人的尊敬,而疯子只会被孤立。
      后来又传出了慎贵妃被禁足了一个月的消息,而工部因为修缮贡院的工作做的不到位的缘故,工部尚书自请上奏回家养老了,而同时上奏要回家养老的还有因为账本问题的户部尚书。
      俞映之知道这是二位尚书大人分别被当今圣上单独请去喝了杯茶,喝过茶后就自请告老还乡了。
      原来的工部左侍郎和户部左侍郎顶上了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的位置。
      其实就算是不问这些人证,俞映之也猜到了此次事件是大皇子一党所为,至于具体是谁,还真是问过才知道。
      不过俞映之倒是觉得这大皇子比太子实在多了,虽然她同大皇子打的交道不多,不过查出来的这些东西基本都是大皇子的母亲慎贵妃所为。
      而大皇子至今为止似乎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上次找到了自己去破坏了太子的立言大计。
      要说这大皇子一点儿都不知道自己母亲做过什么,那是不太可能。
      但大皇子比太子聪明就聪明在,俞映之查到的所有对他不利的事情,查到最后都查不到他的身上。
      而他母妃慎贵妃有着母家撑腰,地位依旧稳固,虽然被罚,但当今圣上念着她母家是开国勋贵,又顾念着与贵妃的旧情,也不过是禁足而已。
      不过这次事件也不能说对慎贵妃一点儿影响没有,毕竟工部尚书与慎贵妃的母家到底是亲家,是实打实的亲戚,工部尚书的告老还乡着实让她失去了一大助力。
      科举舞弊案过后慎贵妃失去了工部这一助力,皇后那边同样也失去了户部这一助力,这次倒是打了个平手,谁也没赢。
      而二月二十这一天注定会被写入历史,这一天的勤政殿也被俞映之私下称为大型裁员现场。
      ……
      柳色行三月,雩风浴暮春。
      晨雾散开,俞映之看着一树一树的花开,就好像一个一个春天在醒来。
      春风轻轻吹动着窗边的帘子,俞映之倚窗而坐,打了会儿瞌睡,舒适到差点就要决定这样过一生。
      这日子就是这样,总会有人就这样打破平静。
      “大人,大人,武安侯府送来了帖子。”兰卿一手扯着风筝线,另一只手摇晃着一份红艳艳的请帖。
      风筝被这不规则的扯动掉了下来,请帖则被俞映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
      展开请帖,是宁青青和南玄宁的喜帖。
      距离上次俞映之劝宁青青这才过了多久,这两人居然就要结婚了。
      就过完年后这两个月,结婚前难么多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居然都结束了。
      不得不说,这效率是真的高。
      若是宁青青在这里,肯定会说,这效率为什么这么高,你心里没数吗?
      还不是武安侯生怕宁青青反悔,好不容易自己家闺女想通了,不喜欢那个名声极差的大理寺卿,这要再不着急些,快些办完,万一自家闺女又反悔了可怎么办。
      武安侯经过了一系列的深思熟虑,最终还是决定下一份请帖给俞映之。
      本来不是很想给大理寺卿请帖的,生怕有个万一,怕就怕自家闺女在看到俞映之后不肯嫁了,那这可就闹了大笑话了。
      结果自家闺女特意询问请帖是否送到俞府上,一听说没送当场就不干了,说是若没有俞映之的劝说,她到现在也不会嫁给那个南二公子。
      武安侯这才又补了一份请帖下到了俞府。
      俞映之收到请帖很是欣慰,这姑娘终于是想通了。
      虽然那个南二公子伤过她,但她俞映之是什么人,宽容大度,绝对不是是那种记仇的人。
      所以她一定会好好挑一份礼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