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叶大丫 ...
-
按说吴氏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叶家门,往后的日子应该不好过,苦兮兮的,可这吴氏就非一般人哪,你想能让叶明仁只见一面只说几句话就非卿不娶,那就不是一个平常人哪。
吴氏进门不到一个月就把叶老大稳稳的攥在手心里了。
叶明仁以自己在县城读书累需要人照顾,好专心读书为由说服了叶老爷子,新婚没过多久就带着吴氏离了村里老宅去县城租房,两人带着叶伟文开始了潇洒的生活。吴氏打进门,就没在叶家过苦日子,初时刚进门,她哄好叶明仁,只要伺候好叶明仁,其他啥都不用做。什么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牛多,从起床忙到睡下,一刻不歇,辛苦伺候一家老少的苦哈哈的日子。那都是她妯娌过的日子!
唯一不好的是吴氏进门十多年只生养了俩闺女,不过打一进门吴氏就聪明的把叶伟文养在了膝下,愣是把叶家长孙养的只认吴氏为亲娘,说生恩不及养恩重,坚决不认林家舅舅们,在叶伟文成年后,吴氏还将亲外甥女许给叶伟文,做了叶家长孙媳。
作为吴氏十多年精心培养的闺女,大丫叶兰花今年十七了,专挑叶明仁和吴氏的优点长,打小就生的十分出挑,又长年跟着父母生活在县城,在吴氏的好生调教下愣是不比县城人家的小姐差。吴氏对大女儿的长相十分自信,自幼就全力教导叶兰花,凭她的相貌以后的相公一定要富贵人家,她闺女生来就是富贵命。两人多方筹谋,终于在一次小姐妹家里的宴会上认识了县里一张姓富商家的公子,张公子对叶兰花一见钟情,从此两人暗中往来,花前月下,私定终身。
张家在县城里也算大户人家,光铺子就有十几间,还不算那些庄子和田地。张老夫人打第一眼就没不上叶兰花,本不愿此桩婚事,奈何张公子十分中意叶兰花,在家闹着说非兰花不娶。张老夫人先后生了三子,只张公子一根独苗长大成人,平日里本就是被张老夫人娇养着,生怕一个不注意这独苗苗就给养没了。张老夫人耐不住儿子痴缠,心疼下只能咬牙答应了这门婚事。张家派人来下定,叶明仁便兴冲冲的带着全家回了村里,在老宅过了礼,定了亲。
张公子为了表示对叶兰花的看重,要求张老夫人在定礼中加了一块玉佩,据说是张家的传家宝,价值不凡。两人成亲时叶兰花要佩带这枚玉佩嫁去张家的。
问题就出在这枚玉佩上面。
在这村里,叶兰花本来就是人尖子,再定下了这门亲事,就更是众星捧月了。几个羡慕的小姐妹们相邀一起上门恭喜,自然就提到了要看看张家定礼开开眼界,闲谈中还提到了这枚玉佩。
“这块玉佩,就能买下整个富阳县城。”叶兰花对几个小姐妹骄傲的说道。
小姐妹们闻言呆住了。这值多少钱啊!这要挂身上哪放啊,一座县城啊!
叶兰花得意说这玉佩是用来压裙角的,并做了示范。结果脚下一绊,撞在床沿上,叶兰花人没事,但是玉佩碎为两块。
刚下定,就砸了人家的传家宝,这要让张家知道,叶兰花还怎么进张家的门。叶兰花傻眼了,好在她娘吴氏比她反应快,当时就告诫那几个小姐妹,不可以把今日这事说出去,亲爹娘也不可以说,否则就让她们赔这玉佩。
然后,吴氏和叶明仁一起去了府城,终于在一家当铺找到一枚类似的玉佩,大约可以混过去。只是,那块枚玉佩至少也要五百两银子。叶家就算将房子和地都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多的钱。可就这样还真让叶明仁俩口子找到一个门路弄到了五百两。这俩口子就把主意打在了四房只有十岁的叶杏花身上。
一个十岁的农家女孩能值几个钱?能值五百两银子?
不可能!真能值那么多,叶家有六个孙女不早就发达啦,还用全家辛苦在地里刨食!
土炕、苇席、木头的房梁、檩子,草编的顶棚,糊着窗纸的木格子窗。刚醒的女主叶杏花看到这,这怎么看都像是电视机上看到的古装剧的场面,她不是被车撞了吗?这又是哪里?女主不安的动了动身子,顿时一僵,自己这身体怎么缩水了,好像变小了,不会吧,想到某种可能,女主眼睛睁大了。
此时的她被一个女人抱着,那个女人穿着带大襟的蓝粗布夹袄,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发纂儿,插了一只银钗,耳朵上一对银丁香,眼睛肿的像桃子似地。
对面三张小脸一起挤到她眼前。最大的是个女孩子,不过十二三岁的模样,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头发发黄,眉眼却十分清秀,旁边那个男孩,比女孩要略矮一些,眉眼和女孩十分相像,还有个最矮的,虎头虎脑小小子,对着她的脸直吹气。
“杏花,你醒了!”一个姑娘惊喜叫到。
“二姐,你说说话,以后我再不和你抢糖了,有好吃的都给你吃。”一个小小子道。 你
“杏花,我可怜的杏花,都是娘不好,娘没用你。你别寻死,娘就是卖了自己个儿,也不再卖你了。”