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初到农家 ...

  •   飞鸟还林,夕阳染红山坳,远处的村庄也升起了袅袅炊烟,仿佛在呼唤劳作一天的主人归家。村民们三三两两的结伴而归,一路笑着讨论今年又可以丰收,能给孩子添一件衣裳等等。

      而这份热闹止步于村东头,在村西头的老余家安静非常了,谁也不敢高声言语。正屋的余家两老和余二郎余禄、余四郎余喜均沉默不语,直到余家长孙领着大夫从西屋过来。

      余二郎急忙问道“大夫,我家三妮怎样,啥时候能醒?”却只见大夫拱手到“令爱后脑勺磕到石头上,有一婴儿拳头大小的肿块,老夫已施针,放出部分淤血。但伤在头部,情况复杂,现在只看令爱造化,只看今晚能否醒过来,否则你们还是准备准备吧。”

      听大夫这话,与二郎及余老头夫妇均面色灰白,伤心之情难以言表,最后还是余老头出言谢过大夫,并让长孙余霖送大夫离开。

      西屋里的余二媳妇李氏却早就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紧紧握着床上的小女孩的手,余霖回到西屋安慰母亲,“妹妹已经放出淤血,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妹妹好好休息,熬过今夜再说。”

      而后又对余伯娘陈氏的和余四婶沈氏说道:“祖父祖母请大伯娘和四婶一起去正屋,也请二妹妹和四妹妹同去。”说罢就拧干毛巾给妹妹擦洗额头,自己一人能照顾妹妹。

      余老头一杆旱烟直冒气,老太太怒火中烧,厉声喝道“二妮,到底怎么回事?让你带四妮去玩,三妮怎就掉到河里还砸伤脑袋?”

      堂下的余二妮低着头眼神闪烁,沉默不敢吱声,但在爷爷有狠敲烟头后终于抬起头说道:“都是沈宝珠干的,是她把珠花扔到河里让三妮去捡的。”

      站在余四媳妇后的宝珠则哇的一声哭了,啜泣道“是二姐说要教训教训三姐的,她说小河里水不深,只是让三姐出个丑,不会有问题的。”

      听到这话余二家的再忍不住“二妮,你小小年纪怎么这样狠毒,我家三妮哪里对不住你,你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水又不深,是她自己撞到石头上的。”二妮还在狡辩。

      “大嫂,你就是这样管教女儿的吗?”余二郎终于开口,却是不好与小辈计较,“等大哥回家我倒要问问大哥,我家三妮口齿是不太伶俐,但也不是给你们这样戏耍的。”

      此后正屋除了女眷高高低低的啜泣,竟在无一人言语。众人都知道如果三妮醒不过来,那么此事可能就无法善了,不是两老如何偏心,也不是余二夫妇能有多大本事,实在是他们的长子,也是余家长孙余霖过于聪明能干,小小年纪就在读书上就展露锋芒,使得两老更重视这长孙的意见。

      日落西山后,外出的余大郎余福一到村口就被大妮拉住,告知今日四叔回家,二妮带两个妹妹到河边玩耍以及三妮落水的情况。大妮悄悄溜出来给余大郎通气,想一个对策。

      其实大妮也知道自家妹子向来不服三妮一个半傻的丫头,明明也十岁了,但因行动迟缓,语言迟钝就可以不干活,不仅二叔二婶宠着,就说余家备受重视的长孙余霖更是捧在手心里,散学后总能给三妮捎带点头花发绳,小吃零嘴。

      都是女孩,但偏偏愚笨的还更受宠,大妮一向以大姐自居,尽力做到公平对待底下的弟弟妹妹,但是一向心高气傲的二妮就难以忍受,凡是都要争个输赢,今天更是怂恿四叔家的宝珠戏弄一番,不想惹出这样的祸事,但事已至此,眼看三妮醒不过来,只有含糊掉此事中二妮的过错,保全自己亲妹妹。

      “孽畜,这个孽畜在哪里?”余大郎一进家门就先嚷起来,进到正屋更是薅来一根笤帚直接就往二妮身上打去,“三妮平时多乖,多听你的话,你们姐妹形影不离的,多好的感情啊!怎的就掉河里了,你是怎么照顾妹妹的?”边说边撵着二妮打,只是有多少是真打二妮身上的就难说。
      在余大郎的暗示下,二妮边哭便认错“是我没有照顾好妹妹,哪里晓得她就那么实在,真就下河给捞珠花,偏撞到石头上去。爹,我错了,别打了。”

      终于余大郎也撵累了,扯着二妮进正屋后就跪在余老头跟前,“爹,娘,这孽障今天就是打死她给三妮赔命我也绝无多言,只是老二,这二妮也不是成心要害三妮啊!”

