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八苦之梦4 ...
-
张氏点了点头:“是的,就是林姨娘。她刚刚进府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把她放在眼里。毕竟,侯府里漂亮的女人太多了,但她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人无法忽视。”
姜兰追问道:“那是什么样的气质呢?”
张氏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用侯爷的话来说,那大抵就是文墨之气吧。林姨娘虽然出身不高,但她读过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她的言谈举止,总是那么得体,让人感到舒适。”
张氏的林姨娘来给自己敬茶的那天,穿了一件碧绿色的衣裳。这件衣裳是用上等的丝绸制成,轻盈飘逸,仿佛春日里的一抹新绿,清新脱俗。衣襟和袖口处绣着精致的兰花图案,每一朵兰花都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淡淡的兰香。衣裳的腰间系着一条淡紫色的丝带,丝带的两端垂下,随着林姨娘的动作轻轻摇曳,增添了几分柔美和飘逸。
林姨娘的头上梳着一个高高的发髻,发髻上插着一支金步摇,步摇的顶端镶嵌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晃,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发髻的两侧各插着一支玉簪,玉簪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巧思和匠心。她的耳垂上挂着一对翡翠耳坠,耳坠的形状如同水滴,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显得格外灵动。
她的脸上施着淡淡的脂粉,眉如远山,眼似秋水,鼻梁挺直,唇若含丹。她的肌肤白皙如雪,透出一种健康的光泽。她的眼神平静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的深处。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既不张扬,也不卑微,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一个妾室应有的分寸和自持。
林姨娘的手指纤细修长,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涂着淡淡的蔻丹。她端着茶杯的手势优雅而从容,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良好的教养和细致的修养。茶杯是用上等的白瓷制成,杯身上绘着精美的山水图案,每一笔每一画都显得格外精致。茶水在杯中轻轻晃动,散发出淡淡的茶香,让人不禁心生向往。
林姨娘就那样端着茶送到自己的面前,眼神平静无波,既没有身为妾室,初次见到主母的诚惶诚恐,没有秀才之女沦落成妾室的不甘羞愧。她的举止从容不迫,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她的自信和从容,仿佛她天生就该如此,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自己的风度和尊严。
她都已经沦落到给人做妾了,怎么还可以保持这样的翩翩风度,怎么还能比自己这个主母还显得体面和冷静?这样温柔如水的气质,让张氏这个武将之女出身的主母,信木到了极点,同时也记恨到了极点,也就是从那一刻,从刚刚见面的那一刻,张氏就没有来地恨上了林姨娘。
姜兰听闻亲妈讲述了自己和林姨娘的往事,心中是有些不理解的,于是她开口问道:“母亲,那你后来害死林姨娘,也是因为这个事情?”
张氏摇了摇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是面对女儿充满好奇心的眼神,她还是开口说道:“是也不是林姨娘身上的那种翩翩风度,固然让我嫉妒,但是还永不到我要害死他的地步,我害死他更多的是为了你,也是为了你哥哥。”
“那时候林姨娘已经生下了姜彤了,你别看现在你父亲对姜彤漠视得很姜彤刚刚出生的时候,林姨娘还在的时候,那时候你父亲对姜彤可是喜爱得不得了,正院也不来了,你哥哥的学业也不过问了,只知道去林姨娘那里看他的心上人和掌上明珠,”想到林姨娘得宠,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的那段岁月,张氏就恨得牙痒痒:“张氏本就得宠姜彤,又因为比你乖巧听话得你父亲喜欢,而这时候林姨娘又怀孕了。”
林姨娘的身孕让张氏没有来地觉得如临大敌,张氏将这种危险感归源于来自女人血脉里流淌的天性,于是她借助娘家将军府的势力,找到了给林姨娘请脉的郎中,将军府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她用一千两银子撬开了那位大夫的嘴。
面对巨额的钱财,郎中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出卖了林姨娘的信息,郎中告诉张氏,林姨娘的脉相是极好的,腹中怀的极有可能是男胎,而且还是双胎。
张氏听到这一个消息的时候,真的觉得天都塌了,无论林姨娘生下的是一对男儿,还是龙凤胎,对于自己的一子一女都是极大的威胁,他们侯府又不像皇室那样忌讳双胎,相反一直以来子嗣单薄,如果林姨娘能一下生下两个儿子,只怕老太君要欢喜得跟什么似的。
果然没过多久,老太君就找到了她,和她说了这一个消息:“展示林姨娘的胎相已经请了多个郎中,看过了腹中怀德乃是双胎,至少会生下一个男儿,所以我和侯爷已经商定了待林姨娘生下儿子之后就要扶他做平妻,你意下如何?”
