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7、一百一十六 ...

  •   平常的日子很单调,于乐每天放学帮家里干完活,写完作业天就已经黑了。但周末一天半的光景,时间还是宽裕很多。像暑假一样,于乐跟梦、于丽和大磊凑一起。
      于乐和大磊带着两个姑娘玩他俩之前玩过的事情,去偷几把快成熟的花生、去摘山枣、去捉蚂蚱……有时候还会骑行在田间的小路上享受初秋的凉爽,梦依旧坐在于乐的后座……
      上了初中的大磊好像学到了很多知识,问于乐:“卧思 次油内母?”俩姑娘在一旁笑,于乐一头雾水:“你说的什么话?”
      “这个是英语,问你叫什么名字。”大磊一旁解释道。
      “啊,这就是英语呀。”于乐终于听到身边有人说英语了,跟着模仿起来,大磊也有意炫耀,把自己刚学的几句打招呼的话反复重复着,于乐一遍遍模仿着,他不知道学会英语有什么用,但只要比同龄人懂得多,就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傍晚把两个姑娘送回家后,大磊好像有心事的跟于乐说道:“听生物老师说,离得近的人不能结婚,否则生出的小孩有毛病。”
      “还有这说法吗?怎么算离得近?”于乐好奇的问道。
      “咱们几个人住得就很近。”
      “哦,那以后咱找媳妇还得找离家远的吗?”
      “我上课听的好像就是这意思。”
      于乐听完想到了梦,心里不免有些郁闷,大磊也是表情凝重,俩人一路再无他话,各自回了家。事实证明,大磊的知识就像他的英语发音一样不标准,于乐上了初中后才明白什么是“离得近的人不能结婚”,而当时,他的很多常识都来自大磊,对他深信不疑。
      临近国庆节,学校编了个剧本交给五年级的学生来表演。自从这年的六一节,上届五年级的“三句半”节目去镇里表演获了奖,还在县电视台新闻里出现了几秒,学校自认为自己的德育课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档次。
      这次听说镇里又要举行汇演,虽然正式通知还未下达,老师们已经加班加点写出了词。内向的于乐不知为什么,自己又稀里糊涂的被选上了,从被选的人看来,学校是按成绩挑的,至于他们有没有艺术细胞似乎并不重要。
      这是一个爱国主义的题材,节目背景是当年的一件很轰动的事情。老师讲完了创作背景后,同学们怒气冲冲,于乐更是义愤填膺。
      节目依旧是三句半的形式,于乐、吕少甜、李腾飞和梁晓刚四个人每人一句轮着说词,他们四个人面前还有两个同学,前面一个戴着长长的白帽子,上面写着帝国主义,后面一个的帽子上写着走狗,俩人装作过街老鼠的样子,弯着腰在于乐他们前面一圈一圈的走。
      于乐他们四个人则随着前面俩人的步伐不断的转着头,怒目圆瞪慷慨激昂的说着台词,老师拿个锣在一旁适时的敲着。
      节目形式简单、台词不多,两天功夫就基本上达到了老师要的标准。只是随着假期的临近,于乐愈发变得忐忑不安起来。他心里装不下事,天天幻想着汇演的情景,吃不香睡不着。连上课回答个问题都会面红耳赤的他害怕当着那么多陌生人的面去表演,他怕演砸了,好几次想跟老师说退出,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九月的最后一天,老师没有提表演节目的事,大家正常放了假,于乐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压抑了几天的于乐倍觉假期的舒坦。这一年的国庆节,是建国半个世纪的大庆。早先就听说会有阅兵式的直播,于乐一早打开电视、调整好了天线,守在电视机前等了起来。
      交通越来越便利,南方的橘子比往年更早的出现在了家里。橘子皮是绿色的,不像以前冬天才吃到的那样,看起来更新鲜饱满,吃到嘴里,酸酸甜甜,橘子味很重。
      “妈,妈,直播开始了,快来,快来。”这样壮观的场面,于乐希望有人一起分享。很快,全家坐在一起,看起了直播。不止于乐一家,那一天,除了出门干活的,其他人也都围在了电视前,观看这空前的盛况。
      电视机的画面是黑白的,却丝毫不影响那穿透出来的恢弘气势,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是村子里的人从未见过的。
      以前都是从书本上学习,学得再多,于乐觉得也不如这一次阅兵深入人心。电视机前的于乐内心汹涌澎湃,那时候他第一次感觉认识了自己的国家,第一次觉到了什么是发自内心的安全感、自豪和骄傲。那一刻,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国家的就是自己的,自己的就是国家的。自己和国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这威武之师就是咱们自己的!
      父母也在不停的感叹,感叹着国力的强盛,夸赞着这些帅气的兵人。
      直播结束后,一兜子橘子也全变成了皮。于乐意犹未尽,跑到院子里学着电视里的士兵踢起了正步,学着敬礼,学着喊口号……
      那个假期,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那场阅兵,孩子们在秋收后空旷的田野上拿着玉米秸秆玩着枪战游戏,姑娘们说着哪家的儿子是兵哥哥。
      一个周的假期很快过去了,于乐假期没有见到表弟,想起来,四五个月都没见面了。老师语文课上刚教完写信,于乐便萌生了给表弟写封信的想法。
      他拿了五毛钱,上学时顺路到柳沟村的商店买了两个信封和几张信笺纸,按课本上的格式有模有样的写了起来:
      亲爱的表弟:
      你好!
      好久不见!我是你的表哥于乐。你最近怎么样?学习怎么样?
      我们暑假和国庆节都没见面,我非常想念你。我这边一切都好。我爸妈很好,家里的牛也很好。
      假期我看了阅兵的直播,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当兵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以后有机会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保家卫国。
      我们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真希望下次可以很快见到你。天气冷了,注意保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代我向姑姑舅舅问好!
      此致
      敬礼
      表哥于乐
      1999年10月12日
      于乐憋了半天就写了几句,再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或许对他来说信的形式更大过内容。写完后,按照老师说的,将信纸按规矩折叠起来塞进了信封。又在信封上写上了景山镇小学张鹏涛(收),马各庄镇柳沟村小学于乐(寄)。自己镇的邮编老师上课讲过,于乐记在课本上抄了上去。
      于智源家有很多邮票还有县各镇的邮编,放学后于乐跟着于智源直接去了他家,从桌子上拣了一张八分邮票用舌头舔了一下就贴上了。于智源的父亲是大队的会计,也兼着信件的传达。于智源说:“把信放这吧,俺爸明天拿大队上,来邮差就给他。”
      那一天,于乐寄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封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