      “不是成心的,那四妮一来就能去戏耍我家三妮吗?还能让她往河里跳?这到底是谁在背后挑唆,只是四妮一人干的不成?”李氏的就急了,“大哥这是一顿笤帚就想把这事推得一干二净啊,可怜我的妮儿还没有醒过来,不知能不能熬过这个槛?”说罢又哭起来。

      “我家宝珠才来这乡下几次,要不是明天过节,谁乐意来啊,一来还被有心人挑唆,这丫头才七岁,她能懂什么深浅?二嫂我给你陪个不是,三妮的医药费我们出,但背后的人才是祸首。”余四媳妇沈氏的也急忙辩解,可不能让这锅给宝珠背上,要不传出这跋扈、毒害姐妹的名声姑娘家可怎么洗的干净。

      余大媳妇陈氏的也帮腔道“一个傻丫头,一直都是大妮二妮照料的多,她自身就蠢笨,磕到哪里,碰到哪里不是常有的吗?只是这次磕到脑瓜子上了,她自个运道不好能怨谁,难道还要大家不错眼的看着吗?”这番贬低一个生死未知的侄女,不仅余二郎夫妻气的发抖,连余老头等听到如此漠视人命的言语也是气的不轻,余大郎也迅速瞪了媳妇一眼,使她不敢再多坏事。

      一阵凉风吹过,漆黑的西屋中,余霖没有点灯,听到这话,即使心中有再多不忿也没有多余的动作,现在他一心只有躺在床上的三妮,这是他的嫡亲的妹妹,这个妹妹尽管凡事慢别人一拍,但是会把母亲煮的鸡蛋悄悄藏起来留给她,会笨手笨脚的把他不要的字收起来,会在他的身后哥哥、哥哥的跟着,也许在别人眼中这个妹妹就是个小傻子,可他知道妹妹只是说话慢,手脚慢,不懂别人的话中机锋,但从来不傻,她能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而且心中有数的,知道谁好谁坏。妹妹若醒不过来,那么大家也别想好好过好这个中秋节。

      一大家子就这么空耗着,也没谁敢说开饭。

      “妹妹”,余霖突然喊道。床上的小女孩手指动了,同时眉头皱起来,慢慢的睁开眼睛,但她却是一片疑惑和茫然,自己不是掉下悬崖了吗?怎么一睁眼就是木柱土墙的房子,现在还有这样的危房吗?边上的这个青布长衫的少年又为什么叫妹妹?

      但是当她看向自己的手更是吃惊,手怎么变小了,这不是自己的手。抬起头刚想说什么,外面突然跑进来一对穿着褐色短打的中年夫妻,关切的喊着“我的妮儿!你终于醒了。”之后更是跑进来五六个大人、三四个少女孩子。在如此多的陌生面孔下,余馨儿更不敢轻易说什么,加上头部的伤口疼痛,她索性闭口不言,这还恰好符合三妮的一贯作风。

      “三妮儿,头还痛不通,可是饿了?”李氏一连串的询问,其中关心之意倍显。
      “孩子,可有不适?”这是余二郎的关切。
      “父亲、母亲,妹妹刚醒,别吓着妹妹。”最终还是少年替余馨儿解了围,“给妹妹弄点吃的吧。”

      于是李氏急忙出门,其余人等确认三妮已经醒了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少年的妹妹受伤才醒来,需要休息的提醒下离开,正屋里终于点灯开始准备吃中秋晚饭。

      “三妮儿,先喝点粥,这是你奶让我给你煮的荷包蛋!好好补一补。”李氏一会就端着两个碗回来。余馨儿在这一家三口的关心紧张目光下喝了粥,就借口伤口的疼痛难忍,要先休息,这一家三口才给她吹灯,关门离开,让她休息。