自己能意下如何呢?这府里哪还有自己说话的地步呢?那时候张氏真是觉得走投无路,万念俱灰,老太君哪里是要和自己商议呀?她分明是已经和侯爷做好了决定,象征性地通知一下自己,这个做儿媳妇的罢了。
什么平妻,侯爷母子那时候只怕是想让林姨娘当正妻呢,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太君又是他的婆婆,自古以来就有着孝道,压制着他,不能反抗,也没办法反抗,更不能跑回家求自己的爹爹和兄长做主。
在男人们看来,不过就是那个妾罢了,平妻也好,贵妾也罢,姨娘也罢,都只不过是男人的玩物罢了,女人若非要因为这些事情闹得鸡飞狗跳,那就是不贤惠,是嫉妒,甚至还会带累到张家的名声连累那些未出嫁的女儿,都没有人敢提亲。
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娘家,抑或者是为了自己一双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女儿,张氏只能忍,谋而后定,然后想办法置林姨娘于死地。
后来在她的暗中多方打听下,终于寻到了漂洋过海来的一种秘药,只要将秘药掺在孕妇的饮食中,孕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过度养肥胎儿,最终落得个母子俱亡的下场。
林姨娘最后就是这么死的一尸两命,母子俱亡,之后,侯爷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大醉了三天三夜才出来,而老太君也开始了吃斋念佛,自认为是自己家里福薄,留不下林姨娘腹中的那对龙凤胎。
除去林姨娘母子之后,是又觉得要一劳永逸,永除后患,于是她用银子收买了来府中给林姨娘做超度的比丘尼静安师太,静安师太表面上是出家人与世无争,但其实上这个老尼姑却最是贪财,面对张氏开出的一千两银子的贿赂,敬安师太几乎是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张氏的要求。
是张氏让静安师太告诉老太君和侯爷,是因为姜彤的命数不吉,所以才克死了林姨娘,以及她腹中的那对龙凤胎,那时候,郑卫林姨娘和孩子之死而伤心的侯爷和老太君,几乎是顺理成章的,就听信了晋安师太的话,从此开始疏远姜彤。
张氏这一边和女儿开始回忆往事,而姜彤的院子里,姜彤也和自己的丫鬟闭月说起了林姨娘到死。
姜彤的院子里,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姜彤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手中拿着一本书,却心不在焉。她的思绪飘到了多年前,那个温柔善良的林姨娘。
“闭月,你还记得林姨娘吗?”姜彤突然开口问道。
闭月是从小伺候姜彤的丫鬟,她的母亲曾经是林姨娘的贴身丫鬟,后来又成为姜彤的奶妈。闭月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当然记得,林姨娘是个很好的人。”
姜彤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最近总是梦到她,梦到她温柔的笑容。闭月,你知道林姨娘是怎么死的吗?”
闭月犹豫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我听我娘说过,林姨娘是因为难产而死的。但是……”
姜彤追问道:“但是什么?”
闭月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其他人后,才低声说道:“我娘说,林姨娘怀孕的时候,大夫们一直说她怀孕健康,可是最后却难产而死。而且,那时候嫡母张氏为了装贤惠,还来探望过林姨娘好几次。表面上装得笑意炎炎,但是我娘有一次看到张氏离开林姨娘房间的时候,恶狠狠地回头看了一眼,那眼神怨毒得可怕。”
姜彤心中一惊,她知道闭月的母亲是个细心的人,不会无的放矢。她问道:“那林姨娘的饮食呢?那时候是谁负责的?”
闭月回答道:“那时候府里的事情都是由主母张氏说了算,林姨娘的饮食也是由她负责照料的。”
姜彤心中一沉,她敏锐地察觉到,林姨娘的死,只怕和嫡母张氏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她知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必须慎重处理。
她对闭月说道:“闭月,这件事情你千万不要对任何人提起,我会想办法查清楚的。”
闭月点了点头,她知道姜彤是个聪明的人,一定会有办法的。
姜彤站起身来,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她知道,要想查清楚林姨娘的死因,必须从张氏身边的人入手。她决心要揭开这个谜团,为林姨娘讨回公道。
姜彤想着如果当年真的是张氏害死了林姨娘,那么一定会留下证据的。所以,张氏那么谨慎,一定不会让伺候林姨娘的人再留在侯府里。姜彤转头看向闭月,向她询问起当年伺候过林姨娘的那些丫鬟婆子的去向。
闭月微微皱眉,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小姐,我记得我娘曾经说过,当年伺候林姨娘的那些人,大部分都被主母张氏想办法赶出去了。有的被发卖到了外地,有的被送到了庄子上,还有一些不知所踪。”
姜彤心中一沉,她知道这意味着要找到那些人并不容易。但她并没有放弃,继续问道:“那你的母亲呢?她为什么能留下来?”
闭月回答道:“我娘之所以能被留下,是因为她是老太太赐给林姨娘的人。主母张氏虽然心狠手辣,但她不敢动老太太的人,所以我和我娘才能平安无事。”
姜彤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她对闭月说道:“闭月,你能不能让你哥哥帮忙查找那些老人的去向?他不是在外面的侯府店铺做掌柜的吗?”
闭月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小姐,我会让我哥哥帮忙的。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掌柜,恐怕能力有限。”
姜彤坚定地说道:“没关系,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你让你哥哥尽力去查,我会想办法支持他的。”
闭月点了点头,她知道姜彤是个有决心的人,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找到真相。
几天后,闭月的哥哥传来消息,他找到了几个当年伺候林姨娘的老人。姜彤立刻安排与他们会面,希望能从他们口中得知一些有用的信息。
姜彤接着外出买脂粉的由头,在客栈里见到了闭月的哥哥,闭月的哥哥叫秋葵,大概20岁出头的年纪,一副标准的掌柜打扮,穿着一身青色的衣赏。这件衣裳是用上好的棉布制成,柔软舒适,衣襟和袖口处绣着简单的云纹,显得朴素而不失雅致。衣裳的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一个小巧的算盘,显示出他作为掌柜的精明和干练。
秋葵的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布帽,帽檐微微上翘,显得精神抖擞。他的头发整齐地束在帽内,一丝不乱,显示出他严谨的生活态度。他的脸庞清秀,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给人一种刚毅而又不失温和的感觉。他的肌肤略显黝黑,显然是常年在外奔波劳碌的结果,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气质,反而增添了几分成熟和稳重。
他的眼神锐利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但当他看向姜彤时,眼中却流露出几分温和和尊敬。他的嘴角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既不张扬,也不卑微,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一个年轻掌柜应有的风度和修养。
秋葵的手指修长有力,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显示出他良好的生活习惯。他的动作利落而有力,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他的自信和从容。他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信服。
秋葵恭敬地站在姜彤的面前,告诉姜彤,这次一共在庄子上找到了三个伺候过林姨娘的人,两个婆子,一个丫鬟,人他都带过来了。他的语气平静而坚定,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的认真和负责,仿佛无论面对什么困难,他都能从容应对,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经过一番询问,姜彤得知其中一个老人曾经在林姨娘怀孕期间负责过她的饮食。老人回忆说,林姨娘的饮食中曾经出现过一些不寻常的药材,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姜彤心中一动,她知道这可能是关键的线索。她决定深入调查这些药材的来源,希望能找到张氏害死林姨娘的证据。