      独自在西屋的余馨儿对这些事情十分吃惊,此时她关注的是自己是明明是在假期去偏远山村支教的,放学后下起了细雨,自己撑伞送留守儿童回家,返回学校宿舍的路上滑一脚掉下山了,本以为是当地村民救的她,但一睁眼却是破败的屋子,身穿古装的家人。

      自己对这里的情况一无所知,怎么会有这样离奇的事情,跌了一跤到了一个陌不相识的地方,而这些自称的家人到底可不可信呢?越想头越痛,最后支持不住睡下了。

      “哇,我有妹妹了,我当哥哥了。”小男孩惊喜的抚摸妹妹的小脸,“霖哥儿,轻一点,妹妹还太小了。”躺在床上的母亲连忙叮嘱。“我以后会好好带妹妹的,妹妹真乖。”

      转眼小婴儿在迅速长大,到了牙牙学语的时期,“三妮,叫娘啊。”而小女孩只是在很久以后才啊啊的回应几声,连翻身行动也比别的孩子缓慢,在这年轻妇人眼中难免闪过一丝忧愁,“这孩子就是稍微懒惰一点,想来是打算来我们家享福的。”一旁的男子这样安慰道。

      寒来暑往,三岁的小妮儿在家门口玩耍,一旁的大孩子们带着小一点的弟弟妹妹逗着小妮说话。“哥哥,叫哥哥呀。”“我是二姐,叫二姐!”只是小女孩缓慢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有低头自己看蚂蚁去了。“别和一个啥子费力气了,她本来就傻,不会说话的小哑巴,走路也晃晃悠悠,一会儿摔倒了还说是你们推得,别理她,我们去河边钓虾玩吧。说罢一群小孩子就跑的没影儿。

      旁晚,背着小书袋的男孩回家,“娘,我回来了,妹妹怎么一个人在外面呢?”年轻的母亲从厨房探出头,“领妹妹回家吧,帮妹妹把手洗了,等你爷奶他们回来就开饭了。”

      接过母亲打的水,余霖仔细的给妹妹擦脸、洗手。“妹妹,今天在家干了什么呢?怎么不和二堂姐他们一起玩?”小哥哥一边忙活一边和妹妹说话,本也是小男孩独自言语,但小女孩突然抬头“哥哥,傻子是什么?”

      “傻子,傻子是……”男孩也语塞,看向母亲,母亲只能对女孩说“傻子是说坏孩子的,不听话的、跑到危险的河边、池塘边、山上的就是傻子。我们妮妮乖,就在家门口等哥哥,好吧?”
      “嗯,妮妮好乖的!”

      晚上,回房间的夫妻开始叹气,“当家的,三妮还是不多说几个字,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周围的小孩也不和她玩耍,长久下去怎么办呢?”

      “娘,妹妹不是傻子,她会说话,会在家门口等我的,也会叫哥哥的。”一旁的小男孩辩驳道。
      余二郎只得安慰妻子:“总说大器晚成,别担心了,三妮也会叫人,会自己干一点简单的活,能知冷知热,只是反应慢一点、说话不多,说不定长大一点就好了。再说不是有我吗,我无论如何也养的起你们娘三的。”

      “我是大哥哥了,我读书回来会教妹妹的,保证教的妹妹最聪明。最懂事儿。”小男孩再一次强调。年轻的母亲只能暂时停下话头,收拾床铺后一家睡觉。

      以后小男孩每天早起就开始在床头给妹妹背学堂学来的《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等,小女孩迷迷糊糊的听着,难得会开口说一二字。每当此时,小男孩就会得意的对父母说妹妹会说话,会背书了,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当父母的也只能鼓励哥哥再接再厉,男孩更骄傲的如斗胜的公鸡,每天把给妹妹背书当做一件雷打不动的任务。

      女孩的话也不见增多,但是小男孩在学堂的功课却愈发进益,想也是,七八岁的孩子正是坐不住的时候,但是难得余霖心里记者妹妹,每日早晚至少在三妮边上念叨几遍学堂里夫子的教学内容,总比一放学到处野跑疯玩的同龄人好的多。

      日子一天天过去,三妮的每日日常除了听哥哥长篇背诵就是安静的等着哥哥归家,偶尔能呢隔房的两个堂姐一起干点长辈指派的洗扫、喂鸡等小活,虽然没出什么错,只她行动太慢,总是被嫌弃,也干的不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初到农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