姜彤从没有幻想过,仅凭一碗蟹黄粥就能扳倒主母张氏,但如果能查到张氏害死林姨娘的证据,这绝对可以给张氏致命一击。她知道,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她决心要为林姨娘讨回公道。
### 第十四章:复仇的决心
秋葵走了,姜彤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她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林姨娘的怀念,也有对张氏的愤怒。她知道,林姨娘的死绝非偶然,而是张氏精心策划的阴谋。
姜彤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林姨娘温柔的笑容。她记得林姨娘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对待下人也是宽厚仁慈。然而,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却因为张氏的嫉妒和阴险而失去了生命。
姜彤的心中涌起一股悲伤,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她知道,自己虽然是穿越而来,但既然占据了这具身体,那么她就有责任为林姨娘讨回公道。她不能让林姨娘就这样白白死去,她必须为林姨娘复仇。
姜彤深吸了一口气,她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走。张氏在侯府中权势滔天,想要扳倒她绝非易事。但姜彤并没有退缩,她决心要为林姨娘讨回公道。
她开始仔细回忆起林姨娘生前的一切,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她记得林姨娘曾经提到过一些药材,这些药材可能与她的死有关。姜彤决定深入调查这些药材的来源,希望能找到张氏害死林姨娘的证据。
姜彤的心中充满了坚定,她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让张氏察觉到她的意图。她开始暗中调查,寻找那些曾经伺候过林姨娘的老人,希望能从他们口中得知一些有用的信息。
经过一番努力,姜彤终于找到了一些线索。她发现林姨娘的饮食中曾经出现过一些不寻常的药材,而这些药材的来源竟然与张氏有关。姜彤的心中涌起一股愤怒,她知道这可能是张氏害死林姨娘的关键证据。
姜彤决定将这些证据收集起来,准备在适当的时机揭露张氏的真面目。她知道,这是一场危险的博弈,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她决心要为林姨娘讨回公道,让张氏付出应有的代价。
姜彤心想着,所以林姨娘的这仇自己一定要报,所谓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母之仇也是一样的。她知道,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多么艰难,她都要坚持下去。
姜彤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眼神迷离,思绪如同飘散的柳絮,在回忆的海洋中游荡。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林姨娘的思念和对张氏的愤怒,这些情绪如同潮水般涌动,让她几乎无法自拔。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脚步声打断了她的沉思。姜彤抬头一看,只见闭月端着一个精致的托盘,缓缓走进了房间。
“小姐,您和我哥哥秋葵谈了那么久,一定累了。我刚刚去小厨房为您准备了一些点心和吃食,您快尝尝吧。”闭月温柔地说道,她的声音如同春风般温暖,让姜彤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姜彤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她看着托盘上的点心和吃食,心中感到一阵温暖。桂花糕、枣泥酥、雪片糕、豆沙卷,每一样都是她喜欢的口味。红枣羹和冷淘,更是让她感到一阵饥饿。酸梅汤和荔枝水,清凉解渴,正是她现在需要的。
姜彤细细的端详着闭月送来的这些吃食和糕点,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份散发着浓郁桂花香气的桂花糕。她轻轻地拿起一块,那糕点细腻如玉,色泽金黄,仿佛是秋日里最温暖的阳光凝结而成。桂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清新而不失甜美,让人忍不住想要一尝其味。
桂花糕的制作工艺颇为讲究,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和新鲜的桂花,经过精心的调配和蒸制,才能成就这份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糯米粉的细腻与桂花的芬芳完美融合,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桂花的香气在舌尖上跳跃,仿佛是在品尝秋天的味道。
姜彤轻轻咬下一口,那桂花糕的口感软糯而不粘牙,甜而不腻,桂花的香气在口中久久不散。她仿佛能感受到桂花在秋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那淡淡的香气如同秋日的私语,让人心生温暖。
桂花糕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桂花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而桂花糕则是这份美好的一种具体体现。每逢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桂花糕,以此来庆祝团圆和丰收,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姜彤一边品尝着桂花糕,一边回想起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制作桂花糕的情景。那时候,家里的大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材料,孩子们则负责采摘新鲜的桂花。制作过程中,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那份温馨和欢乐至今仍让她难以忘怀。
桂花糕的制作过程虽然繁琐,但每一步都充满了乐趣。从挑选桂花到调配糯米粉,再到最后的蒸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心和耐心。而正是这份细心和耐心,才让桂花糕成为了如此美味的佳肴。
姜彤细细品味着桂花糕,那淡淡的甜味和桂花的香气让她感到无比的满足。她想起了母亲曾经说过的话:“食物不仅仅是用来填饱肚子的,它更是用来传递情感和记忆的。”桂花糕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家的味道,是童年的记忆,是亲情的温暖。
她轻轻地将一块桂花糕递给闭月,微笑着说:“你也尝尝,这桂花糕真的很好吃。”闭月接过桂花糕,轻轻咬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对姜彤说:“小姐,我记得你最喜欢吃桂花糕了,这可是厨房的刘大娘今天早上刚做的,香气扑鼻着呢,好吃的很呢。”
闭月继续说道:“这可是我得了刘大娘关照才拿到的,我去的时候,周姨娘院子里的丫鬟也去拿吃食,看着我能拿到这么多东西,她可是嫉妒的白眼都翻出来了。”姜彤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她知道闭月是个机灵的丫头,总能在这复杂的府邸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桂花糕的香气在房间里弥漫,姜彤和闭月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聊着家常,那份温馨和欢乐仿佛让时间都慢了下来。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能够有这样一份简单而美好的时光,实在是难得的幸福。
姜彤看着闭月,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在这个大家庭中,能够有这样一位贴心的丫鬟陪伴在身边,是多么的幸运。她轻轻地握住闭月的手,温柔地说:“闭月,谢谢你,有你在身边,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闭月听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对姜彤说:“小姐,你对我这么好,我当然要好好照顾你。以后,我还会给你带来更多好吃的,让你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桂花糕的香气依旧在房间里弥漫,姜彤和闭月相视而笑,那份温馨和欢乐仿佛让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在这个秋日的午后,有这样一份简单而美好的时光,实在是难得的幸福。
“小姐,你也尝尝这雪片糕吧,这可是从江南新传来的方子,厨房的刘大娘废了好大心思才学会的。”闭月一边说着,一边将一盘精致的雪片糕轻轻地放在姜彤的面前。
姜彤细细端详着这盘雪片糕,只见它们形状如同薄薄的雪花,晶莹剔透,仿佛是冬日里最纯净的雪片凝结而成。糕体洁白如玉,上面点缀着几粒晶莹的糖珠,如同冬日里的晨露,闪烁着淡淡的光泽。雪片糕的香气清新淡雅,仿佛是江南水乡的气息,让人不禁心生向往。
雪片糕的制作工艺颇为讲究,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和新鲜的桂花,经过精心的调配和蒸制,才能成就这份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糯米粉的细腻与桂花的芬芳完美融合,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桂花的香气在舌尖上跳跃,仿佛是在品尝冬天的味道。
姜彤轻轻拿起一块雪片糕,那糕点细腻如玉,色泽洁白,仿佛是冬日里最纯净的雪片凝结而成。雪片糕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清新而不失甜美,让人忍不住想要一尝其味。
雪片糕的口感软糯而不粘牙,甜而不腻,桂花的香气在口中久久不散。她仿佛能感受到桂花在冬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那淡淡的香气如同冬日的私语,让人心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